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9-12 生效日期: 2008-09-12
发布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鲁政办发明电[2008]173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今年全省秋季粮食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但也面临着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民种粮效益严重偏低等问题。在国际粮食供求日趋紧张、粮食价格持续飙升的形势下,抓好粮食生产越来越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三秋”农业生产事关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大局,对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全省秋种总的目标是:小麦播种面积5300万亩,实现总产410亿斤。为切实做好今年秋种工作,打好明年夏粮丰收基础,特作如下通知:
  一、切实做到秋收作物适时收获
  目前,我省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于秋季农业生产,部分作物已开始收获。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适时收获花生、棉花、大豆等作物,确保丰产的果实拿到手。对玉米收获,各地要宣传和引导农民适当晚收,努力挖掘玉米后期增产潜力。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玉米联合收割机作用,扩大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面积。
  二、不断提高秋种水平
  我省秋季十年九旱,虽然今年前期降雨较多,土壤墒情较好,但是各地一定要树立抗旱保秋种的思想,及早做好整地保墒和造墒播种等抗旱播种的准备工作,力争做到不因干旱造成播种面积减少。要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继续扩大麦棉、麦菜、麦油等间作套种面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确保完成今年小麦播种面积任务。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力度,努力改善地力水平,结合科技入户等专项技术培训,加大秋种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秋种科技含量。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到适期播种,一播全苗,防止麦苗冬前旺长。合理控制播量,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三、组织开展好高产创建活动
  各地要按照《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鲁政发〔2008〕10号)要求,继续开展好小麦“十、百、万”高产创建活动。要结合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的实施,早筹划、早安排,及早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要层层设立领导指挥田、品种展示田,高产攻关田等,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四、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
  要全面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一要充分发挥好良种推广补贴作用。各地要将良种推广和关键技术推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解决好品种过多过乱和不同品种插花种植的问题,提高整齐度,实现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要达到99%以上,统一供种率和包衣率要达到80%以上的目标。各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县,要严格按照采购价格,抓紧做好供种工作,强化相关技术指导和服务,落实好良种良法配套的技术措施,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使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发挥更大作用。二要认真组织实施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各项目县要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三要加大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重点做好对购置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扩大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面积。
  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今年“三秋”面临的形势,特别是粮食、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提高对“三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秋种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抓实抓好。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全力搞好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秋种期间农情信息调度,及早做好良种调剂供应,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农机部门要及早做好农机具检修和人员培训,做好秋种期间农机服务工作;供销部门要及时做好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气象部门要及时提供气象服务;农业、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做好秋季农资打假护农工作,稳定农资价格,维护好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好农民利益。水利、电力部门要合理调度,统筹安排,确保秋种期间水电供应;经贸、物价、石化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切实保障农业机械用油的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新闻部门要做好秋种工作宣传报道。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九月十二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8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