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珠海市公路路政管理规定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7-22 生效日期: 2005-07-22
发布部门: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8号)
《珠海市公路路政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7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王顺生
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珠海市公路路政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公路路政管理,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广东省公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珠海市公路局作为市公路管理机构,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路行使行政管理职责,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本规定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本规定所指路政管理,是指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的行政管理行为。
第三条交通、建设、规划、国土、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城市道路和公路有交叉重叠的,其管理权限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条公路路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路产的义务,有权举报任何破坏、损坏路产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路管理机构依法行使下列公路路政管理职责:
(一)办理挖掘、占用、利用公路的申请事项,制止和查处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的行为。
(二)办理超限运输申请事项,制止和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
(三)公路附属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四)公路两侧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
(五)维护公路施工秩序。
(六)参与公路工程中涉及公路路政管理事项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
(七)公路路政执法监督检查。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公路路政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第七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路政管理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
公路管理机构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对举报属实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第八条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佩戴标志,持行政执法证上岗。
公路路政执法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九条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者说明情况。
第三章路政管理
第一节行政管理事项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依法应当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一)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
(二)修建跨(穿)越公路的各种桥梁、牌楼、涵洞、渡槽、隧道、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
(三)在公路用地和公路两侧的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四)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坏公路路面的机具,确需在公路上行驶的。
(五)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确需在公路上行驶的。
(六)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的。
(七)在公路两侧规定范围内广告、标牌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八)与公路接线、设置道口的(即在公路上开设路口)。
(九)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树木、花草的。
(十)其他利用、占用公路、公路用地的。
本条第五、第八项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一条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非法设置路障、占道、摆摊,设点修车、洗车,堆放杂物,打谷晒粮,积肥制坯或者其他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
(二)倾倒垃圾余泥,乱设广告、标牌,向公路或者利用公路排水设施排污,车辆装载泥砂石、杂物抛落路面或者其他污染公路的行为。
(三)毁坏、擅自移动或者涂改公路附属设施。
(四)堵塞公路排水系统,擅自利用桥梁、涵洞或者公路排水设施设闸、筑坝蓄水。
(五)利用公路桥梁、隧道铺设输送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
(六)其他侵占、破坏、损坏公路路产,危及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十二条在高速公路等封闭式公路上,除禁止第十一条所述行为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拖拉机、摩托车、非机动车、行人和牲畜进入。
(二)停车上下乘客、装卸货物。
(三)拦截或者检查车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任何车辆在运输易洒漏、易抛撒、易触及公路路面的货物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不得污染和损坏公路路面。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坏路产、污染公路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占用、利用公路路产或者超限运输的,应当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交通事故造成损坏路产或者污染公路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并协助公路管理机构处理。
第十五条超限运输单位的车辆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后在公路、桥梁、隧道、渡船上行驶的,应当承担路产产权单位为此所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和修复损坏部分所发生的费用。
第十六条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依法对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超限检测,有关单位和被检查人员应当配合。
经检测未超限或者经批准超限的车辆,应当立即放行;未经批准的超限车辆应当在公路管理机构指定的地点停放,卸载至符合轴载质量及其他限值,并按有关规定补交已行驶里程的补偿费后,方可继续行使。
第十七条在公路上进行施工的单位和个人,经批准进行公路大、中修及新、改建工程时,应当符合施工、养护规范要求。
施工人员应当穿着具有统一安全标志的服装。
施工单位和个人在作业时,应当按规范堆放材料,施工车辆、机械应当设置明显作业标志,施工路段设置施工标志、安全标志或者绕道行驶标志,夜间悬挂警示红灯,必要时派员在现场指挥疏导交通。
施工单位和个人在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因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工程施工等原因需关闭公路的,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共同发布通告并采取措施疏导、恢复交通。
第十八条根据城市规划或者其他建设工程需要,国道、省道和收费公路需改线的,经省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建设单位应当按不低于该段公路原等级标准负责改线工程的投资。改线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内办理新旧路产移交手续。
第十九条城市道路与公路交叉重叠的,建设竣工在先的产权单位优先取得公路用地使用权,建设竣工在后的产权单位取得公路用地的他项权利。
第二十条在公路改建、扩建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应当办理公路和公路用地土地使用权登记,并按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在公路改建、扩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30日内,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还应当把有关路产资料移交公路管理机构。
需移交的路产资料主要包括划地红线图、土地使用权证以及公路、桥涵、公路附属物、交通工程、地下管线等其他资料。
第二十一条公路改建、扩建后,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的原路产,继续作为公路规划建设用地管理,保留其产权。需要临时占用的,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办理手续。
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外的原路产,可依法用以换取公路管理机构新建公路设施所需要征用的土地;改变用途或者报废的,应当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审批权限报批。在变更或者报废手续办理完毕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
第二十二条利用外资、贷款、集资等方式对原公路扩建、改建以及渡口改桥后收取车辆通行费(路桥费)的,原路产需经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作价纳入投资;工程竣工后,仍由公路管理机构实施统一的路政管理。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两侧以下范围内设置广告标牌,应当依法由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一)高速公路八十米。
(二)国道五十米。
(三)省道三十米。
(四)县道二十米。
(五)乡道十米。
以上范围从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算(无边沟的,从防撞栏或者防撞墙外侧五米起算)。
广告、标牌设施的设置、设计、施工、维护等依照国家、省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
第二十四条公路两侧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按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从公路边沟、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或者隔离栅、界桩外缘起,依照下列标准划定:
(一)高速公路不少于三十米。
(二)国道不少于二十米。
(三)省道不少于十五米。
(四)县道不少于十米。
(五)乡道不少于五米。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具体范围经依法确定并公告后,由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标桩、界桩。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公路线路确定后,公路管理机构应当知会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不再审批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
对已经立项即将开工或者正在建设的公路,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发布公告并依法实施路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建设用地范围内抢建、抢种。
第二十六条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兴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
确需设置供水、排水、供气、供电、供油、通讯、水利等管线设施的,应当依法经公路管理机构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实施。
第二十七条在公路两侧公路建筑控制区外进行开发和建设,不得堵塞公路排水系统。
填土、挖土应当设置永久性排水系统或者挡土墙(护坡),排水不得损坏公路。填土标高应当低于公路路肩外缘标高;设置独立排水系统或者分隔墙带,不得填埋公路排水沟或者将水排入公路。
第二十八条公路沿线的城镇和管理区编制建设总体规划和进行建设,应当符合本规定有关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规定,不得沿公路进行布局建设。
第二十九条公路穿越村镇的,村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本规定。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处于新建、改建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对交通安全和公路畅通无严重影响的,可维持原状,但不得重建、扩建。
第三节公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管理
第三十条在公路的大中型公路桥梁、渡口周围200米、小型桥(涵)周围各8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围内,属于公路桥梁安全保护区域,禁止下列行为:
(一)采沙石、挖掘、修筑堤坝、缩窄或者扩宽河床、烧荒、刷坡、爆破、取土、砍伐以及其他类似行为。
(二)倾倒垃圾、污物,堆放或者倒运物资,停泊客货船只、竹木排筏,停放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以及其他类似行为。
(三)占用桥面、桥孔,在桥面停放车辆、试刹车、设摊。
(四)在桥梁范围内明火作业。
(五)搭建妨碍桥梁使用和养护、维修以及景观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六)利用公路桥梁、隧道铺设输送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
(七)其他妨碍公路桥梁、渡口码头、隧道安全畅通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当按桥梁上悬挂交通标志牌的规定通行。
第三十二条依附公路桥梁架设管线的,应当按本规定第十条第三项,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架设,并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桥梁改建、扩建时,管线单位应当及时无条件拆除、迁移管线。
第三十三条公路桥梁损坏影响通行安全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立即设置危桥警告牌,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严重影响通行安全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采取封桥措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确需封路、封桥进行养护维修时,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联合发布封路、封桥通告,并在媒体上公布。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桥梁安全保护区域内从事河道疏浚、河道挖掘、建筑打桩、地下管道顶进、爆破等作业的,应当制定安全保护措施,方可施工。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坏公路桥梁的,应当按本规定第十四条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费由公路管理机构按公路工程定额和实际损坏情况核定。
地下管线泄漏、爆裂等事故损坏公路桥梁的,由地下管线产权单位负责修复;属非产权单位责任的,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可向责任单位或者个人追偿。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需临时占用桥梁的,按本规定第十条,报公路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公路桥梁安全保护区域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应当制止,责令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危及桥梁安全的,公路管理机构可强制拆除;因占用场地造成桥梁及其附属设施毁损的,按规定标准赔偿损失。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一、二、三、四项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造成公路损坏的,责令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可暂扣施工工具和设备,并可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五项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强制卸载,可处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六、七项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可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公路管理机构拆除,有关费用由设置者承担。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八项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九项的,除按规定赔偿外,并按每损坏一棵树或者一平方米花草,由公路管理机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并可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二项,尚未造成路产损坏的,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造成路产损坏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三项的,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危及行车或者公路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四、五、六项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拆除,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公路管理机构拆除,费用由设置者承担。
对损坏路产、污染公路的,在办结相关赔偿手续前车辆应当停放在公路管理机构指定的地点。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影响公路畅通或者危及行车安全的,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由施工单位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五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公路管理机构拆除,有关费用由设置者承担。
第四十六条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未造成公路路产损坏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负责清理,恢复原状,并处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已造成公路路产损坏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公路路产损失,并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四条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拒绝、阻碍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公路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执行职务未按规定佩戴标志或者未持行政执法证上岗的。
(二)对公路施工作业未按规定及时验收并恢复公路通行的。
(三)未按规定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
(四)因监督管理不力,造成公路较大损坏或者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公路管理机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2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