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搞好北京市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6-01-19 生效日期: 1996-01-19
发布部门: 北京市主管委办局
发布文号:
 
 
各区、县劳动局,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劳动处: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分配自主权,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现将搞好北京市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通知如下: 
  一、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反对平均主义大锅饭,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要积极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二)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企业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依照工资总额的增长要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要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工资增长原则,逐步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 
  (三)通过对劳动者劳动条件、劳动强度、技能高低、责任大小、劳动实绩五个因素的测评和考核,确定劳动数量、质量差别,根据劳动差别合理确定劳动报酬。 
  (四)坚持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要与企业的劳动制度、培训制度、保险制度等改革配套进行,使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互相衔接、协调发展,才能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 
  二、进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做好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工资支付的有关规定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做好整章建制工作,建立起符合政策规定的厂规厂纪,切实规范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充分保护职工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一定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包括定员定额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记录统计制度、考查考核制度、员工守则及奖惩制度等。特别是通过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和严格考核制度,把职工之间的劳动差别定量化,才能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三)搞好岗位劳动评价 
  岗位劳动评价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确定企业内部各类岗位之间劳动差别的科学方法,是搞好内部分配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在进行岗位劳动评价时,既要尊重科学,尽量做到准确规范,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厂制宜,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历史资料与现实结合起来,二是把科学测评与经验评估结合起来,三是把本行业测评结果及试点企业岗位测评的做法与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 
  (四)要走开拓创新的路子 
  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走开拓创新的路子,勇于破除不切实际的传统模式,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因工种、岗位制宜,创建符合企业实际的工资制度和分配办法,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 
  (五)增加工资分配透明度 
  企业在进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时,要主动运用工资的杠杆作用,把人头份的津贴、补贴等所有劳动报酬全部纳入按劳分配范畴,减少工资单元的设置,增加工资分配的透明度,使办法简便易行,易于操作。 
  (六)建立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正常运行机制 
  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与建立正常的运行机制相配套,好的分配制度只有真正运行起来,使职工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紧密相联,根据考核结果增加工资,才能达到工资的杠杆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建立正常运行机制时,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根据效益好坏,合理地确定增加工资的幅度,同时运行机制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持办法的连续性。 
  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关系。经营者的收入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企业的经营规模、成果和风险合理确定,要与本企业职工收入保持适当比例关系。使经营者收入逐步向年薪制过渡。 
  (二)要处理好技术复杂、艰苦繁重岗位职工与一般岗位职工的收入关系,分配注意向技术复杂、艰苦繁重岗位倾斜,使责任重、贡献大的职工收入要多于其它职工。 
  (三)要处理好一线职工和二、三线职工的收入关系,合理增加一线职工收入,用工资杠杆调整企业内部劳动力流向,鼓励职工到生产一线工作。 
  (四)要处理好职工的高低收入关系。在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的同时,还要保证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劳动职工的最低劳动报酬,同时保障下岗富余职工的基本生活。 
  四、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和政治思想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切实做好改革的宣传工作和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工会和职代会对工资改革的监督和参与作用。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2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