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新”突破年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4-30 生效日期: 2007-04-30
发布部门: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三新”突破年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
“三新”突破年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新”突破年工作的意见》(成委发〔2007〕11号),现就全市“三新”突破年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实现服务业新突破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经济运行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目标。旅游总收入增长19%以上,入境旅游人数增长3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增长3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商贸流通业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其中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增长14%,连锁经营实现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3%,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会展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全年举办展会200个以上,其中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5个,大型展会规模同比增长20%;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5%以上;物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新建设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仓储设施;新开通1-2条国际直飞航线。
  (三)培育大企业目标。培育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旅游企业15个,其中3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培育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文化企业(单位)2个,其中5亿元以上的1个;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个,其中30亿元以上的2个。培育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商品批发市场7个,其中50亿元以上的3个;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15个;培育5户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城乡一体化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筹措建设资金40亿元;治理水污染融资12亿元;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000万元。
  (四)招商引资目标。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以上,到位国内市外资金增长30%以上。新引进5户知名的物流企业入驻成都;引进5个投资过亿元的物流项目。
  (五)重大项目目标。实施投资亿元以上旅游、商业、文化、物流项目45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在深化创佳工作,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上取得新突破。抓住我市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契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强旅游精品品牌及精品路线,推进旅游景区上档升级;加强入境旅游营销,提升成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品质,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
  一是加快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建设。2007年,要建成营运大熊猫生态园一期、青城山游客集散中心、都江堰水利文化博物馆、《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项目、锦绣工场、温江国色天乡主题公园一期、香格里拉酒店、洲际假日酒店。加快建设成都欢乐谷、成都极地海洋世界、成都世纪城海洋公园、文殊坊二期、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青城山道教文化博物馆、都江堰豪森温泉酒店、爱心旅游商品展销中心、蒲江花样年生态旅游项目、石象湖生态度假区二期、大邑鹤鸣山道教圣城文化旅游项目、雾中山文化旅游项目,实施西岭雪山―花水湾和洛带古镇的整体提升,包装策划大熊猫生态园、“两湖一山”休闲度假区、十陵文化旅游区、崇州鸡冠山景区综合开发、望丛古蜀文化园等重大旅游项目。
  二是培育龙头旅游企业。着力发挥文旅集团的投资引导和融资平台作用。与新加坡万邦集团组建成都旅游建设股份公司,启动大熊猫生态园二期项目。培育置信、熊猫等龙头民营旅游企业,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三驾马车”共同投资经营成都重大旅游项目的格局。
  三是着力抓好入境旅游工作。改进完善入境旅游推动机制,组建旅游营销中心,以入境旅游营销为重点,实施专业化营销。建成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完善入境旅游统计办法。推动成都和省内旅游景点线路、成都―西藏旅游线路合作,与周边入境旅游优势城市开展实质性旅游对接。增开国际直航航线1条以上,已开通的成都―欧洲直航航线每周增加航班1个班次以上。
  (二)在建设文化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突出抓好重大基础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优势项目,力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新突破。
  一是抓好建成项目的运营。建成金沙遗址博物馆并开馆运营。建成开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一期和武侯区致民路音乐街区一期。建成三圣乡画意村。巩固5台现有演艺项目,新培育两台以上文化旅游剧目。《金沙》音乐剧扩大商演和海外巡演,《太阳神鸟》歌舞剧实现商演,推出1台民族文化旅游剧目。拍摄完成100集以上电视剧。
  二是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加快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及双向改造和世纪城大剧院世纪艺术馆建设。启动建设成都传媒集团创意广场、中唱文化产业园。
  三是搞好招商和前期规划项目的策划。完成成华区红光楼、红楼loft文化创意园项目和成都影视基地策划招商。完成天府大剧院、成都博物馆、中国皮影博物馆前期规划。
  (三)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构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城市。争取尽可能多的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
  二是改善政府融资结构。继续利用信托工具,为城乡一体化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筹措建设资金40亿元;治理水污染融资12亿元;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企业债券。
  三是推动证券市场融资。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能够申请境内外上市。
  四是启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机制,力争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000万元。
  五是引进海内外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方式与海内外专业创投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力争引进或设立两家风险投资公司
  (四)在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发挥商贸流通先导作用,以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居民消费。
  一是构建市场规划体系。建立全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的联动机制,编制和完善《成都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规划》、修编《成都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1998年版)》,推动商品市场集中集约发展和提档升级。完成区(市)县商业网点分区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做好社区商业和农村商业网点规划,抓好3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7大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城乡一体的市场规划体系。
  二是构建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研究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按照“迅速启动,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思路,建立市场监测信息系统,年内将监测企业拓展到200家左右;研究提出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市场监测的统计报表制度。依据监测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及时提出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三是构建市场调控体系。继续做好重要商品的储备管理,在继续抓好粮食5万吨、菜油2000吨、猪肉1000吨、食糖1500吨等重要商品储备的同时,建立生猪活体储备制度,试行储备活猪20000头。建立应急状态下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体系,探索集生产、储运和销售为一体的应急调控体系,完善市场调控能力,确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四是构建市场促进体系。做好重大商贸投资项目的推进工作,建立项目工作责任制,协调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推动重大项目进展。
  1.巩固和提升农村“放心商店”建设,构建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便民商业网点。支持连锁超市进入社区,全市24小时连锁店达到200个以上。搞好社区商业示范工作,力争2007年创建2―3个省级和3―5个市级商业示范社区,抓好万科、新鸿社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商业示范区的试点工作,逐步向农村新型社区延伸。
  2.做好地方产品配套工作。提出我市鼓励地方产品进入大卖场的办法,引导具备条件的大中型流通企业设立地方产品专柜、专区,促进地方产品销售。
  3.推动“成都小吃”连锁发展。在全国中心城市开设成都小吃连锁店200家。促进我市餐饮“老字号”振兴发展,研究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 “川菜产业化基地”建设。
  4.规范浴足、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行业经营,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制订出台《成都市足浴业管理暂行办法》等行业规范意见,促进我市足浴、美容美发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在提升会展业规模和影响力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提升本土节会影响力。以“两节两会”为重点,整合会展、外宣、商务、旅游等部门和相关区(市)县力量,共同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筹备好中医药大会。
  二是积极引进外来展。筹备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办好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医药博览会,办好成都国际汽车展、首届成都国际新生活方式展、成都国际家具展。积极申办世界环保产业博览会。
  三是争取全国大型展会定点成都。力争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国际医药博览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展会固定在成都举办。
  (六)在加快物流集中发展区和物流快速通道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快航空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园区的建设步伐。完成航空物流园区综合大楼的建设,建成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仓储设施,实现机场周边12个海关监管仓的整合; 完成集装箱物流园区两条骨干道路建设;实现中粮西南物流中心和普洛斯城市配送中心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量力钢材物流中心、金府钢材物流中心的建设。
  二是进一步提高蓉深铁路货运五定班列、蓉沪铁路货运五定班列的运行质量。全力确保大韩航空公司开通首尔经成都至欧洲的国际直飞货运航线,争取新开通1至2条国际直飞航线。实现成都经重庆上海港口的公水快速联运和有效对接。
  三是加强物流项目招商,力争引进5户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成都,使入驻成都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数量达到40户。新引进5个投资额过亿元的重点物流项目,形成一批支撑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骨干企业。
  (七)在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创新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将服务业作为全市新一轮利用外资的重点,全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以上,引进世界500强及知名公司6家以上。加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全年吸引50 家海内外公司来成都建立服务外包企业,实现软件及服务外包出口超过1亿美元。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成都设立中国总部、区域性总部以及研发、采购、结算、投资等功能性中心,引进知名中介咨询等高端服务业企业3家以上。
  二是优化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力争全年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240家以上,培育出口上亿美元企业2家以上。扶持出口型服务贸易企业发展,培育年出口额上千万美元的出口型服务贸易企业2家以上。培育和发展30个市级自主出口品牌,争取10个品牌进入省级出口品牌,力争我市国家出口名牌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加强合作,拓展外经发展空间。培育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00万美元以上、或外派劳务500人次以上外经合作重点区(市)县5个。培育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亿美元以上企业1家;引导企业投资设立境外生产型项目5个。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部署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研究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议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二)落实工作责任。将“三新”突破年服务业发展工作目标、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分解到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市)县,明确目标任务、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有关责任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并确定重点项目联络员,负责跟踪、收集、反馈项目情况。
  (三)抓好重点项目促进。强化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的领导分工调度,由相关市领导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推动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
  (四)建立月报和季报制度。加强目标跟踪和情况收集。对列入“三新”突破年服务业重点项目,市级有关部门要督促相关的项目业主通过成都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按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并负责对项目业主报送的项目资料进行初审,并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将前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报市商务局。
  (五)加强指导协调。市级部门要建立领导定点联系区(市)县制度,帮助指导区(市)县开展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将项目推进中需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报市商务局,由市商务局汇总报分管市领导协调。
  (六)加强目标督查。对“三新”突破年的主要目标、工作重点、重点项目,采取平时抽查、季度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由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8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