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仿冒 >
关于仿冒产品出口的问题
www.110.com 2010-07-14 16:3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在全球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进出口贸易中所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跨国公司高度重视进中国出口产品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密切关注其知识产权权益,如何遏制进出口贸易中的侵权现象,已引起了中国政府,国家的立法、执法机构的高度重视。

  根据美国媒体和美国海关最近公布,美国海关和美国本土执法机构公布的查扣的仿冒品中大约有60%之多来源于中国,本人依据平时工作中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相关的研究,尝试着对背后的问题予以分析探究,以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 仿冒产品出口的幕后黑手

  {{跨国制假主要藏匿于“定牌加工”(OEM)和外商在大陆设置的“三来一补”企业中。所谓“定牌加工”,简单解释也就是由外商指定品牌和款式要求等,国内企业组织生产后再出口给该外商,并由该外商在海外销售。而大多数企业在接受定单的时候由于知识产权观念的淡漠甚至无知,不会严格把关,以至于仿冒了别人的牌子。{

  {{在这些组织生产的国内企业主中,有2/3的企业主老板不知情,无此方面的法律意识,不知道自己事实上已沦为跨国制假的帮凶,而一小部分私营企业主则是明知道这是假冒了别人的品牌,但为了揽生意,在利益的驱动下也不管合法与否,完全按照外商委托生产,生产完之后卖给外商谋取利益。

  {{那么下订单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或者说仿冒产品出口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从真实案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事实的真相,比如深圳市警方侦办的一起假表案中,两家制假表的工厂系香港某公司在大陆设置的“三来一补”企业,几乎都能生产当时国际上所有的名牌手表,光模具就缴获了1265套,劳力士所有的款式都有,而且做工非常精细,几乎可以说假冒不伪劣,质量非常好,这些表的去向主要通过海关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全球各地。但是整个指挥运作的几乎都在香港,体现的一个规律就是“三头在外”,既结算在外、订单在外、销售在外,大陆只不过是一个生产组装基地,幕後的操作人几乎都是境外人士,香港人士,甚至涉嫌到一些法国商人,所以在境外很多下单的究竟是谁,这都不能归罪于我们的国人,幕后的黑手是谁,这其中的问题值得调研分析,很有价值。

  垼堈庑┠缓蠛谑质峭ü何种途径来使中国成为了他们的造假基地呢?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形成了庞大的开发加工能力,自然成了首选。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在中国寻找贴牌生产的厂商,而中国各种商品交易会也成了一部分“图谋不轨”的外商们的寻找生产商的舞台,国内厂商只负责生产,产品由外商负责在境外销售,这种价格低廉的假冒品在海外有着巨大的市场,不法外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巨额利润。

  垼埗、 谁是仿冒产品出口的最大受益者

  垼埞内很多厂商都是依靠贴牌生产而生存的,贴牌生产本身是合法的,但是很多企业为了揽生意不管其“贴牌”是否合法,事实很多中、小企业就是依靠这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贴牌生产而生存的。据绍兴市服装协会提供的数据,全市六百七十多家服装企业,90%以上依靠“定牌加工”求生存,除了大企业会严格把关外,一些中小私营企业外贸出口门路窄,“饥不择食”,成为仿冒产品的制造商。

  垼堄纱丝蠢矗似乎国内生产厂商是仿冒产品出口的最大受益者,并且这些企业也大大繁荣了地方经济,甚至某些地方正是因此而致了富,正因为此,这些生产商往往会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但是在整个产品的赢利中,国内厂商获取的利润几何,下订单的厂商又几何呢?根据一家制衣公司的老板的介绍,他们接受中东一家商家的订单生产成衣,平均每件仅仅赚2.4美元,而对方每件服装却要赚取上百美元。事实上,国内厂商只是赚取一点点生产产品的利润,而其余的巨额利润却被下订单的外商所占有,仿冒产品出口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这些下订单的外商。而这个沉重的黑锅却要中国来背,中国成了仿冒品制造的基地。

  垼堅倮此邓刀缘胤骄济的影响,以上述“假表案”为例,地方村、镇政府仅仅收取微薄的“人头费”和厂房房租,从短期来看,地方经济是获得一定利益,但以牺牲投资环境和中国国际商誉为代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长此以往,国际声誉没有了,中国成为仿冒品制造基地,会严重影响地方的投资环境。

  垼埲、 谁是仿冒产品出口的最大受害者

  垼埛旅捌匪造成损害是巨大的且是多方面的,不论跨国公司还是国内的出口大户,不论是中国的国际形象还是中国的税收收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仿冒品的危害。

  垼埵紫榷怨家形象十分不利,并且目前已经对中国的国际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给国家外交工作和对外经济交往造成严重困扰,例如发达国家频频施压;俄罗斯忠告全体国民勿买中国货,中国货在那里已成为了仿冒品的代名词。一个国家的名誉被损,要恢复起来可就不大容易了。

  垼埰浯危仿冒产品大量出口使中国政府税收损失严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的调查,2001年中国政府税收损失了约275—345亿元人民币。而从些损失来看,人们所看到所谓“利处”是完全微不足道的。

  垼堅俅危仿冒品对中国出口大户亦是沉重的打击,这点往往为人们所忽略,中国出口企业经过千辛万苦打开境外市场,但国内企业在利益驱动下接受不法外商的订单,导致品牌受损、市场萎缩、利润滑坡,极大地打击出口企业利益。如一家受害者公司是深圳市一个坚持以自己出品牌产品为主的加工型企业,在2003年的出口总数约3000万美元,出口国家占全球的52个地区、国家,包括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自有品牌占到所有产品的80%以上。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立志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加工厂,而要创品牌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东西,为此,高新奇公司投入了巨大的开发费用,每年在开发模具这一块,开发费用就达到400-500万,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数额。但是在产品推出市场后,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引来了众多仿冒厂商的仿冒,这些仿冒产品大多不合格、质量低劣,不仅仅是造成产品的市场萎缩、利润滑坡,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品牌也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毁于一旦。面对同样侵权冲击,国内出口企业由于实力远远不如跨国公司,往往首先败下阵来,成为仿冒品出口的“重灾型”企业。

  垼堊詈螅仿冒品大量出口直接减少跨国公司产品的销售量,给跨国公司造成巨额损失。遏制中国仿冒产品出口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第一要务,甚至唯一要务。跨国公司的产品是仿冒的首选对象,因为它们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市场,很多普通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价格低廉的“名牌产品”。对于直接被仿冒的跨国公司来说,受害后果不仅仅是销售量的减少、市场萎缩和利润滑坡,它还对这些品牌的信誉度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仿冒的名牌产品,人们分不清真假,自然也就对于选购这种充斥了仿冒品的品牌产品充满了戒心。

  垼堊凵希仿冒品大量出口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不及时扼制打击,将造成更具毁灭性的后果。

  垼埶摹 打击仿冒品出口的对策

  垼1、要积极面对,改变不良心态。面对发达国家的频频施压,沉默不是办法、回避没有出路,应积极改良心态,勇于面对现实,在解决外在压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内出口企业。

  垼2、搞清情况,分清责任。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用事实、用证据反击不实之词,属于我们责任的要勇于承担,积极改善,力争把危害控制到最低。

  垼3、有针对性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大力帮助国内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根据对众多国内厂商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厂商对于生产仿冒品是不知情的,而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那些下订单的外商。对于执法者,在打击仿冒品出口时,就应当搞清情况,究竟是过失还是故意。根据国际惯例,“定牌加工”涉及使用注册商标的,定牌方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注册商标证书,而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基于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宣传。并且产品品牌由外商提供,涉及的国家多、范围广、品牌类型复杂,有时企业难以掌握,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此提供具体的协助与指导。

  垼4、跨国警务合作。目前受到刑事追诉主要是国内的生产商,作为涉嫌被刑法界定为主犯的幕后黑手基本未受追诉,解决途径必须是积极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把打击的矛头指向幕后黑手,从源头上解决,变被动为主动!

  垼5、动员各个系统共同配合积极打击仿冒品出口,如海关部门需统计被置扣的仿冒品出口的目的地、收货人及相关资料,公安部门需要在打击仿冒口出口犯罪案件中对所有境外订单进行统计,汇总资料等等。只有积极配合,共同打击,才能扼住仿冒品的源头。

  垼6、强化行业自律,生产仿冒品基本上都是同行业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由行业协会组织牵头,制订行业自律公约,使整个行业在一种自律的状态下良性运转。例如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某个企业生产仿冒产品就在行业内对其进行通报、围剿、封杀。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