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5-07-24 生效日期: 1995-07-24
发布部门: 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共北京市委
发布文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导思想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决定》,对于加强和发挥首都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繁荣进步,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本市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机制,科技进步在城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北京要建设成为全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城市,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最近,中央对北京市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北京市要为党、政、军首脑机关正常开展工作服务,要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要为国家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服务,要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北京作为首都,要实现总体规划提出的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完成中央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大力发挥和发展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到2000年至2010年,北京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3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30%;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达到和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教育中心的地位,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国际合作与交往的重要窗口、信息服务与咨询业最发达的城市和优秀人才培养与荟萃之地。

 

  二、实施8大科技系统工程,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为了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必须从北京市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效组织全市力量,规划和实施8大科技系统工程,加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度。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本市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到本世纪末,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及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其成为21世纪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试验基地。要进一步完善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做好试验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支柱产业的规划,培育、扶持骨干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率先突破,在转化科技成果,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上发挥主导作用,在产业化、国际化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有条件的国有工业企业要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合资合作及科技协作,重组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争取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形成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民经济中有影响的10大企业集团,以及3至4个产业规模达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支柱产业。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现有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北大生物城、清华科技园等新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到本世纪末,要初步形成包括海淀、丰台、昌平等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酒仙桥“电子城”的高科技产业带,在首都和京津冀与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中做出贡献。
  (二)现代化农业科技工程
  京郊农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方法,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生产经营,节约并保护好水土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到本世纪末,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现在的50%提高到60%。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要紧紧把握首都郊区农业的功能和特点,在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畜禽、水产集约化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无害化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藏及综合利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和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为首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增强发展后劲。围绕“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的发展重点,组织规模化试验和示范基地建设,近期重点抓好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大兴蔬菜和昌平果园等示范基地。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健全和稳定农村科技管理及服务体系,吸引、支持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到农村推广科技成果,加强对山区科技扶贫的力度。各区、县政府应建立和培育农村技术市场,保证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并使其逐年增长。进一步推动农科教结合,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速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广大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基层管理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三)现代科技推运传统产业改造工程
  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依靠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以提高其整体素质与效益。要统筹安排经济、科技规划和计划,继续组织实施好各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专项计划,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
  围绕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及支柱行业的发展,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坚持企业自主开发和加强全市集中联合攻关、抓示范工程并举的方针。“九五”期间,要在先进制造技术、商业自动化技术和节能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和国际化质量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要逐步成为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建立健全科技开发机构,加强中间试验和工业化试验,加速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品开发的进程。积极引导、支持和帮助国有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科技企业(集团)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科研生产联合组织。
  (四)信息服务与咨询产业化工程
  信息服务与咨询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在决策参谋、企业诊断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在政策、法规、税收、信贷、信息提供、技术支撑条件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扶持和引导。要认真组织好国家发展咨询产业试点城市的工作。发挥科技咨询业协会学术交流与行业管理的双重职能,引导咨询机构成为独立、客观、公正的智囊机构。进一步发挥市政府顾问团、市科协及各路专家队伍的作用,坚持主要领导与专家的季谈会制度,为促进各级各类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和首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五)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工程
  在国家统筹规划、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北京要以“金桥、金卡、金关”的“三金”工程为主导,建设高水准的、连通国内外的信息基础设施。
  “三金”工程要在坚持高水平、高起点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实施,滚动发展。在工程建设上从实际出发,以工程带动产业和技术发展,以产业和技术进步支持工程建设。坚持面向政府行政,面向工商、金融行业,面向科研教育事业,面向外贸业,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向市民日常生活等,并按其不同的要求建立网络,提供信息服务。
  要落实专项工程计划,发展和完善本市公用数据网络,建立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有计划地进行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教育等基础性工作。
  (六)城市管理现代化科技工程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成就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指导,加强法制建设,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在水电气热供应、交通、通信、城市防灾抗灾等领域,随着系统网络化规模的扩大,要以安全、高效、节约为中心,建立城市宏观管理系统。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高效节能的产品与装备,逐步实现系统控制自动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重点抓好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建立水电气热的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公用设施管理现代化;完善交通指挥、控制与实时监视系统,优化市区道路行车组织方案;建立健全城市灾害预测和应急报警及对策指挥系统,提高减灾防灾抗灾的能力。
  (七)社会发展科技工程
  认真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以人口、资源、环境为重点,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有关环境生态、社会安全、城乡建设等领域里的科技攻关,建立一批以科技为先导的示范工程。大力推广节能、节水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推动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里的产业发展。加强医学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科学管理,提高全市人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加快重点医学院校和学科建设,筹建北京医学科学院,保持本市在重点医学科学领域的优势,抓好常见病、重大疑难病和传染病为重点的防治技术研究,促进全市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发展,实现“一网多用”功能,保障人民健康。
  抓好西城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试点工作,使之成为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试验、示范窗口。
  (八)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
  科教兴国,关键是人才。要把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培养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落实,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
  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挥首都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充分发挥中老年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加速选拔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在“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的统筹规划下,通过实施“科技新星计划”等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到2000年要形成以百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核心,千名科技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继续鼓励和吸引留居海外的科技人才和国内优秀科技人才来京工作,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坚持在重要学术、技术岗位的实践中培养造就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要合理使用,委以重任,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各类科研规划、计划和重大项目的调研、论证,参加各类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评审委员会等机构的活动。要在工人、农民、青少年中倡导、推动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从中选择培养科技人才。
  大力宣传优秀科技人员的拚搏奉献精神和业绩,建立奖励基金,对做出成绩的科技人员予以表彰奖励,特别突出的予以重奖。从政策上倾斜,使科技人员的收入增长快于全社会平均收入的增长水平。支持重要科学著作的出版。在国家安排的康居工程用地、投资和住房指标中切块优先解决科技人员的住房困难。市有关部门还要筹集专款,改善优秀科技人员和回国科技专家的住房条件。在全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框架内,统筹考虑建立健全有关科技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首都科技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率先垂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拚搏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等精神。要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风范,用知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全社会技术进步体系和科技管理体系
  本市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00年前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经济、社会与科技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大科技”的工作方针,利用和重组科技资源,建立起包括企业科技开发机构、精干的独立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和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全社会技术进步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认真做好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工作。由市科委牵头,会同有关委办进行调查研究,搞好总体设计和实施办法。市属科研院所通过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在承担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骨干院所和高技术实验室中,通过优化组合,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组建一支以20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和以2000名至3000名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为骨干的科技队伍。中央在京科研机构和重点高等院校,是国家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的主力军,是首都科技资源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这些单位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并积极开展合作研究攻关,发挥其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协作,与中央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建若干个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开展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符合首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的科技攻关活动,在若干优势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上,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市属科研系统和重点高等学校也要选择一些有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点学科,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攻关队伍,办好高技术实验室,建设一批先进的科研、中试基地。自然科学基金要重点支持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同时,要加大力度,推动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按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和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活动。
  建立科学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在领导体制上试行院所长负责制、理事会决策制、监事会监督制,实现政事分离、责权明确的目标,使科研院所成为有充分自主权的法人。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分配制度实行职务工资制和课题工资制,科技人员的收入和效益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科研院所考评指标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强科技立法和执法工作,贯彻《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下力量抓好知识产权的立法与执法工作。
  民营科技企业是本市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咨询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在政策、信贷、融资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鼓励和推动“二次创业”,在产业化、国际化上取得更大发展。
  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管理体系过程中,市和区县科技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间接管理和协调、服务职能,改革、完善政府组织的科技计划的实施管理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实行科学管理。

 

  四、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的根本保证,按照中央关于“党政第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负责,认真落实,抓好科技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北京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全市科技进步工作的总体规划、宏观决策和综合协调。把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贯彻到制定本市中长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和“九五”计划中去。区、县政府要进一步抓好科教兴区、县的部署,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和投入落实。
  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尊重、团结、依靠各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两次听取全市科技工作的汇报,及时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二)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
  为发展首都的科技事业,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市财政安排的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专项费),以1994年为基数,每年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区县财政也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到2000年,地方的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并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利用外资,新建、改造和完善一批体现现代化科技中心地位、功能的重要科技设施,以满足进行大规模的适应当代发展水平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国际科技交流的需要,进一步增强首都为国家的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服务的功能。市基本建设计划要对科技基础设施、科普设施和科技人员住房建设在投资上给予优先安排。
  积极引导、督促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各单位在实施产业综合开发、重点建设项目、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中,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相关的技术攻关、开发和创新工作。继续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金融机构要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吸收海内外资金支持科技事业。
  (三)加强科技宣传,推动科普工作
  各级领导、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善于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处理问题。每年至少为领导干部组织一次系列现代科技发展动态和形势的报告会。各级党校要把现代科技知识、科学思想、方法等内容列入教学、考核计划。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要把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以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成就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
  继续下大力抓好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挥科协和群众科技组织的作用,使科普工作有声势、有目标、有重点地持续广泛开展下去。每年举办“北京科技周”活动。
  (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促进首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从首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精选项目,采取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重视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落实和继续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促进技贸合作,扩大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外贸自主权,鼓励科研机构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新技术企业与外贸企业的合作。
  支持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走向国际舞台。支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与国外合办研究机构。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及出国进修、短期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引进对口的外国专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速首都现代化建设,是本市各级党组织和全市人民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各区县、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做好部署。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各级科协、学术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新闻媒介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掀起依靠科技振兴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热潮,争取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1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