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9-04-27 生效日期: 2009-04-27
发布部门: 清远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清府办函[2009]50号
各市、县、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确保我市粮食稳定增产,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省政府今年3月24日在惠州市博罗县专门召开的全省春耕生产暨建设40个产粮大县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抓好我市粮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增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今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把建设40个产粮大县列入2009年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用更大的决心和力量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大力推进建设产粮大县工作
  省已将英德市确定为全省产粮大县(市)。我市参照省产粮大县的测算方法,确定清新县和连州市为我市产粮大县。产粮大县具有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较大、粮食总产量和提供商品粮较多等特点,建设产粮大县对稳定全市粮食生产大局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粮大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明确目标任务。各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建设产粮大县作为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产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与2007年相比要增加3%以上。二是提高粮食单产,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集成推广超级稻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力争2009年产粮大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20公斤,其中水稻平均亩产330公斤,分别比2007年提高15公斤以上;到2013年粮食亩产达到380公斤,其中水稻亩产400公斤,分别比2007年提高75公斤以上。三是提高农田基础产出能力。力争2009年在产粮大县建设标准农田40万亩,到2013年产粮大县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化农田建设面积达60%以上,实现大部分中低产田基本整治成现代标准农田,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四是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力争2009年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其中机耕水平达80%以上,机收水平达60%以上,机插水平达5%以上。到2013年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其中机耕水平达90%以上,机收水平达75%以上,机插水平达30%以上,全面提高粮食生产现代装备水平。五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应用节本增效技术,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高种粮食综合效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冬季效益农业,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产出效益。力争到2013年产粮大县每个农业人口每年增收500元。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督导制度。省、市政府正式确定的产粮大县要尽快成立产粮大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工作督导和各项措施到位。要明确各个环节工作重点与督导内容,特别是在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冬种以及台风暴雨、低温干旱、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突发的关键时节,要及时组织干部专家,深入生产和抗灾复产最前线,加强督导检查和技术服务,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粮食生产稳定投入增长机制,集约项目资源,与标准农田建设、低产田改造、优质粮工程、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等项目紧密结合,在政策和项目上对产粮大县给予倾斜和扶持,合力推进产粮大县建设。重点加快5个建设:一是加快推进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从2009年开始,在省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000万元,建设10个优质粮产业工程项目县,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二是加快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田改造。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农田水利投入体系和投入增长机制。从今年开始,标准化农田示范区建设和低产田改造项目要重点向产粮大县倾钭,加快产粮大县标准化农田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国家和省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要重点支持产粮大县,强化示范带动,扩大实施面积,实现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大力推进科学施肥,促进节本增效。四是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工作责任,保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切实增强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科技推广服务的实力。五是加快推进产粮大县农机体系建设。积极促进购机补贴政策向3个产粮大县倾斜,扩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覆盖面,促进农机保有量持续增长,使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明显提高。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其他方面资金的支持。加大金融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把产粮大县的水稻生产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增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形成建设产粮大县的强大合力。
  (五)细化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办法。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建设全省40个产粮大县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抓紧制定本县(市)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细化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度,强化工作责任和保障措施,确保产粮大县建设有序推进。
  (六)没确定为产粮大县的县(市、区),要从本地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出发,参照抓重点产粮大县的做法,抓好产粮大镇大乡的工作。

  三、抓好重点,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增产增收
  各地要以抓好产粮大县工作为契机,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切实抓好稳定面积、粮食考评、粮食高产、政策落实、农田建设、科技推动、服务体系、防灾减灾等工作,确保粮食持续增产、粮农持续增收。
  (一)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止耕地撂荒。各级要改善灌溉条件,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冬季生产,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二)确保粮食安全。各地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粮食工作责任制考评工作,把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责任制考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工作考评任务,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三)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各县(市、区)要继续开展抓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抓好国家和省级粮食高产活动示范片建设工作,全面推广应用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高产示范,以点带面,提高粮食单产,促进全市粮食稳定增产。
  (四)落实惠农政策。各地要切实抓好种粮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实施,把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农民手中,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五)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基本农田示范区、农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沃土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农田产出能力。
  (六)继续抓好科技推动。全面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良种良法,加快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七)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种粮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提供粮食生产、转化、加工、销售等服务。
  (八)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在突发洪涝、台风、病虫害的关键时节,要按照“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的要求,切实做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1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