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地震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11-05 生效日期: 2008-11-05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川办发[2008]49号
为进一步指导灾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措施的意见》(银发(2008)225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信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8)304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96号)精神,努力做好灾区特别是极重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相关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金融支持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
  (一)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农村房屋大面积倒塌损毁,地震灾区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事关灾区社会稳定大局。对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提供信贷支持,是当前全省银行业机构的重要任务。做好此项工作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相结合,合理运用信贷资源,促进农房重建筹资格局整体优化;二是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与尊重银行业机构信贷自主权相结合,促进农户与银行业机构自主协商贷款决策;三是有关银行业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遵循金融市场化运行规律有机结合,既努力支持农房重建,又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四是金融支持农房重建与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相结合,巩固和优化灾区金融生态环境;五是金融支持灾区农房重建与支持灾区恢复发展生产相结合,促进灾区经济尽快恢复和加快发展,促进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增加收入。
  (二)金融支持农房重建的范围主要是国家确认的汶川大地震灾区,重点研究解决有一定收入来源与还款能力、但因灾导致贷款承贷能力下降的建房农户的合理信贷需求。
  二、合理设定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贷款的信贷条件
  (三)银行业机构对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贷款,应该根据本行管理制度,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实际,合理设定信贷条件。符合小额信用贷款条件和额度的,可以发放信用贷款;对于不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农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采取资产抵押、质押、保证、农户联保等多种方式提供担保。对于无收入来源或自身缺乏建房能力的农村困难户,主要依靠非金融政策实施救济帮扶。
  (四)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贷款的基本发放对象是因地震导致房屋损毁、有一定经济偿还能力、财政建房补助已经到户、自筹资金达到一定比例、已取得相应的建房批准手续并且符合经办银行业机构贷款基本条件、自愿申请贷款的农村居民。
  (五)贷款金额由各经办银行业机构根据农户筹资情况、未来收入来源和农户信用情况自行确定,原则上不超过4万元,个别信用程度高、经济实力强的农户,贷款金额可控制在6万元以内。
  (六)贷款期限应充分考虑借款农户的家庭经济情况、生产恢复情况、务工收入来源等合理确定,一般确定为3—5年左右,最长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8年。
  (七)鼓励金融机构在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对农房重建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为引导农户合理决策,可以根据贷款金额分档确定利率,一定额度以内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超过一定额度的贷款,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当上浮。具体贷款额度和利率定价由各经办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成本、风险管理原则和农户建房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同一县域内有1家以上金融机构经办农房重建贷款的,当地人民银行机构要加强利率政策指导协调。
  三、鼓励各类银行业机构积极参与支持农房重建
  (八)灾区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自身网络、人员、产品和服务等优势,把积极支持灾区农房重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农村信用社筹集资金应坚持市场化筹资为主,要大力组织存款,稳定股本金,面向其他农村信用社和金融机构积极筹措资金。鼓励当地其他银行机构以协议存款、资金拆借等方式将资金融通给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省联社要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原则,组织全省资源,积极帮扶灾区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相应拓宽其使用范围,根据抗震救灾贷款的实际期限,允许周转使用,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引导农村信用社集中资金用于受灾严重地区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满足当地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消费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合理资金需求,再贷款利率在现行支农再贷款利率水平上下降1个百分点。
  (九)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农房重建。以当地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各商业银行在当地有网点的金融机构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信贷品种,以直接发放到户贷款、向政府投资组建的公司发放项目贷款、委托农村信用社贷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支持农房重建。
  (十)各相关银行业机构要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灾区农房重建。加强对灾区农村建房实际情况的调查,逐户摸清情况,及时调整和核定授信额度,改进信贷审批流程,开辟农房重建贷款的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要创新农房贷款品种,探索整贷零还等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减轻农户短期本金偿还压力。
  (十一)各银行业机构要加强贷款管理,积极防范信贷风险。要以现有贷款管理机制为基础,结合灾区实际情况,建立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贷款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管理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项用于灾区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积极防范信贷风险。
  (十二)重灾区特别是极重灾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灾前信贷资产管理,认真核实受损情况,根据贷款管理规定,确保管理尽责;要加强自身资金计划和头寸管理,认真测算资金供求,合理安排资金平衡,切实防范支付风险。
  (十三)银行业机构在支持农房重建的同时,要根据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形势,合理安排资金,创新信贷品种,积极支持和促进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农村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要全力支持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增强农户偿债能力。
  四、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十四)灾区地方政府根据自身财力,结合运用部分对口援建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建立对农房重建贷款的贴息机制。贴息既要体现公共财政对农户的关心,又要有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根据贷款额度和还款时间建立差别贴息机制,或者累积计算贴息数额,在最终还款时一次性抵减本金等多种方式,要引导农户合理负债,按时还款。贴息应直接补贴贷款农户,灾区地方政府要合理掌握贴息额度和期限,增强农户还款意识。
  (十五)建立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贷款担保机制。灾区特别是极重灾区地方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运用对口援建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作为农房重建贷款担保公司的资本金。农房重建担保基金按县(市、区)设立,担保基金存放各县(市、区)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由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开设专门帐户,单独核算,封闭运行。鼓励商业性担保公司介入,由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试行办理农村居民住房抵押。
  (十六)农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主要用于为有一定收入来源、但因灾偿债能力不足、难以达到信用贷款标准或超过信用贷款限额的农户提供担保。担保费用实行优惠。
  (十七)合理掌握担保基金承担的担保责任金额,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基金担保的农房重建贷款形成的贷款损失(包括贷款本金和利息),可按适当比例由金融机构与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分别承担。担保基金具体放大倍数由各地根据贷款条件、贷款覆盖范围、贷款风险水平和损失分担比例合理确定。鼓励灾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协助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管理,降低风险,农房贷款全部还清后,担保基金剩余部分,归灾区县级政府支配。
  五、灾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履行职责,为农房重建贷款业务可持续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十八)引导农户合理负债。各级政府要准确把握、宣传农房重建政策,增强农民诚信意识、还款意识,引导其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际还款能力,本着先解决基本需求、以后逐步改善的指导思想,合理决定农房重建投资和贷款数额,避免过度负债。
  (十九)灾区各级政府要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使用监督管理,确保农房重建贷款资金真正用于农房房屋建设,不得将农村公共实施、基础实施、社区附属设施等公共项目投资摊派给农民,人为扩大贷款额度。
  (二十)灾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农房重建建材供应的有关要求,依法加强建材市场价格干预,确保价格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建材供应的统筹协调,特别注意解决边远地区、非集中安置点、农民原址重建等分散建房的建材供应。
  (二十一)加强对极重灾区农村信用社的帮扶。极重灾区农村信用社在地震灾害中遭受严重损失,灾区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在灾前贷款管理、网点恢复重建以及灾后业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积极引导有关部门将灾后重建援建资金、补助资金及涉农部门的资金存入信用社,支持农村信用社组织存款,增资扩股,筹集灾后重建信贷资金,促进极重灾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二十二)灾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采取多种途径方式,正确宣传解释灾后恢复重建有关金融政策,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增强灾区社会诚信意识。要巩固和维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房重建贷款集中投放的地方,要积极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信用乡(镇),促进优化灾区社会信用环境,为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奠定坚实的信用基础。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0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