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陕西省劳动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实施细则》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7-06-06 生效日期: 1997-06-06
发布部门: 陕西省劳动厅
发布文号: 陕劳发[1997]398号

各地、市劳动局,省级有关厅、局,中央驻陕有关单位,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为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保障体系,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根据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我们制定了《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实施细则》。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实施细则 
 
 
陕西省劳动厅 
一九九七年六月六日 
 
 
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根据劳动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全省从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机构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 陕西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指导本规则在全省的组织实施。各地、市劳动行政部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本规则在本行政区域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本规则的实施受省劳动厅及各地、市劳动行政部门和省级有关厅局,中央驻陕有关单位劳动工资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是经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确定的各项工作:并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咨询服务和信息统计等工作。 
  第六条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资格条件,按照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具体条件执行。 
  第七条 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受省劳动厅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对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建点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划,审查建立鉴定所、站的可行性; 
  (二)按照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陕西省职业技能实施办法》提出的鉴定所、站基本要求,对鉴定所、站申请承担鉴定工种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允许其承担的工种及其等级和类别。 
  第八条 建立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按照劳动部及省劳动行政部门的规定,经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查,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建立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由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工资机构提出申请,经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查,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经审批后同意建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由省劳动行政部门 (含授权委托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印章、标牌。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在省级报刊予以公告。 
  第九条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实行年检制度。年检工作按照劳动部的统一要求,由省劳动行政部门委托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年检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技能鉴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场地、设备、检测手段、人员等是否符合标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各方面对鉴定工作的反映等。年检结果由省劳动行政部门核定后公布第三章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 
  第十条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是在规定的工种、等级和类别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对职业技能鉴定对象进行考核、评审的人员。 
  第十一条 考评人员分为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两级。考评员可承担初、中、高级技术等级鉴定;高级考评员可承担初、中、高级技术等级鉴定和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考评。 
  第十二条 考评人员的任职条件是: 
  (一)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工、技师或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资格;高级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技师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二)考评人员应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技术和方法,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考评人员应遵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第十三条 考评人员实行资格考核、认证制度。考评人员的考核大纲,培训教材,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制定和编写。考评人员考核由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资格证书由省劳动行政部门颁发。 
  第四条 考评人员的聘任和使用由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 须在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聘用考评人员并以聘任合同方式明确考评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二) 应采取不定期轮换方式派遣考评人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小组设考评组长一人,全面负责本组工作,并最终裁决有争议的技术问题。考评组长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年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验。 
  (三) 考评人员在同一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内连续从事考评工作不应超过三次;考评小组成员每次轮换不应少于三分之一。 
  第十五条 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建立考评人员档案和年度考核制度。考评人员任期为三年,聘任期满,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其提出综合评价报告,上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决定重新聘任与否。 
 
 
第四章 职业技能鉴定试题 
 
  第十六条 职业技能鉴定实行统一命题。鉴定试题必须依据《技术等级标准》、《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及劳动部的统一要求和办法编制。 
  第十七条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颁布实施后,一律从题库中提取试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对于暂未建立和颁布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工种,由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制试题,经省劳动行政部门审定后在全省使用。 
  第十八条 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发送应按劳动部的统一要求和办法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提供的试卷采用保密方式以清样形式发送,发送的主要内容为: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操作技能鉴定所需设备、工具和材料的清单等。 
  试卷印制由省 (地、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应根据国家有关印刷、复制秘密载体的规定,选定试卷印刷厂 (点),并派专人监印。 
  试卷运行的各个环节应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并接受试卷编部门的监督。一旦发生失密,必须立即向上报告,采取相应措施补救。 
 
 
第五章 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 
 
  第十九条 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定期鉴定制度。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制定鉴定工作的计划,安排鉴定公告的发布。 
  鉴定公告经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发布。 
  鉴定公告应包括鉴定的工种名称、类别、等级,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报名条件等基本内容。 
  第二十条 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履行报名手续。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负责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报省 (地、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核准后,由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签发准考证。 
  第二十一条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负责考场管理和组织监考工作,省 (地、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派员巡视检查。 
  第二十二条 监考员须遵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和考务员守则,维护考场秩序,填写考场记录。 
  第二十三条 考评人员应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配备。考评小组评定成绩应确定严格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考评人员职责,并签字负责。 
  第二十四条 考核成绩由汇总记分员登记填写,考评组长,汇总记分员均应在成绩登记表上签字或盖章负责。 
  第二十五条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每次鉴定后,立填写统一制定的统计报表,报省 (地、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应对职业技能鉴定统计报表进行汇总,每年度向劳动部上报一次。 
  第二十六条 考评人员的考务报酬标准,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 鉴定一般应在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内进行,确属必要在所、站外鉴定的,须向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其提供的鉴定场所、设备和其他条件核定,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鉴定。 
 
 
第六章 证书 
 
  第二十八条 对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办理程序为: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将鉴定合格人员名单报省(地、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查汇总,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定,没有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地、市报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处、科核定。证书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照规定的填写格式和编码方案统一办理,经劳动行政部门 (合授权委托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验印后颁发,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负责将证书送交本人。 
  第二十九条 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照劳动部规定负责制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填写格式和编码方案。 
  第三十条 证书验印: 
  (一)在鉴定考核机构处盖省(含授权委托的地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印章。 
  (二)在发证机关处盖省 (含授权委托的地、市)劳动行政部门技能鉴定专用印章。 
  (三)在证书照片下角处盖省 (含授权委托的地、市) 劳动行政部门技能鉴定专用钢印。 
  第三十一条 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的单项合格成绩,两年内有效。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各地、市劳动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根据本规则细则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则细则从发文之日起实施,由省劳动厅负责解释。 
 
 
陕西省劳动厅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五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1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