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要冷静地处理中国农民问题
www.110.com 2010-07-24 11:27

  这些年来很多青年要求我分析中国的农民问题,提出些建议,希望改善农民的贫困生活。不久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陈桂棣与春桃合着的《中国农民调查》,洛阳纸贵,其中描述安徽农村的故事,很具震撼性。与此

  同时,温家宝对农民的关怀,溢于言表,而最近又提出五年后取消农业税。

  我不怀疑,从国务院到小学生,他们对农民的热情是真实的。事实上,神州大地没有出现过像今天那样浓厚的对农民的关注。手头没有足够而又可靠的中国农业资料,自己的观察很片面,不能作出有分量的分析。几天前太太的弟弟,一个四十六岁的饱学之士,给我电话,说他读《中国农民调查》,哭了,要求我立刻为改进中国农民的生活下笔。可惜感人的故事对经济分析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不要告诉我中国农民的苦况-我可能比所有的人都清楚。二战期间我在广西的农村生活一年多,记得只吃过一碗饭,稀粥一两个月才能品尝一次,番薯是上品,十来天才吃一次,主要食品是木薯,有毒的,要在水中漂洗几个星期才能吃,也吃不饱。骨瘦如柴,余下的皮肉因为营养不足而腐烂,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还见痕迹斑斑。

  重要的是,当时的农民说,他们的苦况不是二战使然-历代相传也如是。今天中国的人口比六十多年前上升了两倍,而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进。还是困苦,但平均寿命不到四十的日子是过去了的。

  拙作《佃农理论》对中国农业有深入的分析,曾经在芝加哥大学教过农业经济,不是个门外汉,加上二战时的经历,可以冷静地看问题。我要在这里提出三项原则,漠视其中一项中国农民的生活不会有大作为。

  原则一。农民人口一定要大幅下降,弃农转工商。华中的张大哥培刚五十多年前就为这问题大声疾呼,而去年谢世的芝大农业经济大师D. Gale Johnson关心中国,为这个问题写过好几篇文章。想想吧,在美国,一个以农为业的小康之家,需要拥有的一级农地大约是中国的三百亩。我不知道今天中国一户农家的耕地是多少,还要交承包租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大量地弃农从工,中国的农民不可能有小康之乐,永远不能。

  另一个现象同样有说服力。个人的随意观察,以年息五厘算,今天中国的工业用地的现值比农业用地的大约高二十倍,住宅用地则大约高六十倍-虽然工、住用地有转用途的开发成本。这庞大的差距代表庞大的浪费。人口不大量由农转工,土地相对较少量转用途,这差距是不会大幅收窄的。

  据说今天中国的农民人口是九亿,大约是总人口的六成九,比以前的八成五有改进。我认为六成九是高估的,因为很多农民今天半农半工。正确的数字我不知道。同样,我不大相信很多地区的农民的人均全年收入不及人民币四百-工业及其他外快应该没有算进去。低收入却是毋庸置疑的。要使农民一般达到小康之家,以全职农业算(full-time equivalent),其人口比率要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政府帮助任何人是干预市场,但为了帮助农民而干预一下不容易反对。问题是,你可以帮助农民而鼓励他们留于农业,也可以帮助农民而鼓励他们转到工业去。前者错,后者对。纵观今天北京帮助农民的策略,是选错了方向。正确的方向明确,但路要怎样走,我要多作细想才说。(我需要中国农地的颇为详尽的产权与分配资料,希望读者可以提供。)

  原则二。一定要放弃农产品自供自给的保护主义。中国人多地少,加上大量弃农转工的需要,农产品不可能自供自给而有大成。我多次说过,历史上没有任何供应,能比让人家赚钱的供应来得可靠。要让农产品自由进出口才可把农民的生活搞起来。稻粮今天有进口,是正,但最近北京决定补贴鼓励稻粮种植,是劣。

  大量放开农产品进口,市场的发展会转向劳力密集的农产品那方面去。例如同样农地面积,蔬菜种植所需的劳力大约是谷稻的八倍,而饲养行业与温室培植所需的劳力,以土地面积算,也多。需要劳力密集的农产品,每亩的产值相应上升。开放农产品进出口,中国的农业会向这方面发展。以养牛为例,美国养一头牛所需的土地面积大约是中国的三十亩。让自由市场发展,中国肯定不会选这种养法。市场的发展,要不是牛只进口,就是学日本神户的饲养:种植名贵饲料,以人工替牛按摩,像服侍父亲似的,炎黄子孙出不起钱购买,就卖到外地去。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