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情况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11-12 生效日期: 2002-11-12
发布部门: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
发布文号: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1年人口3.64亿人,占全国的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全国的17.1%。西部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方针和目标。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6月,江泽民总书记号召,要把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序幕。三年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今年3月至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和重庆两次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情况进行总结,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要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以发展科技教育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二、西部大开发三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
  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西部大开发的实践,谱写了一曲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篇章。?
  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和收入水平提高。2000-2001年,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高于全国平均11.6%的增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比1999年的7.2%加快。今年1-9月,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8%,保持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过去两年,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6%。?

  三、西部大开发三年来中央投资2600多亿元。
  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资金投入明显增加。三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约20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500多亿元,社会事业投资100多亿元,共26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三分之一以上用于西部开发,达16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000多亿元。?

  四、国家3年来在西部地区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
  西部大开发三年来,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三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公路干线等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共建设和改造大型水库30多座,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约5万公里,新建铁路新线1641公里、复线1311公里、电气化线路1370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1个,西电东送工程在建装机容量2200多万千瓦。到今年9月底,57项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60亿元,占总投资的33%,其中19个项目已竣工投产。?

  五、退耕还林两年多完成4418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退耕还林工程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今年9月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41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404万亩。三年多来,仅这一项工程就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200多亿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六、通县沥青公路工程总里程26000公里。
  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通县沥青公路工程,总里程26000公里,总投资310多亿元,预计到年底可以建成240多个项目,完成投资90%以上。“送电到乡”工程,今年解决699个无电乡镇的通电问题,将使西部乡镇通电率达到98%以上。“广播电视到村”工程,今年建设8100多个新通电行政村的广播电视设施,将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还加强了西部农村人畜饮水、中小型水利设施、贫困县公路、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

  七、西部地区科教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西部地区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三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共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约200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400多个。安排了4000多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建立了100多座县级职业教育中心,重点建设了25所高校的基础设施和153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使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翻了一番多。还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了200多所贫困县医院,290个血站和血液中心,90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培训西部地区干部34000多人次。中央国家机关与西部地区之间交流干部2300多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省市挂职锻炼1200多人。?

  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得到推进。
  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4%提高到2001年的38.3%。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项目已落实9000多个,引进资金1000多亿元。?
  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西部开发投资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还直接安排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一批重点项目,涉及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九、未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政策措施和总体规划,着力解决西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实施退耕还林的力度,初步规划退耕还林2.2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坡耕地尽快退下来。要把草原保护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尽快启动退牧还草工程,初步设想掀起重点治理严重退化的草原10亿亩。配套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易地安置、禁牧舍饲、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防沙治沙等工程,加强对江河湖泊水污染的治理,加快建设祖国西部绿色生态屏障。?
  (二)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要继续加快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送、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公路干线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工程,确保到2010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大部分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带,水的矛盾十分突出,要把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加强节水工程和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对全流域水资源实行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完成“油路到县、通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工程。开工建设西部地区县际公路。解决农村居民新产生的饮水困难问题和高氟水、苦咸水地区居民的饮水质量问题。加快西部地区农户沼气池建设,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多种供电方式。对居住在西部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安置开发。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卫生、文化建设。?
  (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强人才开发。要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的科技支撑,加快推广旱作农业、节水农业、优势资源开发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实行依法治教,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加强西部地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和干部交流工作力度,推进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
  (五)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推进重点区域开发。西部开发的起点要高,要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依托水能、天然气、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钾盐、磷矿、稀土等优势资源,努力发展有地方特色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有效益的产品和产业,逐步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培育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发展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城乡劳动就业和再就业。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彻底实行政企分开,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方和行业垄断,建立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西部大开发重点法律问题的研究,推进《退耕还林条例》的实施,研究制定西部开发投资、环保等专项法规,着手研究促进西部开发的基本法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培育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推进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西部地区对沿海地区开放,推动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西部开发长期稳定的专项资金。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
2002.11.12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8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