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太原市水土保持条例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8-09-29 生效日期: 1998-09-29
发布部门: 太原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条   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保水保土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流失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制,采取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土保持工作。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调查评价水土资源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土保持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章 预防和治理 
 

    第七条   西山地区为本市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其范围:东起汾河,西至古交市东边界,北起上兰村,南至姚村。其中,天龙山、晋祠、太山、龙山、崛围山等旅游风景 区及西山林区为重点预防保护区;东社、西铭、金胜等地区为重点监督区;马头水、姚村、化客头、王封等乡为重点治理区。 
  县(市、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定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和管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破坏和侵占水土保持设施。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严禁毁林开荒、烧山开荒、铲除植被和其它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 

    第十条   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 
  申请开垦二十五度以下、五度以上荒坡地的,必须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开垦手续,并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垦。 

    第十一条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非下列情况,不得新建影响水土保持的工程项目: 
  (一)国家建设需要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项目; 
  (二)预防自然灾害的必备工程; 
  (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开发维修工程。 

    第十二条   在山区、丘陵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经市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办理立项、征地手续。 
  在前款所列地区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申请采矿以及其他生产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填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并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水土保持方案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动土面积在五公顷以下,占用土地面积十公顷以下或动土方量五万立方米以下的,由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动土面积五公顷以上,占用土地面积十公顷以上,动土方量超过五万立方米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西山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水土保持方案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市、县(市、区)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部门从接到《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之日起,应分别在30日和15日内批复。 

    第十四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建或者在建并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按本条例第 十二条的规定补订水土保持方案。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并签署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意见。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开发建设者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因施工引起水土流失。 
  建设项目需挖填土方、剥离表土的,应当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不和是破坏原有的防洪排涝体系的功能,严禁向河流、水库、塘坝、沟渠倾倒泥、砂、石、渣土。因采矿和建设使表土层和植被受到破坏的,必须采取措施恢复表土层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在铁路、公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必须修建预防水土流失的护坡或采取其他措施。 

    第十七条   基本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土、石、废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尾渣,应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定点贮存,覆土造田,造林种草。 
  本条例施行前堆放的土、石、废渣、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尾渣等不符合水土保持规定的,堆放者必须在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整治完毕。 

    第十八条   在林区采伐林木的,采伐方案中必须有采伐区水土保持措施。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采伐方案后,应当将采伐方案抄送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土保持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有计划地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治理水土流失,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集中、连续、综合治理。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应负责治理。土地承包给企事业单位、联户、个人使用的,应当将治理水土流失的责任列入承包合同。本条例施行前水土流失治理责任未列入承包合同的,应当补充或另行签约。 

    第二十条   荒山、荒沟、荒坡、荒滩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或联户承包治理,也可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投资、投劳入股治理,或者依法采取以拍卖的形式治理。 
  实行承包或拍卖治理的,发包方或拍卖方应与承包方或承买方签订合同,经公证或鉴证后由所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给小流域治理开发使用证。 

    第二十一条   建设和生产活动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应当按实际损失由建设和生产者予以补偿;损坏原地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或降低水土保持功能的,除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次性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外,还应当按水土保持方案限期治理。在限期内未治理的应当缴纳水土流失治理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治理。 
  水土流失补偿费、治理费的标准按省人民政府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 
  市、县(市、区)水土保持资金按下列规定安排和筹集: 
  (一)市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中安排20%以上; 
  (二)农业发展基金、扶贫基金中安排5%以上; 
  (三)征收的水资源费中安排10%以上; 
  (四)水利 建设基金中提取5%以上; 
  (五)从水库、灌区和水电站收取的水费、电费中按省人民政府规定比例提取; 
  (六)水行政部门投资营造的林木更新采伐收入提取的育林基金; 
  (七)依法收取的水土流失补偿费、水土流失治理费; 
  (八)上级下拨的水土流失防治专项资金。 
  水土保持资金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自筹或者吸收社会资金治理水土流失。 
 
 
第三章 监督 
 

    第二十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市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水土保持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向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对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严禁挤占、挪用水土保持资金。 

    第二十六条   水土保持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证,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阻碍拒绝。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在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二)长期坚持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和技术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四)热心水土保持事业,积极支持和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有突出贡献的; 
  (五)检举揭发破坏水土保持行为有功的。 

    关联法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 条规定破坏和侵占水土保持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其实际价值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 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或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 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开垦,采取补救措施,并按开垦面积每平方米处以一至二元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 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一个月内恢复原貌或采取补救措施。其中,未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处以已垦面积每平方米零点五元以上零点八元以下罚款;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或未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处以已垦面积每平方米零点七元以上一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 十二条规定,未申报水土保持方案或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开工建设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不进行治理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 十五条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或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该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采取补救措施;超过限期未采取补救措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责令该建设工程停止使用。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 十六条、第 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造成水土流失不进行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 二十一条规定,不按规定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治理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超过期限未缴纳的,按欠缴纳每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三十五条   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0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