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委宣传部《2007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1-18 生效日期: 2007-01-18
发布部门: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合办[2007]5号

各县、区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省部属驻肥有关单位党组(党委、党工委):
  现将市委宣传部《2007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
二00七年一月十八日

二00七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点

  2007年是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年”。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两大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为合肥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舆论支持、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一条主线”: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及九届二次全会精神,迎接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两大重点”:一是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以跨越式的宣传工作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二是突出“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推进“文化强市”。 “七项工作”:深化理论武装、强化舆论引导、推进“文化强市”、加大对外宣传、争创文明城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自身建设。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提供理论支撑
  1、以县以上党委中心组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县以上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若干制度的通知》要求,突出抓好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落实,加强对理论学习的服务与管理,强化对干部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考核与评价,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改进对各级各类中心组学习督促、检查、考核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除了年度集中性的检查、抽查、自查和测试外,进一步加强日常性的检查督促工作。通过行政要求和典型引导,探索并形成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机关和基层干部群众理论学习的工作机制。举办理论学习成果交流会,表彰先进党委中心组和优秀中心组学习秘书。
  2、以理论政策宣传普及为重点,抓好理论宣传。充分利用合肥晚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运用安徽人文讲坛、社科普及月、论坛、读书会、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宣传和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与省社科联合作,组织社科专家深入开展“理论政策下社区”工作。
  3、以加强对策性、应用性理论研究为重点,抓好理论研究。围绕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深化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研究,加强对改革创新、打造省会经济圈等课题的研究。组织开展“全民创业与加快发展个私民营经济”专题研讨活动。抓好社科理论特约研究员队伍建设,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认真落实“十一五”社科规划要求,完成一项省2006-2007年度重大哲学社科研究课题。全面开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工作,重点抓好规划项目年度课题的发布、招标、科研和评审工作。开展市第五届社科成果评奖活动。
  二、抓好重大主题宣传策划,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4、继续深化“工业立市”主题宣传。在全市继续开展“营造工业文化氛围、推进工业立市战略”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我市抓投入、抓项目建设的具体举措和显著成果,深入开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园区建设、“工业立县”、效能建设、大招商等宣传活动。
  5、精心组织“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和管理”主题宣传。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141”战略的政策、措施和成果,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文明创建等具体举措,积极营造“建大城市、爱大城市”的社会氛围,使“大城市”意识在全社会得以强化。会同有关单位举办一次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大规模时事政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
  6、认真做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主题宣传。大力宣传合肥作为国家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新进展、新变化、新特点,大力宣传我市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和优势,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7、着力加强“改革创新”主题宣传。大力宣传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具体举措、生动实践、突破性进展和可喜成就,在全市上下营造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图跨越的浓厚氛围。
  8、扎实进行新农村建设主题宣传。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宣传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成就,宣传中心示范村镇建设的新进展。编印一套新农村建设读本,组织新农村建设典型报告团巡回报告,开展新农村建设电视宣传专题片评选,组织新一轮“三下乡”大篷车巡回服务。
  9、深入开展“和谐合肥”主题宣传。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际和谐要求,大力宣传“和谐合肥”,突出宣传好培育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区的政策举措和经验做法。
  三、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文化强市”,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软实力”
  10、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引领工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推进宣传文化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在体制改革方面。出台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切实推进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整合现有文化、新闻出版、文物、广电等执法队伍,实施综合执法。在内部机制改革方面。规范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切实落实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政策。全面推行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改变投入方式,采用政府采购、奖励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1、实施文化产业壮大工程。着力实施“五个一批”计划:出台“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产业规划,打造一批支柱文化产业;出台文化产业经济政策,培育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实施文化项目征集、招商,引入一批文化投资资本;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培育一批文化中介机构;培育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认真办好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暨2007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积极组织参加第三次徽商大会,做好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完成2006、2007年度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并形成制度。积极扶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文化品牌。
  12、实施文化事业繁荣工程。加快市广电中心、合肥文化艺术中心、文博苑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一是继续举办好节庆日、纪念日等大型文体活动。办好春节、“五一”、“六一”、国庆等节庆文化活动,开展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等宣传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第八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二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举办“合肥市第一届农村民间文艺展演”活动;与《农民日报》合作,举办全国首届 “农民眼中的新农村”摄影大赛;继续抓好电影“2131”工程和农村“杜鹃花工程”建设,在三县四区推行“数字电影乡乡通”试点工作。三是继续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创新拓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内容,扩大第四届“走向文明”文艺演出进社区、下农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举办“快乐周末”广场文化、在肥高校大学生“走进合肥”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合肥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迎春征联”、“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首届“121”全民健身走等活动。四是培育扶持一批文艺产品,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将 “绿都之春”、“玉兰赋”等打造成文艺精品;编辑出版有关合肥历史、人文、地理等内容的大型系列丛书;组织参加全国、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五是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开展“丹麦(中国)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纪念合肥?久留米馆建馆1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淝水情”华东地区中国画作品邀请展等活动,做好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宣传工作。六是制定促进文艺繁荣的政策。制定出台《合肥市文学艺术奖评选办法》和《合肥市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管理办法》。
  13、实施文化人才兴市工程。召开宣口人才工作座谈会,实施《“十一五”合肥市宣口人才工作规划》;制定实施《合肥市宣传系统重大奖项奖励办法》,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加强对现有宣传文化人员的培训,举办街道宣传干部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企事业单位政工师、新闻中级职称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
  四、加强对外宣传,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14、围绕“三大推进”主题,推出一批重点报道。充分利用中央、省及其它国内重点媒体,借助全国和全省“两会”平台,开展合肥整体环境、经贸活动、工业立市和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规划、打造省会经济圈、构建和谐社会六大主题宣传。加大对合肥地区龙头企业的对外宣传。
  15、组织开展系列外宣活动,全面提升合肥对外形象。以“合肥名片”为内容,在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广告片,在全市统一推出外宣品,编发手机短信等。加大旅游外宣推介工作,策划推出一批有合肥特色的旅游项目。组织“我眼中的合肥”摄影比赛和征文比赛,邀请全国知名摄影家跟踪拍摄合肥的发展变化。与《?t望》杂志共同开展“走进合肥”知识竞赛活动。
  16、利用会展平台,大力推介合肥。做好“两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宣传,做好第七届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会、全国苗木花卉展、全国农机展、药品和医疗器械展等大型会展活动的宣传。
  17、夯实外宣工作基础,继续抓好外宣“三大工程”。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工程,在海外举办一次“合肥宣传周”活动,在境外媒体组织开展反映合肥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成就的图片展。继续推进“灯下亮”工程,扩大外宣品在全市的覆盖面。实施外宣“精品”工程,开展全市外宣品评展活动,编辑出版合肥外宣画册、宣传折页,拍摄反映合肥城市新形象的形象宣传片,拍摄制作“大开局――聚焦2006’合肥”电视专题片。
  18、完善外宣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大外宣格局。召开全市外宣工作会议。坚持外宣“四个一”制度,建立与中央、省主要媒体的日常沟通联系制度。下发全市各有关单位2007年宣传报道任务,实施外宣工作考评制度。完善全市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发布会制度,形成市政府发言人与市直单位新闻发言人相结合,定期新闻发布与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向党委部门延伸新闻发布制度。
  19、强化外宣工作管理,抓好阵地队伍建设。做好合肥市新闻网的筹建工作。加强对合肥新闻网等市属媒体网站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引导工作,建立网络阅评制度和网上评论员队伍,组织“网络媒体合肥行”采访活动。组建外宣策划、写作队伍,举办外宣干部培训班、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五、争创文明城市,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塑造优良的内在品质
  20、突出抓好市民素质提升。确保2007年进入首批全省文明城市行列,力争2008年在省会城市中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继续巩固提高“四乱”整治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社会公德水平,针对13种突出的不文明现象,有选择地开展整治活动。
  21、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解决好城市基层基础设施、科普、普法、环境整治以及社区卫生、社区服务等问题,加强文化体育、公园、公厕等设施建设。开展好文明行业创建、放心店评选等活动。
  22、突出抓好城乡文明统筹。发动省市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始终抓好县城、公路干道沿线、乡镇所在地的创建工作,按照省文明村镇标准在三个县各抓1至2个试点。统筹协调好市县两级涉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形成城乡文明共建的格局。
  23、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指导、协调、督促解决影响创建工作的正三轮车、户外广告等10个重点难点问题,按照管住、管好、管久的要求,落实制度,强化责任,使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常态化。
  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24、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10件实事”为抓手,坚持典型示范,继续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家庭“流动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以第十三届青少年“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教育活动为重要载体,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召开第三批市级基地命名表彰大会,出台教育基地管理使用办法,编印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册。
  25、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庐州讲坛”为龙头,进一步加强“机关课堂”、“科学家企业家论坛”等各类学习阵地建设,创办“市民讲坛”;加大五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力度,举办学习型家庭才艺大赛、学习型企业“创争”评选、学习型机关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学习型城市工作理论研讨;深化学习周活动,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加大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舆论氛围。
  26、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形势报告会制度;组织开展重大纪念日、重大节庆、会展活动的社会宣传。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召开典型宣传工作会议。在市属媒体集中推出一批我市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挖掘重大典型,向省和中央宣传部推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组织专题研讨,编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案例。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继续做好对人大、政协工作的宣传活动,切实推进普法、计生、科普、“双拥”、国防等的宣传教育活动。
  七、强化自身建设,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宣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7、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工作。加强宣口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年度考核;举办宣口青年干部培训班;结合文化体制改革,适度开展干部交流工作。
  28、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宣口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就宣口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论文评选、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检查评比等活动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29、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以“效能革命”为要求,积极推行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及区街《宣传思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等工作机制,完善宣传思想工作反馈机制;开展基层宣传阵地建设调研,召开全市宣传阵地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开展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按照党管媒体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新闻通气会、新闻阅评等管理制度和主题宣传策划、突发性事件归口管理等工作机制,分层次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舆情调研和信息工作,不断推动工作创新。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
二00七年一月十八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6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