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2009年冬种生产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9-09-29 生效日期: 2009-09-29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杭政办函〔2009〕33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冬季农业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粮油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明年农业良好开局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市已进入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现就抓好我市2009年冬种生产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冬种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9年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一年,全国粮食供求趋紧。我市晚稻和秋粮生产先后遭遇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寡照影响,秋粮减产已基本成定局,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市冬季具有相对充裕的温光和劳动力资源,适种作物种类多,且我市季节性抛荒面积主要集中在冬季,生产潜力大。抓好冬种生产,对减少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冬种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有利条件,要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冬种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落实冬种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调查意向作为科学指导的基础,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冬季资源,扩大冬种面积,为夺取明年农业丰收、实现农民增收、增加物质财富奠定基础。
  二、明确目标,准确把握今年冬种生产的工作重点。
  今年冬种生产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个主题,完善冬种扶持政策,突出重点作物和重点区域,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为主线,以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及农作制度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扩大冬种生产面积,优化冬种结构,提高冬种效益,力争冬季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00万亩以上,比去年新增5%以上,冬种产值增长8%以上。围绕以上工作目标,今年冬种生产的工作重点是:
  (一)以大幅度减少冬季抛荒为重点,努力增加冬种面积。
  各地要深入分析冬季抛荒的原因,认真研究开发农业、减少抛荒的有效措施,将增加冬种面积,减少冬季抛荒作为今年冬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明确工作目标,切实采取措施,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高速沿线和抛荒面积集中的地区,把任务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要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农田季节性流转,在经济发达、冬季抛荒较严重的地方,所在乡镇、村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统一开发冬闲田,力争全市冬季抛荒面积比2008年减少50%。
  (二)以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为重点,切实提高冬种效益。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各地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冬季主导产业;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城郊地区,要围绕鲜销市场,充分利用设施栽培,生产优质蔬菜,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粮油主产区,要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积极发展加工型小麦、高蛋白饲料大麦和优质啤酒大麦,解决饲料粮和啤酒大麦紧缺问题。大力推广马铃薯、蚕豌豆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紫云英、黄花苜蓿等专用绿肥。远郊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要依托蔬菜加工、出口型企业,重点种植芥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加工型或较耐贮运的蔬菜品种,确保冬种生产有较高且稳定的效益;三是要进一步优化运作模式。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冬种生产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推进土地季节性流转。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三)以创新农作制度为重点,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扶持培育冬季作物产业链,建立固定的栽培模式。针对我市实际,一要发展种养结合型农业,因地制宜推广粮饲畜轮作、“五园”(竹园、茶园、桑园、果园和疏林)养殖等模式,扶持规模养殖场发展优质牧草基地,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复合经营和良性互动;二要大力发展立体开发型农业,探索推广水田、旱地、水体的立体种养如鱼鳖混养、蟹虾混养、茶园套种等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或水域资源;三要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广“桑枝条生产食用菌、菌糠作肥”、“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沼液还田”等循环农业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四要大力发展间作套种型农业,充分利用我市现有桑园、果园优势,套种中药材、蔬菜、粮油等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各地要积极拓展冬种内涵,因地制宜创新农作制度,各区、县(市)要总结10个左右的典型模式,并积极开展示范推广活动。
  三、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冬种生产工作措施。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机制,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全市冬种生产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冬种生产扶持政策的同时,市政府将研究制订解决冬季抛荒、创新农作制度的有关扶持政策。对承包季节性荒田、连片50亩以上种植粮油作物的大户、合作社、产业协会、农场、农业企业等生产主体,对消灭抛荒、扩大冬种覆盖率成绩突出的乡镇,对创新农作制度、开发冬季农业、提高冬种效益成绩显著的企业、大户、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以奖代补;对解决耕地抛荒,积极发展冬种生产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大户等经营主体,在中低产田改造、功能区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土地流转、农业发展基金等项目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和政策倾斜。具体补助和奖励办法由市农业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订。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台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做到政策早出台、早宣传、早落实。
  (二)加强耕地抛荒督查。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地的耕地抛荒情况进行检查,对发展冬种生产不力,耕地抛荒特别严重,全年性连片抛荒粮田面积5亩以上、连续三个月未耕种的季节性连片抛荒粮田面积50亩以上的地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要将解决耕地抛荒情况纳入对各区、县(市)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考核机制。各地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弃耕抛荒的农户进行教育,并责成其恢复耕种或有偿流转,对经教育仍抛荒弃种的要依法处理。
  (三)抓好生产功能区建设。粮食与叶菜生产功能区是我市抓好冬季农业生产的示范平台。一要发挥功能区解决冬季抛荒的带动作用。今年52个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冬种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提前一年实现绿色过冬的建设目标,县、乡、村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冬种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基本消灭冬季抛荒现象。叶菜生产功能区要积极开展冬季蔬菜生产,保障我市冬季蔬菜供应;二要发挥功能区高产高效的示范作用。各地要以粮食功能区为载体,积极开展冬季粮油高产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油菜、大小麦、马铃薯、冬绿肥示范方,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技术及种植模式,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率;三要及时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要抢抓冬季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四)扎实做好各项生产服务工作。各涉农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措施。农业部门要深入基层,做好技术指导,加强冬种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建立示范方、丰产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病虫预测预报。要抓紧落实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及农用机械等的组织、供应工作,促进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要整顿规范农资市场,加大对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和假冒伪劣农资的查处力度;供电部门要保证冬种用电;水利部门要加强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金融部门要做好小额贷款发放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准确发布与生产有关的气象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生产。
  (五)加强组织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抓好冬种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要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发动,迅速掀起冬种生产新高潮。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冬种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利用新闻媒体、农民信箱、农业信息网等媒介,积极宣传冬种优惠政策、先进典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布市场信息,营造冬种舆论氛围,帮助农民找准市场定位,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8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