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们时代的国家理论需求——《宪政与主权》课(2)
www.110.com 2010-07-24 11:27

  吾国吾民“更能消几番风雨” ?面对种种危机,我们需要思考、创建自己的国家学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物欲熏天、自私自利的时代,但我们民族从来也不乏“忧天悯人”的思想者。晚清的变法维新、立宪运动,共和革命,以及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与革命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代“三个代表”理论,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旨在论证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的主权理论,无论如何是一种积极的努力。现下有志文人提倡新民本主义,就是冀望用民权制度发展传统的民本主义,在宪法原则的意义上,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形式。我们提倡的立宪主权,就是要融合民权保护与国家权威的一种思想努力。

  一切的创造性思考需要起码的知识基础,为此,我们重新开始学习。宪政与主权理论课程旨在深入宪政理论和主权理论的知识谱系,钩沉发微,吸取一切有益的知识养料。重点在于主权理论,但我们研究主权理论,是在宪政主义的框架内展开的,目的在于为理性的国家制度建设贡献急需的理论资源。

  政治科学是最不理论化的科学,也是最理论化的科学。宪政理论也一样,它不以知之为满足,而以致用为任,因此最实际,需要常识、经验观察、判断力和使命精神。同时,宪政理论是关于人类最高级的政治生活的形式——国家——如何建构的理论,需要对一个民族自称知道的重要事物赋予政治意义,给人自身“规定”其政治价值并设计制度保证这些价值得以实现,因此需要高深的、宏大的理论思维。我们对宪政理论的学习过程将会印证这一判断,一方面我们会感觉每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生命本质和经验的述说,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面对现实制度的不公,我们的理论思维是多么的懒惰和无力。我相信语言的力量,在我碰到无法解释的实际制度难题时,我习惯于回归那些蒙了灰尘的元概念,回到我所从事的学术领域那些创造元概念的经典作家。主权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史上曾经产生了那么大的力量,吸引了那么多的思想者,现在居然被人遗弃在灰土中,这现象本身就耐人寻味。即使重温这个概念不能给我们启迪,但至少经过这种知识历程,我们知道有一条路不通。但我确信,主权理论的学习对于我们思考当下的危机是一个正确的起点,因为我们面对的危机本质上就是一个主权建构的难题。

  “几人真是经纶手” ?“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我们共同研习,进步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向大家推荐《卢梭以来的主权理论史》。之所以选该书,原因有两重:一、作者清晰简明地梳理了卢梭以来至19世纪末的主权理论,实际上还包括了36页(原版)的康德以前的主权理论简介,比较适合作为该专题的入门读物。我是一个厌倦长篇巨著的人,对于小书情有独钟,相信在这样一个文字垃圾时代,很多的读者也如我一般。二、该书1900年出版后在二十世纪被人反复阅读与引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1999年还把它列入《历史、经济与公法研究》系列而重印,足见其够“经典”。

  必须提醒读者的是,如果我们有意从事深入研究,那么这种思想史研究作品不能否定我们自己阅读作者所述的理论家的原作的必要性。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哲学会议上,有一个年轻的哲学教师向Rawls夸谈其对于康德的批判,大师一言不语。Rawls后来说,这个年轻人记住了别人的结论,却忘了去读康德。我希望这本小书成为主权研究者的一个好的向导,但也仅仅是向导而已。果如是,不枉译者一片苦心。最后,附带说一句,如果读者希望了解二十世纪的主权理论,不妨看看Merriam建议Hymen Ezra Cohen写的一本同样风格、同样薄的小书——Recent Theories of Sovereignty.

  陈端洪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