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7-11-27 生效日期: 1997-11-27
发布部门: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发布文号: 京国税[1997]200号
各区、县国税局,各直属分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国税发[1997]68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依照执行,严格网络建设方案的审批制度。
附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7年4月25日 国税发[1997]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培训中心,长春税务学院:
  为确保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规范统一,保证信息畅通,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金,税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应遵循统一的标准进行。在1996年第四季度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第三次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上,已对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经综合考虑各地的反馈意见和国内网络技术专家的有关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出《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试行)》,现发给你们。今后各级税务机关凡建设区域性广域网的,请参照此标准进行。各省级税务机关应按照《国
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立计算机广域互连网络系统方案报审制度的通知》(国税函[1996]643号)的要求,参照此标准对所辖单位的计算机广域网建设方案进行审批。
附件: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试行)
  目  录
  一、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综合信息网的总体构成
  (一)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综合信息网的构成
  (二)全国税务系统互连网的拓扑结构
  二、广域网建设标准
  (一)广域骨干网络结构
  (二)路由协议
  (三)全国税务系统各级局域网接入广域网方式
  三、局域网建设标准
  (一)省、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综合性局域网
  (二)广域网络节点(小规模局域网)
  (三)征收服务厅、区(县)税务机关局域网
  四、广域互连介质选择
  (一)通信线路选择
  (二)对原有通信线路的利用
  五、IP地址的规划和域名服务
  (一)局域网IP地址
  (二)广域网IP地址
  (三)域名命名方法
  六、建立Intranet和与Internet接口
  (一)Internet接入
  (二)税务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
  (三)税务系统内部网络Intranet的建立
  七、网络管理
  (一)网络管理综述
  (二)网络管理的实现
  (三)风管系统功能要求
  (四)风管系统配置要求
  一、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综合信息网的总体构成
  (一)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综合信息网的构成
  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综合信息网络在纵向上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2个分支系统;在横向上分为总局与省局之间构成的一级网络、省局与市局之间构成的二级网络、市局与区(县)分局之间构成的三级网络以及区(县)分局与税务所之间构成的四级网络。这四级计算机广域网络通过邮电部门公用数据网络实现互连。具体如下: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作为一级网络骨干节点,以X.25或帧中继方式接入国家税务总局,速度为64kps,形成税收电子化网络的第一级骨干网络。
  (2)各地市国税局、地税局作为所在省范围内网络的骨干节点,以X.25或帧中继方式分别接入省国税局、地税局骨干点连入一级网络,形成税收电子化网络第二级骨干网络。
  (3)各地市国税局、地税局所辖征收分局、管理分局、稽查分局及所辖远郊区(县)税务机关,市区内征收服务大厅作为本市范围内的骨干节点,通过X.25(帧中继)、专线或者电话网互连,构成本市范围内的征收管理与监控网络。并汇接入二级网络,形成税务电子化网络的第三级网络。
  (4)各区(县)所辖国税所、地税所以及电话拨号方式汇接入区(县)国税局、地税局三级网络,并形成税收电子化四级网络。其业务需求和规模不足以建立本地局域网的,可以采用远程工作站拨号入网的方式连入上级单位局域网络。
  (二)全国税务系统互连网的拓扑结构
  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已经建立了基于局域网络的全国税务系统的信息汇集处理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对于城市级范围内税务系统广域网络的建设,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国税局和地税局的区(县)级征收处理中心(征收服务大厅)应使用同一个局域网络。
  对于一级主干网络先期采用星型结构,在条件成熟时再采用半网状结构,或全网状结构。对于第二、三、四级网络,一般采用星型结构。
  二、广域网建设标准
  (一)广域骨干网络结构
  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络所用的广域网协议为:X.25和PPP。其中X.25网采用X.25协议,DDN和PSTN网采用PPP协议,帧中继FR采用简化的分组交换协议。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作为全国税收电子化网的骨干节点,应申请端口速率为64KBPS的X.25端口。待全国范围内Frame Relay网络建成后,再使用64KBPS的Frame Relay协议。
  2.各个城市税务机关日前应至少申请一个9600BPS的X.25端口,在条件许可时,应当过渡到相应速率的Frame Relay端口。在条件许可以及资费较低的城市可以考虑使用DDN网络。同时还应申请和区(县)分局、征收服务厅相应的文域线路端口。
  3.各个征收服务厅、区(县)城市税务机关,有较大规模的税务所,应根据具体情况申请9600BPS以上的X.25、帧中继端口,在条件许可时,应当过渡到相应速率的Frame Relay端口。在条件许可以及资费较低的城市可以考虑使用DDN网络。
  4.各规模较小的国税所(地税所)均采用电话拨号接入方式接入其上级单位的局域网。
  (二)路由协议
  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广域网络对协议的要求如下:
  1.各级广域网络接入路由器都必须支持下述各种路由协议,即IGP:OSPF、RIP、RS等,以及EGP:EGP、BGP等。
  2.配置路由器应考虑网络的规模、通信线路的质量、网络协议本身的开放性、国际标准性和对网络扩展的适应性及对网络带宽的占用情况等。
  3.各级税务机关计算机网络,应结合适用BIP,OSPP和SR路由信息协议以增加带宽,减少不必要的路由信息传输。(在使用CISCO路由器的情况下也可选择IGRP/EIGP路由协议)。
  4.省一级税务机关应使用于X.25或FR线路,采用SR静态路由协议。通信条件改善后可单独作用OSPF等路由协议。
  5.城市一级税务机关对于DDN线路或电话专线(LL),可选用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或IGRP/EIGRP,对于X.25或FR线路,可采用SP静态路由协议。
  (三)全国税务系统各级局域网接入广域网方式
  1.省、地(市)级应建立采用Client/Server技术的小规模局域网,通过中高档路由器接入广域网络,小规模局域网可与本单位的主局域网(综合性局域网)链路级连接。小规模局域网和综合性局域网的技术标准将在以后章节中详细叙述。省、地(市)级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方式见图2。
  2.城市范围内,各分局、征收服务厅等局域网可通过一切界路由器接入城市级广域网,路由器为主局域网上的一个节点。见图3。
  三、局域网建设标准
  (一)省、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综合性局域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税务机关(国税局、地税局)信息处理中心综合性局域网为其所辖范围内税务机构采集信息的汇总、处理中心。该局域网的处理能力必须保证既满足对下级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监控信息处理,以及本级税务机关的管理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达到各管理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1.省、地(市)税务机关综合性局域网拓扑图如图4。
  2.省、地(市)税务机关信息中心综合性局域网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为支持TCP/IP协议的以太网。
  (2)各办公楼应采用综合布线,各楼层局域网采用10M或100M星型以太网,使用集线器(HUB)组网,配备智能集线器或交换型集线器(HUB),传输介质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UCP);各楼层之间建议采取100M决速以太网方式,使用交换机或中央路由器来组网,传输介质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UCP)或多模光纤。
  (3)主服务器为开放平台,操作系统为内核支持中文处理的UNIX或WindowsNT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多个100Mbps网卡;工作站使用32位10M或100Mbps网卡,操作系统为中文Windows3·X或中文Window 95或其它同类产品。
  (4)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WWW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主服务器应尽量为不同的硬件平台,避免片面追求服务器档次。
  (5)如需要,可配置远程访问服务器,提供远程工作站电话拨入网络的服务。
  (二)广域网络节点(小规模局域网)
  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级城市国税局(地税局)信息中心作为网络的信息节点自身应为一个综合性局域网络,在此局域网上建立分布式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一个包含通讯服务器的小规模局域网,该小规模局域网负责与广域网的接口,并提供本地网的应用服务。该小规模局域网必须保证与同级信息中心综合性局域网的链路级互连。
  1.小规模局域网技术标准:
  (1)采用10M或100M星型以太网,使用集线路(HUB)组网,配备一台不少于8口的智能集线路,传输介质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
  (2)高档微机服务器作为通讯服务器,使用32位PCI总线网卡。网络通讯协议采用TCP/IP,网络服务器(后台)采用UNIX.、Window NT.或其他网络操作系统。通讯服务器主要进行网络通讯服务、管理各网络地址、收集网络通讯信息、域名服务以及作为邮件服务器等。
  (3)根据共用数据交换网(X·25、帧中继或DDN)的用户接入方式,配备一部或两部64Kbps(地级市为19.2K bps或更高)的调制解调器。
  (4)高中档路由器支持TCP/IP网络协议,局域以太网络接口为5类UTP接口,广域网络接口至少支持X.25/帧中继、PPP/SLIP功能,并且具有在分组交换网络出现堵塞时自动切换到拨号话路的功能。
  (5)网络管理工作站(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提供基于广域网络以及GUI界面的设备管理、TCP/IP协议管理和网络配置、网络性能管理、软件分发和任务安排等功能。软件平台为IBM NetView,Sun Netanager或者HP OpenView等,支持SNMP管理信息库MIB-Ⅰ和MIB-Ⅱ。
  (6)本局域网络应作为各国税局(地税局)机关综合局域网的一个逻辑子网。
  (7)每个局域网络分布在一个工作间(兼作设备间)内。所有通信设备、连接硬件、和通讯服务器集中在一个环境下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2.局域网系统软件关连图如图5。
  (三)征收服务厅、区(县)税务机关局域网
  1.局域网标准
  各城市国税局、地税局所属分局或者各征收服务厅,作为城市级广域网络的节点为一个小规模综合性局域网络。该网络既作为与广域网连接的接入节点,又作为本级的信息采集和处理中心,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采用10M/100M星型以太网,使用智能集线器(HUB)或交换机组网,传输介质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
  (2)通讯服务器使用10M或100M网卡。
  (3)网络协议支持TCP/TP,网络服务器(后台)采用内核支持中文处理的UNIX、Win-dow NT.或其他网络操作系统,工作站端操作系统为中文Windows、中文Windows95或其它同类产品。
  (4)根据共用数据网(X.25/FR或DDN/LL)的用户接入方式,配备基带或频带调制解调器,拨号电话作为广域网络备份。
  (5)低档路由器支持TCP/IP网络协议,局域以太网络接口为5类UTP接口,广域局络接口至少支持X.25/帧中继、PPP/SLIP功能,并且具有在分组交换网络出现堵塞时自动切换到拨号话路的功能。
  (6)基于UNIX(的小型机或基于Window NT的高档微机或服务器用做此小规模综合局域网络的主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处理能力应相对高一些。
  (7)配置远程访问服务器,提供远程工作站电话拨入网络服务,以利电子申报和查询。
  2.区(县)税务机构或者征收服务厅计算机网拓扑结构如图6。
  四、广域互连介质选择
  (一)通信线路选择
  新线路的选择:国内现有通信线路DDN、X.25和PSTN,不久将会提供Frame Relay,ISDN,将来还会提供ATM。
  1.一级主干网络(总局到省级局之间)选择X.25线路,在条件允许时,将向Frame Relay升级,对于条件好的节点可以考虑使用DDN线路,电话线作为备份使用。
  (1)国家税务总局将申请多条X.25(64K)线路,并在邮电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端放置对应的多路复用设备。以上多条X.25(64K)线路在邮电局端通过多路复用设备复用到一条光纤线路(传输速率可达2Mbps)上传输到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再经过多路复用设备分成相应的多条64K(最多可达30条64K)线路,与中心路由器的广域口相连。这些线路以后将升级到Frame Relay线路。
  (2)省级国家税务局作为上联一级骨干骨、下承二级网的交汇点,应至少申请一条64K速率的X.25线路,以实现同本省地(市)级国税局的互连,并完成对国家税务总局的互连对接。线路以后将升级到Frame Relay线路。
  (3)省级地方税务局应全部选用X.25线路,通信速率19.2K或更高。条件许可后升级到Frame Relay。为保证可靠性,采用PSTN作为备份,通信速率为9.6K。
  2.二级广域网络(省级国家、地方税务局至地市级国家、地方税务局)各城市国家、地方税务局连接到省局、总局的网络出口应全部选用X.25线路,通信速率19.2K或更高。条件许可后升级到Frame Relay。
  3.三级广域网络(地市级国家、地方税务局至区县级国家、地方税务局)各城市国、地税务局城市范围内可以考虑X.25/FK、电话专线,有条件者可以采用DDN。为保证可靠性,采用PSTN作为备份,通信速率为9.6K。
  4.四级广域网络(区县国家、地方税务公局到国家、地方税务所)各税务所(国、地)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远程独立工作站通过拨号电话线入网,如果纳税户较多或其它条件许可,可以建立局域网络并采用较高水平的通讯线路。
  (二)对原有通信线路的利用
  1.国家税务局系统基本网络系统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已经建立的9.6Kbps X.25线路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建立的64K X.25线路,目前作为备份线路使用。当主干线路或节点路由器出现问题时,各地(市)国税局能通过备份线路访问省级国税局;各省、自治区及单列市国税局能通过备份线路访问总局。待高速主干网(64KBPS)建成运行成熟后,再进行通讯移植。
  2.国家税务局系统基本网络中,331个城市已经建立的9.6Kbps X.25线路,作为用户端口,在'金税'、'金关'工程等应用中可以直接访问国家税务总局;在征收管理监控、税源分析、办公自动化和电子邮件等系统等中可以访问省国家税务局。
  3.各城市地方税务局系统的网络原则上只能与省地税局相互通讯,各地税局采用电话线作为备份线路。
  4.省级节点使用中档路由器以高速链路实现同国家税务总局高档路由器的连接,形成税务电子化网络系统的骨干网。在骨干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各地市税务机关(国税局、地税局)经本省(国税局、地税局)骨干节点进入主干网络传输信息,与国家税务总局不发生直接的连接关系。在省级国家税务局骨干网络节点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可经过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备份线路和备份路由器直接访问国家税务总局。
  五、IP地址的规划和域名服务
  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网络系统在整个地址空间内规划IP地址
  (一)局域网IP地址
  1.局域网IP地址规划如下:
  (1)IP地址第一字节从68至98,代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和即将回归的香港)国家税务局系统。第一字节从为132至162,代表31个省级地方税务局系统。
  (2)IP地址第二字用以分配给计划单列市和省级单位所辖的地级市,取值从16至220,每个地级市单位分配4个连续的网络地址,以备地级市今后扩展IP地址使用。
  (3)IP地址第三字节用的前5位用以配分各地级单位所辖的各区、县(市)级的局域网,取值为2-27。
  (4)IP地址第三字节用的后3位和第四字节共11位作为区、县(市)级本身的局域网中各主机节点的地址。
  (5)区、县(市)级以上单位本身的局域网的地址掩码为255.255.248.0
  (6)IP地址第三字节的后3位和第四位字节前2位用以配分各区、县级单位所辖的各税务所级的局域网,取值为2-30。
  (7)IP地址第四字节的后6位作为税务所级局域网络中各主机节点的编号,取值为1-30,局域网的地址掩码为255.255.255.192。
  2.各省级、地市级单位具体的局域网IP地址规划表随后下发。
  (二)广域网IP地址
  1.税务系统广域网IP地址规划如下:
  (1)广域端口的IP地址第一字节为130,代表国税局系统,IP地址的第一字节规定为固定字节131,代表地税局系统。
  (2)广域端口的IP地址的第二字节从11至183,4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8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各分配4个连续的B类网络地址,以备今后护展IP地址使用。
  (3)IP地址第三字节用来划分子网,以区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8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所辖单位,取值从1至254。
  (4)IP地址的第四个字节用来区分节点端口,取值从1至254。
  (5)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8个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广域IP地址的网络屏蔽码定为255.255.0.0。
  (6)地级市以上单位的广域IP地址的网络屏蔽码定为255.255.0.0。
  (7)地级市所辖单位的广域IP地址的网络屏蔽码定为255.255.255.0。
  2.各省级、地市级单位具体的广域网IP地址规划表随后下发。
  (三)域名命名方法
  税务系统税收电子化网络域名定义采用根域名、税务机构域名、省级域名、地(市)级域名、区(县)级域名或更低一级单位域名加上网络上的主机名来标识。各级域名字符段之间加'.'来区分。
  1.全国税务系统的根域名为TAX.CN。
  2.国家税务局系统的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域名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的简写拼音字母来表示,如江苏省用'JS'来表示,用于表示网络的子网。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名称的拼音字母后加上-n表示省级国家税务局系统,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名称的拼音字母后加上-1表示省级地方税务局系统。
  3.地级市域名用各个网络结点即城市地址名的拼音简写来表示,用于表示网络的节点;计划单列市域名采用同地级市域名的命名方法。
  4.下级机构的域名命名依此类推。
  5.最后节点可以由局域网络上的主机名称来定,或者予以数字编号。
  6.如江苏省南京市国税局信息中心的一台COMPAQ PLT1500服务器可以命名为:
  PLT1500.nanjing.jiangsu-n.tax.cn。
  7.各省级单位和各地市单位(国税局、地税局)的具体域名划分随后下发。
  六、建立Intranet和与Internet接口
  全国税务系统将利用Internet技术和产品建立中国税务系统内部专用网络内部网络Intranet。此网络内部由运行TCP/IP协议的全国税务系统广域网络和WWW服务器/浏揽器组成,采用防火墙技术将Intranet和Internet隔离开来。除了支持TCP/IP外,该网络还支持如下标准:Web的HTML标准、邮件SMTP和文件传送FTP标准等等。
  (一)Internet接入。
  国家税务总局按照如下步骤建立全国税务系统Internet的服务。
  1.边入Internet的准备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将申请在Internet上所需的地址范围,使所有要上Internet的计算机具有路由功能;然后在网络上安装TCP/IP协议;配置支持TCP/IP协议的应用软件,包括ebServer,Mail Server,DNS Server和FTP Server等。
  2.建立Internet地址策略:税务系统全国网络拟选择的域名为TAX.CN,网络需要的IP地址的数量取决于网络所拥有的风段数和每个网段上要连入Internet上的主机数。
  3.保证网络上的IP路由功能:中国税务系统将使用的多协议路由器以确保各网段之间被IP路由器相连。桌面客户端将安装TCP/IP协议及相应的TCP/IP实用程序。
  4.接入Internet:国家税务总局为与Internet相连的节点。
  5.全国税务系统内部网络Internet,通过国家税务总局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另外,将采用安全措施使得从Internet传进单位内部网络的信息经过过渡,只允许从指定的用户访问内部网络。
  6.电子邮件系统的配置:全国税务系统将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邮件体系,通过此系统与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相联系。单位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需要安装一个支持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7.World Wide Web上信息的编辑和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建立一个Internet服务器使Internet,用户能够访问。该服务器具有WWW文档编辑和文档发布功能。
  8.有业务要求并且条件许可的单位,可以建立基于WWW上信息的编辑和发布,以供内部和社会查询。
  (二)税务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如图7所示。
  (三)税务系统内部网络Internet的建立
  全国税务系统将建立自己的INTRANET,同时在INTRANET上建立多种税务系统的应用,如电子邮件服务、WWW服务和FTP服务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国税务系统的业务应用。税务系统内部网络将提供如下服务:
  1.邮件服务E-mail,E-mail文件可以是多种数据格式。
  2.World Wide Web服务,提供基于图形和超文本的服务。
  3.文件传送FTP服务,文件可以是数据、图表、文本和应用。税务系统将建立起专有的或公用的FTP服务器,专有的FTP服务器仅供税务系统内部用户共享信息。
  4.在总局、省局和城市税务机关之间完成公文发送、法规公布、纳税人税源信息以及增值税发票稽核、出口退税数据传输、丢失发票信息传输等。计划、会计、统计等税收管理数据的采编数据、税收征管和监控、办公自动化等。
  5.条件成熟时,将建立税务系统基于Intranet的视频会议系统。
  6.在城市一级税务征管网络中,除完成上述数据的采集、发送外,还可用对纳税人开放的电子信箱完成电子申报和查询。
  7.因地制宜,在各级单位建立与工商、海关、技术监督、银行、国库、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内部网络的互连,对纳税人经济、经营等状态进行实时信息化、可视化监控。
  七、网络管理
  (一)网络管理综述
  1.收集所有的网络和系统信息
  2.收集所有的网上事件和错误信息
  3.定义所有的自动路由
  4.系统管理员利用管理控制台可以对本地和远程的网络系统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和自动处理。
  (二)网络管理的实现
  全国税务系统广域网络的网络管理从逻辑上划分为三级,如图8所示:
  其中,一级网管中心由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负责管理;二级网管中心由省国家、地方税务局信息中心负责管理;三级网管中心由地市国家、地方税务局信息中心负责管理。
  整个网络采用三级网管方式。
  1.一级网络管理中心
  在国家税务总局设立一级网管中心,用于管理该级网络(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局域网、省级税务机关二级局域网以及它们之间的骨干广域网)。一级网络的网管工作站负责管理一级及所辖二级计算机网络,实施网络设备状态监控、网络数据流量监控、网络资源的分配等工作。当网络上的线路、设备或工作站发生故障时,它将提醒网络管理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2.二级网络管理中心
  各省国家、地方税务局设立二级网管分中心,用于管理该级网络(包括省级税务机关二级局域网、各城市税务机关三级局域网以及它们之间的广域网)。二级网络的网管工作站负责管理二级及所辖三级计算机网络,实施网络设备状态监控、网络数据流量监控、网络资源的分配等工作。当网络上的线路、设备或工作站发生故障时,它将提醒网络管理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经过过渡,二级网管工作站还会将一些重要的故障事件的TRAP转发给一级网管中心的网管工作站。
  在二级网络,利用所选网管系统的备份功能(Manager Takeover),可以实现对二级局域网网管工作站的备份,以提高网络管理的可靠性。一级网管工作站在接收二级网管工作站信息的同时,不断监测每一个二级网管工作站的状态,当发现某二级网管工作站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由一级网管工作站自动接替该网管工作站的工作。待该二级网管工作站恢复正常后,再将网管工作交还,从而实现了网管工作的备份。
  3.三级网络管理中心
  各城市国家、地方税务局设立三级网管分中心,用于管理该城市广域网络(包括城市级税务机关三级局域网、各区、县税务机关局域网以及它们之间的广域网)。三级网络的网管工作站负责管理城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局域网络及所辖区、县税务部门或相应申报服务大厅的计算机网络,实施网络设备状态监控、网络数据流量监控、网络资源的分配等工作。当网络上的线路、设备或工作站发生故障时,它将提醒网络管理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经过过滤,三级网管工作站还会将一些重要的故障事件的TRAP转发给二级网管中心的网管工作站。
  在三级网络,利用所选网管系统的备份功能(Manager Takeover),可以实现对三级局域网网管工作站的备份,以提高网络管理的可靠性。二级网管工作站在接收三级网管工作站信息的同时,不断监测每一个三级网管工作站的状态,当发现某三级网管工作站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由二级网管工作站自动接替该网管工作站的工作。待该三级网管工作站恢复正常后,再将网管工作交还,从而实现了网管工作的备份。
  (三)网管系统功能要求
  1.网络监控功能要求
  网管系统应能通过图形方式显示网络的拓扑结构、所有网络节点的工作状态、网络节点的工作性能,可以对网络上的数据流量进行统计和显示。
  (1)故障报警和排除:网络管理系统在监控网络设备、主机的同时,应设置相应参数的阀值。
  (2)设备配置设定: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局域网及广域网对网络上的设备进行在线修改配置,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
  (3)网络资料统计分析:网管系统将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网络故障等多种信息存储在文件或数据库中,供网络管理员直接存取。
  2.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功能要求
  (1)网络管理软件平台通过SNMP协议管理全网上的TCP/IP资源。
  (2)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应支持标准的MIB-Ⅱ管理信息及一些主要厂家的MIB管理信息。
  (3)应能管理各种智能型的、支持SNMP协议并采用MIB-Ⅱ管理信息集的网络设备。
  (4)对网络设备的管理:
  (5)网络设备的管理由专门的系统管理软件完成,其功能应包括:
  (6)自动发现网络上的路由器,以不同的图标区别不通的种类的路由器。
  (7)在一个路由器的拓扑图上显示全部本地和远程的路由器。
  (8)方便设置其他类型的路由器。
  (9)监控路由器上的数据传送量及错误的数据包,当路由器发生故障,或某个参数超过阀值时,能自动报警。
  (10)当关于路由器的某一事件发生时,在网管机中预先定义的操作会自动执行以排除网络故障或响应网络设置的变化。
  (11)所有的路由器的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在网络管理机的数据库中。
  (12)对网络设备进行具体配置。
  4.各种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的管理
  (1)网络配置管理的功能要求:
  a.自动发现网上的资源,并自动以不同的图标表示:
  b.只需简洁的鼠标操作“point-and-click”,即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再观直观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c.可通过系统预定义及系统管理员定义的应用查询网上的配置信息,以直观的工具代替复杂的查询指令。
  (2)网络问题的管理的功能要求:
  a.网管中心可以不间断地对网上IP资源的状态、配置和事件进行监控;
  b.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信息过滤器来选择哪些网上信息被送至网管中心;
  c.通过事件的自动响应系统可使管理员从手动操作中解放出来;
  d.相关事件的变化及执行的操作将作为事件的历史信息送到网管中心做记录。
  (3)网络性能的管理功能要求:
  a.通过SNMP Agent,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可以监控到许多系统性能的参数;
  b.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可以监视和报告主机CPU和磁盘的利用率;
  c.利用公告栏程序“spread-sheet program”,这些网络性能的信息可以以图形货数字的形式展现,或以ASCⅡ的格式输出;
  d.对所有的功能均有用户帮助,并提供可选的在线资料。
  5.基于GUI的图形界面
  网络管理软件平台应能为网络系统管理员提供图形化的网络IP拓扑结构,使网络管理员可以迅速方便地发现局域网上出现的IP资源并帮助管理员发现故障原因,帮助管理员准确测定网络上数据传输的高峰及文件服务器磁盘的利用率。
  6.关系型数据库支持
  网络管理软件应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网络和系统的信息可以存储在这些关系型数据库中并通过SQL API's进行查[1] [2] 下一页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8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