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防治组关于推广广西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做法和经验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5-23 生效日期: 2003-05-23
发布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桂政办发[2003]87号
各市(地)、县人民政府(行署),区直各委、办、厅、局: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防治组关于推广广西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做法和经验的通知》(卫非典发[2003]23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总结2002年以来我区的“三网”(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责任网、信息报告网和紧急救助网)建设工作,特别是在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防治工作中,各地实施“三网”建设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今后的工作。 
  一、各地要把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与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以及当前的非典防治工作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契机,分析我区“三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网”体系,提高我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二、完善农村基层卫生网络建设,不断发挥“三网”在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在“三网”建设中的“枢纽”和“网底”作用,提高基层卫生网络特别是乡村一级卫生医疗机构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在进一步抓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责任网、信息报告网建设的同时,注意抓好紧急救助网的建设。要不断加强应急救助队伍的培训,对医疗救助人员、现场调查人员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进行有关防治工作知识、预案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诊断和医疗救治、应急处理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素质高、能熟练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护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防治组关于推广广西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做法和经验的通知 
 
 
卫非典发[200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自2001年5月,广西实施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公共突发事件处理责任两、信息报告网和紧急救助网)建设。在今年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三网”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国务院督查组赴广西督导检查时,认为“三网”覆盖面广,运转可靠有效,为广大农村预防“非典”、落实“四早”措施提供了保证。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做法也给予了肯定。 
  现将广西的做法和经验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学习、借鉴和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广西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 
 
  2001年5月以来,广西实施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两年来,“三网”在历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这次非典型肺炎防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网”的概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是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责任网、信息报告网和紧急救助网。责任网明确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在防治、救助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和任务。信息报告网规范报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内容、格式和期限,建立健全准确、快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体系;医疗救助网组建以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的,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技术处理和对患者实施抢救的服务体系。 
  二、“三网”的具体内容 
  (一)建立层层落实责任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责任网。 
  l.具体规定各级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政府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共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2.实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责任追究制,对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或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弄虚作假,隐瞒、延误报告而造成疫情或中毒扩散甚至死亡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二)完善自下而上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网。 
  落实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加强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报告和管理,要求乡镇医生做到月巡月报一次,及时掌握本辖区疫情动态,必要时实行零报告制度。 
  (三)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紧急救助网。 
  以辖区内某一医疗卫生单位为骨干,组建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形成自治区、市(地)、县三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网络,培训应急队伍,装备必要的急救仪器设备。大力开展急救技术培训,使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乡、村医务人员掌握简便、有效的救治方法。 
  三、“三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政府行为、推动“三网”建设。 
  自治区政府主管卫生的副主席推动工作。各级政府成立了“三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本地“三网”建设工作方案。 
  (二)抓试点,树典型,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选择具有代表性8个县作为试点县,以点带面在全区铺开。整个工作分自治区本级、市地级、县级和乡村级四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结束时,自治区政府都召开会议,总结、评价本阶段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 
  (三)加强机构、队伍、设备等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各级政府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护领导小组,指定急性外伤救护指导中心、急性传染病救护指导中心和中毒急救中心;储备了相应救护药品和防治物资,配备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开展了应急救护队伍演练和培训,确保通讯畅通。 
  (四)加强宣传,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将疫情报告的内容、方式、期限制成一目了然的挂图发放到每个乡村。加强计划免疫、环境卫生、改水改厕等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三网”在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非典型肺炎防治中的成效 
  广西实施“三网”建设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责任意识、报告及时率和救助能力明显提高。有97.98%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政府分管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亲临现场指挥,与2001年相比,2002年全区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时间由30.6天缩短为7.6天,平均持续时间由33无减少到18天,病死率降低了15.69%。全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形成政府领导、卫生部门技术支撑、其他部门配合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这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中,从广东打工返乡广西的农民达30万人。农村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暴发流行。因此,广西把农村作为非典防治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漏报、不瞒报,无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呈点状分布,疫情没有出现局部暴发流行。以下两个事件可以得到说明。 
  2003年1月,当在河池市和贵港市发生不明原因的输入性肺炎时(后来回顾性调查是非典型肺炎),乡村医生(疫情报告责任人)高度警觉,迅速按照程序报告,自治区卫生厅随即按照烈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处理,使疫情控制在家庭内。 
  早在2月12日,广西针对广东的非典型肺炎情况,实行了零报告制度,虽从疫区打工返乡的农民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但由于乡村医生责任到位,返乡发热者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报告,如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大黄村天堂屯黄西南从广东返村一个小时内即被乡村医生发现,并被带到卫生院作检查隔离,从而避免了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5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