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关于在全省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5-21 生效日期: 2007-05-21
发布部门: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精神文明办公室
发布文号: 豫宣文[2007]20号

各省辖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省直各单位,各省管企业和高等院校,中央驻豫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讲话精神,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浓厚的思想道德氛围,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省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上取得新进展。当前,我省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中原的需要,是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需要。近年来,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进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大弘扬,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普遍高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可喜变化,全省广大人民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与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需要相比,全省人民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任务还很重。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开展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弘扬社会主义正气、培育良好风尚为着力点,努力培育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努力提高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全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为迎接第四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我省举办,为加快构建和谐中原、加快中原崛起奠定良好思想道德基础。
  三、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措施和方法
  1、抓教育,树立文明和谐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利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在城市社区、公园广场、农村集镇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让人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组织编写出版公民道德通俗读物,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规范进行系统、生动、形象地解读和简单阐释。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引导群众对身边的道德行为进行评议,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评议中熟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实现自我教育和提高。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社会化教育体系,积极倡导爱国、诚信、友善、勤俭、敬业等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树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文明和谐意识。
  2、抓实践,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公民道德建设既是教育的过程,更是实践的过程。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利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要节庆日和传统节假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与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巩固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行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基础上,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要从实际从发,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3、抓重点,突出“三德”教育内容。针对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实现“三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社会公德方面,着力解决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诚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好“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表率;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方面,加强商务诚信建设,认真解决制假售假、欺诈经营、虚假宣传、不守合同、偷逃骗税等问题,继续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购物一条街”等活动;家庭美德方面,突出“孝贤”教育,开展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等相关评选活动,推动尊老敬老良好风气的形成,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4、抓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努力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推出和树立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并坚持用先进个人带动集体,用先进行业带动广大群众,以文明窗口影响行业,以文明行业影响整个社会,使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纵到底、横到边。广泛开展十大道德楷模评选活动,通过村、乡、县、市逐级推荐、层层树立,要突出典型的代表性、先进性,使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继续发挥焦裕禄、史来贺、常香玉、任长霞、洪战辉、张尚昀、谢延信等典型的模范作用,使新老典型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报告会、出版先进事迹读物、创作典型文艺作品等形式,深入挖掘其典型事迹中的时代因素和道德因素,推动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再上新台阶。
  5、抓导向,营造正确舆论氛围。省和各地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结合自身特点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等形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问题、疏导公众思想情绪、搞好思想舆论监督;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用研究,编辑出版系列适应不同群体的通俗读物,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规范人们的行为。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创造生产更多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要密切配合,形成公民道德建设舆论氛围的合力。
  四、切实加强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1、要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长效性,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更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各级教育、文化、工商、物价、商务、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发挥优势,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部和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2、要狠抓落实。要立足现在,着眼长远,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打算;既要有原则要求,又要有具体措施;要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针对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3、要督促检查。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组织、指导、协调作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指导,加强督查。各部门各单位要对本系统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精心安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活动在提高道德素质、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工作开展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将在年底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各地各部门也可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树立本地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文明办
  2007年5月21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4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