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9-19 生效日期: 2003-09-19
发布部门: 新疆自治区
发布文号: 乌政发[2003]76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委、局、办: 
  《乌鲁木齐市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经2003年8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九月十九日 
 
 
2003年乌鲁木齐市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麓,三面环山,地形地貌条件复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岩性变化大,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强烈的人类经济活动,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共计158处,其中地面塌陷102处,崩塌20处,滑坡13处,泥石流23处。随着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增强和气象因素、地质活动的影响,加剧了地质环境的破坏,灾害隐患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加大。近几年,共发生地质灾害41起,死亡37人,直接经济损失2519.5万元,间接损失和社会影响更大。 
  一、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 
  (一)地面塌陷区:包括六道湾一芦草沟、红光山一带、西山地区、后峡盆地、二十里店北、东沟乡和艾维尔沟地区等; 
  (二)216国道后峡公路段、艾维尔沟、阿拉沟、后沟312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等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点防范区; 
  (三)黑甲山山体滑坡、黑山头悬石及红山虎头峰悬石。 
  二、防灾预防措施 
  (一)避让方案 
  就我市大多数地质灾害而言,可采取避让方案。对煤田采空区、地面塌陷区,要禁止人员、车辆等进入,对崩塌、滑坡的坡脚地带、泥石流沟口地带,要进行搬迁,减少损失。 
  (二)治理方案 
  对不宜采用避让方案的地质灾害,应采取治理方案。对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区要采取强制放顶,回填恢复生态环境;对拟开发利用的地区可采取灌浆等方法处理;对崩塌、滑坡区要采取排水防渗工程、支挡工程(抗滑垛、抗滑桩、抗滑墙、锚固)、减载清除工程、固化工程和坡面防护、喷浆等工程。对泥石流灾害,要采取生物措施(种草、植树等)、工程措施(拦挡、排导),做全流域综合治理。 
  (三)监测预报方案 
  监测预报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通过地质灾害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捕捉灾害发生的前兆信息,作出准确预报,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是保证监测预报工作的前提。 
  针对我市地质灾害特点,要采用以下几种简便易行的监测预报方法。 
  1、对地面塌陷区,要采取宏观地质调查法,对地表裂缝、塌陷的细微变化进行人工巡视,发现变化明显地段,设固定点加密监测,及时监测记录采空区范围变化。 
  2、对崩塌滑坡区,一要采取大地变形位移监测,在崩滑体区外围设控制点,在崩滑体内布设监测点,用视准线法测量监测点的位移变化动态。二要采取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在崩滑母体与崩滑体之间裂缝两侧,以及房屋墙,挡土墙,浆砌片石沟侧壁上裂缝两侧,设监测点,用钢卷尺、直尺测量裂缝的变化情况,或在裂缝上贴水泥砂浆片、纸张等观察裂缝变化情况。三要采取宏观地质调查法,采用人工日常巡视,对崩滑体区出现的各种细微变化进行调查,发现变化明显地段,设固定点,加密监测。 
  3、对泥石流,可采用设固定雨量监测站和临时雨量监测点方法进行雨量监测。 
  对于监测结果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以便于整理分析,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三、具体防治办法 
  (一)黑甲山山体滑坡问题: 
  由天山区政府负责,公安、综合执法、规划、国土、园林等部门配合,对该山体进行综合治理。 
  (二)黑山头悬石问题: 
  由新市区政府负责,综合执法、规划、国土等部门配合进行综合治理。可对悬石进行分离爆破处理或进行加固处理。 
  (三)六道湾一芦草沟一西山、红光山一带较大范围的煤矿采空区问题: 
  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本着“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履行监督职能,负责监督辖区内的采空区的回填工作,办矿企业实施回填,特别是处于活动断裂附近的采空区必须回填。 
  2、严禁在公路、堤坝等设施一定范围内进行采掘活动,若公路穿越采空地段时,需将采空区进行灌浆充填,对路基要进行加固处理。 
  3、对现有塌陷区,应铺设防渗材料,将城市建筑垃圾、工业废物进行处理后填埋。 
  4、在塌陷区四周危险地段设立警示标志,禁止人畜通行和任何工程活动。 
  5、对六道湾煤矿的在城区的开采问题,提请自治区政府协调,使六道湾煤矿逐步关闭、退出,对其造成的大面积塌陷分期进行治理,可以利用企业资金,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四)216国道后峡公路段、艾维尔沟矿区、阿拉沟等地崩塌、泥石流灾害的重点防范区问题,由市气象局、防洪办等部门尽快建立监测预报系统,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当地政府及交通部门要加强对汛期前的巡检工作,组织人员及时清除危岩体,修建疏洪排洪设施。 
  (五)红山虎头峰悬石问题,由市园林部门负责在红山山顶危险区域设立围栏,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游人进入红山塔范围,在山下道路旁设立警示标志,对悬石有影响的范围内禁止浇水绿化。红山人防工程不得再扩建。 
  由于山体的节理裂隙较发育,年代久远,山体滑落的不可预见因素很多。为了防患于未然,由园林部门委托专业单位对山体进行定期监测,委托权威单位对山体滑落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对加固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 
  (六)城市规划要考虑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型建筑物所产生的破坏是不易用工程措施加以避免的,大型建设工程应避开活动断裂带。 
  (七)沙区炉院东街回民新村后山山体滑坡问题,由沙依巴克区政府负责,园林、综合执法、规划、国土等部门配合,对该滑坡体进行综合治理。可采取清理滑坡体、修筑人工过滤带、修筑人工蓄水池等措施。园林部门可采用喷灌或滴灌等方式,以减少水的渗透和汇集。 
  五、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为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要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以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组织、监测、治理等一系列工作,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降至最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分级管理,积极推进减灾社会化。 
  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使防灾体系在最大限度提高减灾效益的前提下高效运作。各级政府要发挥骨干作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市政府成立由市国土局牵头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各区(县)及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管理机构,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层层负责,使防治工作有序进行。要积极推进减灾社会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明确减灾责任和权益。对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受益者合理负担;对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诱发者负责治理。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掌握相应的防灾知识,使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要法制化、制度化。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法规,是抓好地质灾害管理、实现防灾减灾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要尽快制定出地方性规章,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在全市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及法规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培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全民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和技术水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要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 
  地质灾害管理的信息化是整个灾害管理的基础,是对地质灾害灾情信息的收集分析、灾情评估和灾害预测预报,使政府和社会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灾情现状和可能出现的变化。要建立我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灾害信息,按照一定程序和形式发布灾情报告。地质灾害防治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有足够数量和水平的专业队伍,从事高技术业务工作,要有一批从事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讲科学、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保证组织管理工作正确、有力,减少决策失误。 
  (四)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地质灾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恶化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将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提高到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来认识,将防灾减灾工作做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各区(县)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把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除害与兴利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 
   
 
二○○三年九月十九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2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