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信息产业部2000年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3-26 生效日期: 2001-03-26
发布部门: 信息产业部
发布文号:

  2000年是'九五'的最后一年,也是通信业改革重组后,按新机制运作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通信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对国内外电信市场的激烈竞争,锐意改革、积极创新,在改革、发展、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0年通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收入完成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利税433亿元。通信业增加值完成2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通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35%(上年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6.8 %。
  邮政发展与建设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4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国增收54.4亿元;全国邮政收支差额总额实现-32.9亿元,比上年减亏34.4亿元,减亏率达到51%;人均劳动生产率8.1万元,比上年增长21.4%。
  (一) 传统业务略有增长 新业务有长足发展
  2000年邮政多项传统业务保持平稳增长,函件完成78.2亿件,比上年增长11.1%;特快专递业务达到11098万件,比上年增长21.8%;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4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包件、
  报刊、集邮业务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邮政新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邮政商业信函、邮送广告、邮资广告明信片制作等业务量分别达67459.9万件、169177.4万件、32519.7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86.1%、75.9%和49%。
  (二) 邮政专业收入全部正增长 支出得到较好控制
  邮政各专业均保持了收入的正增长,全年函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5%;包件收入完成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8%;特快专递收入完成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4%;邮政储蓄完成12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94%。函件、包件、特快等专业收入增幅较大,超过总收入的平均增幅,是拉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
  全年邮政总支出得到较好控制,管理费用支出101.9亿元,比上年下降0.08%;财务费用支出1.12亿元,比上年下降40.03%。
  (三) 邮政投资结构有所调整 投资建设效益明显
  2000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3亿元,比上年减少12.3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6.4亿元,占总投资的51.4%;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3.9亿元,占总投资的48.6%。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比上年下降,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上升。
  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土建和非生产性设施投入得到压缩,处理中心工艺设备和竞争性业务投入比重有所提高。投资结构的调整,满足了改善服务、发展业务、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的需要。
  全年投资建设效益明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7.6%,建设项目投产率达到37.3%,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达到50.4%。
  (四) 邮政通信网有新发展 运输能力明显增强
  由于投资结构的调整及邮政中心局体制的稳步推进,邮政通信网有了新的发展,邮件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全国除拉萨外,全部成立邮区中心局并运行,2000年底邮路已达22133条,298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达355万公里;火车邮厢506辆,邮运汽车32727辆。全网实施邮件提速,函件、包件平均 时限分别缩短1-2、2-3天,报刊、汇兑、特快专递的时限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覆盖31个省的527个县(市),特快专递开办城市达1983个,并与26个国家和地区连网;电子信函开办城市达559个。
  (五) 邮政通信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和改善
  2000年邮政通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农村邮政通信服务得到改善。全国邮政局所已达66800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50284处,占局所总数的 75%;提供邮政全功能服务的局所27712处,电子化局所14843处。每一局所平均服务面积为144平方公里,每一局所平均服务人口1.9万人。全国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乡(镇)23423个,开办邮购业务的地(市)、县(市)1203个。
  全国中央、省级日报早报早投率达57%,各类邮件妥投时限准时率达到90%以上,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
  (六) 职工人数继续负增长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2000年末邮政从业人员为52.4万人,较去年仍有减少;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1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1.4%。
  (七) 科技、教育取得新进展 国际交流力度加大
  中国邮政坚持'科教兴邮'的方针,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革新管理手段、生产手段和服务手段,促使邮政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000年邮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国共下达新技术开发项目446项,完成265项,约占计划60%。
  2000年中国邮政加大对外交流力度,拓宽对外交往渠道,有力地促进了邮政业务和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00年末直接通邮的国家和地区145个,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达44个,邮件可通达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
  电信发展与建设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4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1%;电信业务收入完成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年电信收支差额总额实现4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3%。
  (一) 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2000年是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电信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顺利完成重组,实施政企分开,推进公司化运作,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后,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和国内外通信业变革的新形势,提出了'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中国电信发展成为能够体现中国电信业实力,真正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点落实了'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发展战略的调整;抓改革的深化和管理的改进;抓服务水平的提高;抓队伍的建设等工作。加强了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较好的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中国移动集团正式组建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地完成了企业内部改革任务,打破依据行政区域层层设立管理机构的惯例,组织完成了非上市省(区、市)公司中省会公司的撤并工作,使管理层、操作层的界面更加清晰,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原六省公司上市的基础上,2000年11月集团公司又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广西七个省(区、市)移动公司资产重组,注入更名后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加快了企业运营机制转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中国联通公司坚决贯彻国务院的指示和信息产业部的精神,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除联通寻呼合作项目外的所有'中中外'项目的清理工作,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明晰了产权关系,为上市创造了必要条件。完成了国信寻呼成建制划入和国家注入资本金、原有股东增资以及调整分支机构等工作。在完成重组上市的同时,扩大网络规模,加速业务发展,提高经营效益,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通过重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资本结构明显改善,运营机制大大加强。
  (二) 电信业务迅速发展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调整后的各运营企业业务均有快速发展,业务收入大幅提高。
  2000年中国电信电信业务总量今年完成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长话业务总量完成737亿元,增长4.8%;本地电话业务总量完成928亿元,增长24.6%;数据通信业务总量完成72亿元,增长72.5%。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710亿元,增长16.2%。主业员工为39.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2万人;劳动生产率达到39.1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096.7亿元,比上年增长49%;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完成11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0.9%。集团公司全部从业人员11.1万人,比上年减少1379人;劳动生产率达到128.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3.7%。
  中国联通全年完成通信业务总量641亿元,比上年增长75.8%;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5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劳动生产率30万元/人,比上年增长41%。
  中国卫星公司、吉通公司分别完成业务总量3亿元和7亿元。
  (三) 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服务意识有所加强
  近几年来,由于各运营公司普遍树立了企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拓宽经营思路,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服务的措施。2000年所有电信业务都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移动、数据业务更是迅猛发展。
  ―――固定电话用户放号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0年固定电话用户累计新增3628万户,达到14512.2万户其中:中国电信累计新增3596万户,达到1448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9297万户,占全部用户的64.2%;乡村电话用户5183万户,占全部用户的35.8%,超过去年4个百分点。
  ―――'一线通'(N-ISDN )的发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中国电信'一线通'的成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窄带综合业务的发展,2000年用户达到69万户,比上年底累计新增52万户,是前几年的3倍。
  ―――数据通信业务继续迅猛发展
  2000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601.7万户,累计新增1301万户。中国电信用户达1565万户,累计新增1282万户;吉通公司用户达36.7万户,累计新增19.1万户。
  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1.4万户,数字数据(DDN)用户达到35.8万户,帧中继及ATM业务用户达4.4万户,分别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预付费业务的推出加快了移动电话的发展
  2000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526万户,比上年末累计净增4197万户,其中预付费用户近1700万户。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6652万户,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用户达1874万户。自2000年7月中国移动开放'神州行'业务以来,预付费用户的增长迅猛,远远大于签约用户的增长。移动电话用户中GSM数字用户已占签约用户的90%以上。
  无线寻呼用户达5000万户,净增用户200多万户。
  ―――IP电话的开通仍受到用户普遍欢迎
  IP电话开通一年多以来,通话量一直在成倍增长。中国联通IP电话业务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个运营商实现国际漫游。
  (四)网络建设继续加快 通信能力不断增强
  2000年三大电信集团公司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
  中国电信完成1081亿元,
  中国移动完成617亿元,
  中国联通完成437亿元。均有较大增长。
  投资力度的加大,加快了传输网、基础业务网建设的步伐,通信能力不断增强。
  ―――干线光缆建设
  2000年末,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125万公里,其中长途干线光缆28.6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9.2%。中国电信长途光缆23万公里;中国联通长途光缆5.6万公里,通达250多个地(市)。
  ―――固定通信能力
  2000年末长途业务电路达370万路,累计新增140万路;其中:中国电信长途业务电路达337万路,累计新增107万路。
  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549万路端,累计新增46万路端;其中:中国电信长途电话交换机达到533万路端,累计新增30万路端。
  全年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1.79亿门,累计新增2500万门;中国联通局用交换机容量达15万门。
  中国电信互联网国内总带宽达到800G,速率提高16倍,国际出口带宽从年初的296M提升到近2000M;互联网端口达到348万个。
  中国联通长途通信网、数据通信网、IP电话网及互联网已形成全国规模。建成35个长途交换局,通达226个地市;北京、广州、上海国际通信局建成投产;数据网、互联网建设已扩展到220多地市;IP电信网开通231个地市。
  ―――移动通信能力
  2000年全国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达到1.3亿户,新增4900万户;中国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10720万户,新增3516万户;中国联通移动交换机容量达2966万户,新增2035万户。
  GSM数字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占总容量的93%。
  2000年移动通信信道达385万个,比上年增长58%;
  移动通信机站达8万多,比上年增长50%。
  由于强化网络管理,开展大规模网络优化工作,网络运营质量进一部提高。
  中国联通无线寻呼网络容量突破1.4亿户,其中:198、199网络系统覆盖300个地市,191、192网络系统覆盖115个地市。
  (五) 抓市场营销 抓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000年各企业公司勇于开拓新市场,引进新技术,推出新业务,服务工作迈出新步伐。
  全年电话普及率达到20.1部/百人;城市电话普及率3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7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80%。公共电话全年增加50多万部,达357万部。移动通信网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96%以上县(市)并与63个国家开通了国际自动漫游业务。
  中国电信完成重组后,把抓服务水平的提高做为重点工作之一,首先确立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要求标本兼治,建立以营业前台为重点,以后台为支撑,以网络服务为基础的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服务的措施。
  中国移动启动'业务流程再造'工程,对业务受理、信誉度动态管理、客户投诉等流程进行了梳理整合。各分(子)公司向社会推出新的服务承诺,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出台了全国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和系列服务标准,进行了电话抽查及实地暗访活动,各级服务监督体系初步建立。大客户服务得到高度重视,服务力度明显加强。地市以上城市基本开通客户服务热线。2000年GSM移动体系网长途来话平均接通率61.14%,无线平均接通率99.06%,话音平均接通率60.09%,掉话率1.25%。
  中国联通在大力发展通信建设的同时,注意抓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努力提高服务,取得一定成效。
  (六) 加强队伍建设 职工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各运营公司成立后,面对国际电信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企业内部裁人减员工作的重大压力,更加意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而着力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把培养人才、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2000年中国电信业走过了改革、发展、实现重要转折的一年,2001年跨入新的世纪,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意明显。面对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更要增强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的责任感。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改革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信息化的制度条件。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适时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团结、开拓、改革、进取,为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注: 1、本公报中的数据为快报数。
  2、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001年3月26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6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