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关于下发《关于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3-19 生效日期: 2007-03-19
发布部门: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发布文号: 沪容环[2007]35号

各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
  为确保2007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结合2007年市容环境各项工作目标,特制定了《关于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意见(试行)》,现下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关于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意见(试 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围绕“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市容环境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的考评实效,促进城市市容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按照“市民评判、社会评价、政府评定”(以下简称“三评”)的“三评”构架,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发挥市容环境管理紧逼效应,促进城市市、区两级评价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制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意见如下:
  一、“三评”目的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突出全面优化世博会环境保障水平这个目标,突出解决市容环境难题、瓶颈这个重点,按照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求,适时了解掌握全市市容环境现状和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更加科学合理的全方位评价各区(县)、(镇)市容环境管理过程和产生效果,实现市容环境有效管理。
  二、“三评”的构架及作用
  按照“市民评判、社会评价、政府评定”的“三评”构架,明确“三评”各自作用,逐步梳理现有考评做法,增强管理紧逼效应,加强市、区两级,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市民之间的互动,达到“三评”的有效互动作用。“三评”各自侧重作用为:
  1、市民评判。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容环境事业管理部门以制度形式组织好市民评判活动工作,把市民评判信息侧重于市容环卫日常动态速改纠错的工作内容;
  2、社会评价。市容环境事业部门通过检查、督察或专项活动等评价信息,或委托社会机构获取的各种评价信息,侧重于指导下级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加强或调整市容环境专业基础管理和工作制度建立;
  3、政府评定。政府评定工作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评定意见来体现,在市民评判、社会(部门)评价和各行政职能处室(科室)的行政考评信息上汇总提出市容环境综合评价报告,该报告经市容环境管理部门行政常务会议后通报,侧重于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上级对下级的综合评定意见。
  三、“三评”牵头部门、等级划分
  市区两级均应逐步建立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由市、区(县)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或市容管理部门牵头。市对区(县)综合评价,区(县)对街道(镇)进行评价,有条件的街道(镇)对辖区、单位、部门、街坊等开展评定工作。通过考评评出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
  四、“三评”的主要内容
  1、市民评判。主要评日常性的面上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内容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是以市民关心的、直接相关的、有一定界面的、经常接触感觉得到的市容环境卫生事项为市民测评主要内容,重点聚集反复性大、动态性强、覆盖面广的项目作为评判的主要内容。如道路环境、公共广场环境、建构筑物外立面环境、公园绿地环境、工地环境、集市(菜场)环境、交通集散地环境、水域环境、车容车貌、城市公共设施(环卫设施),居住区及各类小区环境等。
  二是以围绕市民投诉为主,发挥城建服务热线12319和市容环卫投诉热线的功能作用,重点考评对市民投诉的处理畅通、解决的保障能力。
  2、社会评价。主要评管理,把事业管理部门和委托社会咨询机构检查、督察、专项活动等评价信息、意见性的评价予以适当结合。归纳为四个方面:
  (1)覆盖市民评判内容。主要是市民评判中反映的问题得以适时纠错,探索建立有效机制,由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委托事业单位或社会咨询机构督查。
  (2)涉及到城市保洁、水域市容环境、生活废弃物、景观灯光、广告店招店牌等管理与作业服务要求执行的落实情况的专业检查、督察内容。城市保洁主要内容是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厕)、居住区、建构筑物外立面环境、车容车貌等方面;水域市容环境主要内容是主要水域面洁岸清,一般水域基本无漂浮垃圾,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等方面;生活垃圾废弃物管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渣土垃圾管理规范,餐厨垃圾管理到位,收运及时,处置规范等方面;景观灯光、广告店招店牌管理主要内容是,各类管理灯光设施完好、整洁,广告和店招店牌按标准设置,设施完好、整洁等方面,管理有效;加上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等内容。
  (3)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状态,以新闻媒体为主,对解放日报、新闻晚报、文汇报、电视台、电台的媒体监督,凡媒体曝光市容环境方面的问题得以适时纠错,并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4)政风行风、文明行业创建。以政风行风建设和巩固文明创建为主,对纠风办组织的对市容环境政风行风评价,包括行风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得以适时纠错,市文明办当年度组织的市民满意度测评中市民测评到的行业文明行为中的问题适时纠错、认真整改,并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3、政府评定。政府评定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政处室(科室)考评部分(内容有四项);另一方面是对市民评判、社会评价、行政考评的情况进行汇总综合分析。
  (1)上级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巡查和行政管理部门委托事业管理单位或社会中介机构的检查、专项活动、督察等情况的汇总报告。
  (2)市容环境管理中年度重点工作。如2007年度,本市市容环境卫生重点工作中,“三类区域”创建、十大便民措施、整洁村创建、店招店牌整治、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市容环卫政风行风建设等任务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各区相应安排的市容环境卫生重点工作等。
  (3)行政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积累情况。一方面是对市容环境有效管理机制的探索和建立,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并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市容环境综合考评体系,反映考核各类资料规范齐全,全覆盖考评,监督管理的有效作用。
  (4)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基础性工作情况。主要涉及到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事业管理部门基础性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有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工作信息的及时性、任务完成的时效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内容的全面性,将原综合考评中涉及到相关部门的内容归并到基础性工作内容。
  五、“三评”的要求
  “三评”过程和结果的反映做好有四点要求:
  1、主体上,完善行政部门、事业部门与社会咨询机构、社会单位和市民的合作,注重体现市容环境卫生状态的客观性;
  2、方法上,项目设定便于定性量化,便于信息采集、汇总和分析,注重获取市容环境卫生状态信息的科学性;
  3、范围上,项目内容力求反映点、条、块与面的结合,平面、立面和顶部的结合,注重市容环境卫生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4、过程上,强调日常作业服务、常态管理与取得阶段性、周期性效果的有机结合,注重达到无缝隙管理与紧逼管理的完整性。
  六、社会评价、政府评定方法
  社会评价、政府评定方法,主要注重五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专业考评与群众评判相结合;二是单项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三是抽查与普查相结合;四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五是投入与绩效相结合。
  七、政府评定反映内容 
  1、综合内容反映。区域内市容环境卫生基础性项目,区域内重点市容环境卫生项目,区域内推进手段方法创新和完善,组织资金投入等,实现工作目标及巩固成果的制度建立,市民关心的重大事项等。
  2、单项工作反映。根据每年度市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评定,如2007年长设定十大便民措施、店招店牌整治、设摊管理、三类区域创建、整洁村创建、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等单项。
  八、市对区县综合评价方式
  1、综合评价范围。中心城区为12个是:黄浦、静安、卢湾、徐汇、普陀、长宁、杨浦、虹口、闸北和浦东新区、闵行、宝山的城区部分主要街道、镇;郊区(县)为10个,分别是: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南汇、崇明和浦东新区、闵行、宝山的城镇和农村。
  2、综合评价的内容。按照“市民评判、社会评价、行政评定”的要求,综合评价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详见附件1~5。对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市容环卫综合评价,分别按附件1、2、3和附件1、4、5开展。
  3、考评方法。
  (1)市容环境综合评价,按照“三评”内容划分,其权重为:市民评判部分占综合评价的50%;社会评价部分占综合评价的25%;行政考评占综合评价的25%。
  (2)市局对中心城区市容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评出:前3名为优秀,4~6名为优良,7~9名为良好,最后3名为达标;郊区(县)前2名为优秀,3~5名为优良,6~8名为良好,最后2名为达标。
  (3)市局对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市容环境综合指标评定,采取每半年考评一次,考评结果通报区(县)政府,并在媒体上公布。其中,涉及到市民满意评判为每半年一次,每次测评都公布街道(镇)满意度成绩,测评结果通报区(县)政府,并在媒体上公布。
  (4)市局对浦东新区综合评价体系探索两级城市管理模式。一是市民评判由市局委托机构对浦东新区进行市民满意度测评;二是社会评价和行政评定类采用市局指导、以浦东新区为主对各功能区进行综合情况评定,评出优秀、良好和达标;三是由浦东新区局提出综合情况自评,市局将浦东新区对各功能区考评情况,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认定,并结合市民评判情况最终形成市局对浦东新区市容环境管理部门评定意见。
  上海“市民评判、社会评价、政府评定”构架的综合评价体系,将通过三年进行探索实践加以完善,在2007年试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上海市容环境卫生指数,使特大型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更具有科学性,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1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