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判裁案例 >> 案例正文

原告重庆市某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与被告成都某某自动化电器工程有限公司买卖合某纠纷一案

当事人:   法官:   文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

重庆市X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9)中区民初字第x号

原告重庆市某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X区X路X号附15B-2.X号,组织机构代码:(略)-7。

法定代表人钟某,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蒋洪,重庆渝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成都某某自动化电器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X区X路北一段X号X幢X楼X号,组织机构代码:(略)-3。

法定代表人韩某,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敖霖,原诚稳律师事务所律师,现贵州谋道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重庆市某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某某公司)与被告成都某某自动化电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某某公司)买卖合某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由审判员熊渝、人民陪审员戴小华、人民陪审员江福美依法组成合某庭,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李丹担任记录。原告重庆某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蒋洪,被告成都某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敖霖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重庆某某公司诉称,2009年1月5日至2009年6月26日,重庆某某公司与成都某某公司在重庆签订了126份电器产品购销合某,总标的158万余元。合某生效后,重庆某某公司按约履行了供货义务。但成都某某公司支付大部分货款后对剩余货款x.04元未予支付,重庆某某公司起诉成都某某公司后,成都某某公司又支付了x元,现尚欠货款x.04元却一直推脱不作实质解决。重庆某某公司现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成都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公司支付货款x元。2、成都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公司支付从2009年7月2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以x元为基数,按年利率4.86%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x元。

被告成都某某公司辩称,1、重庆某某公司与成都某某公司签订的126份合某是基于成都某某公司与重庆某某公司的总公司深圳市某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某某公司)之间的《分销商协议》而成立。按照协议附件2的约定重庆某某公司提供的产品是MA\MB系列的产品,这系列的产品在2010年5月10日前,唯一生产商只有贵州某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电气公司),在此之后上述两系列产品的生产商就变更为贵州某某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开关公司)。由于双方之间经过确某合某效力纠纷的诉讼后,通过调查发现重庆某某公司提供的产品非某某电气公司生产,而是某某开关公司生产的,重庆某某公司以隐瞒事实的手段欺骗成都某某公司与之签订合某,该合某是可撤销的,为此,成都某某公司依法向渝中区法院提起撤销25份买卖合某的诉讼,该案虽经一审,但尚未生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的审理应当以撤销买卖合某的诉讼为依据,所以本案应当在该案审理终结后再进行审理,以保证当事人的合某权益。2、成都某某公司与重庆某某公司签订的126份合某对付款方式的约定有四种,一是月结15天,二是按协议付款,三是按30万元信用额度内月结15天,四是按50万元信用额度内月结15天。重庆某某公司起诉的35万元货款并没有明确某供货时间,而具体应以何日付款没有相应依据,所以付款条件未成就,重庆某某公司提出的资金占用损失没有合某依据和法律依据。3、深圳某某公司根据《分销商协议》及补充协议,以及在深圳召开的经销商会议纪要的记载,深圳某某公司应向成都某某公司支付销售返利以及立项未保护费x.2元、设某x.4元。因重庆某某公司提供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在销售过程中,屡遭用户投诉和要求退货,按照合某约定,重庆某某公司应履行售后服务承诺,但重庆某某公司却未履行,所以成都某某公司另行聘请人员修理产生售后服务维修费7000元左右。故成都某某公司对于以上费用要求在本案中行使抵销权。

经审理查明,2009年1月12日,成都某某公司与深圳某某公司就成都某某公司分销深圳某某公司提供的产品事宜签订《分销商协议》,其中约定:有效期自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深圳某某公司授予成都某某公司从深圳某某公司购买产品并于其业务区域内转售予用户之非专有权利;深圳某某公司授予商务合某服务与配合某司为重庆某某公司等内容。在《分销商协议》附件1载明的低压产品包括深圳某某公司“某某开关”品牌空气断路系列产品(ACB)MA系列、“某某开关”品牌塑壳断路系列产品(MCCB)MB系列、“某某开关”品牌微型断路系列产品(MCB)CZB系列等;附件2约定了价格和付款;附件3约定销售目标与奖励条件。2009年4月14日,双方又签订《2009年分销商协议》补充协议,主要约定了价格折扣、返利政策等内容。

2009年1月5日至2009年6月26日,重庆某某公司与成都某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某》、《订货合某》共计126份。其中,《销售合某》第5条结算方式及期限有的规定为月结15天,有的为按协议付款,有的为在信用额度范围内月结15天,货款需方以转账或电汇形式转入供方合某上的指定账号,收款人名称必须为本合某供方名称一致,否则由需方承担全部风险责任。《订货合某》关于结算方式及期限有的规定在50万信用额度内,月结15天(即每月15日付清前期货款,额度外现款交易),有的规定在30万信用额度内,月结15天(即每月15日付清前期货款,额度外现款交易)。此外,两类合某的货品质量标准均约定,符合IEC国际标准及国内有关标准;服务承诺条款均规定,需方在收货时如发现外包装有损伤应当即开箱验货,有任何异议应在签收货物三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逾期未提出视为供货合某。产品自购买之日起18个月内,如确某产品质量问题,供方给予无偿维修或更换。所有合某只约定了产品规格型号,未约定生产厂商。

2009年2月24日、3月9日、4月、5月12日、6月19日、7月2日,成都某某公司在显示了货品名称、合某、单号、单价、数量及金额等详细情况的销货明细上签字确某“以上产品及数量已全部收到”,并加盖了成都某某公司合某专用章。6份确某载明货款金额分别为x.10元、x元、x.5元、x.20元、x.9元、x元,以上共计(略).70元。重庆某某公司于2009年2月11日至同年7月8日向成都某某公司开具了17份增值税专用发票,17份发票合某金额与6份确某合某金额一致。成都某某公司在2009年8月31日之前向重庆某某公司共支付了(略).66元货款,现尚欠x.04元未予支付。另外,重庆某某公司举示的2008年11月14日至2009年5月27日的32份货物托运单显示,货物收货人为成都某某公司、托运人为某某开关公司。重庆某某公司与成都某某公司均认为双方虽然签订了共126份合某,但其中有些合某是作废了的,且双方的供货方式是滚动供货和付款。因此,126份合某与收货确某不能一一对应。

另查明,2008年11月1日,某某开关公司和某某电气公司共同出具了一份《致用户书》,载明:以后凡属于某某电气低压事业部相关业务,如MA系列、MB系列产品以及后续开发的低压电器系列产品,全部转入“某某开关公司”经营生产,并以“某某”品牌继续服务客户,“某某电气公司”现不再经营低压电器产品生产与销售。

2008年11月7日,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的某某开关公司正式登记成立,其中某某电气公司持有该公司10%的股份、深圳某某公司持有90%的股份,某某开关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开发、生产经营智能型低压电器系列产品、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产品、输配电设某及附件等。某某电气公司根据2008年10月23日与深圳某某公司签订的《投资合某协议》,将其生产低压电器产品的原有模具、技术资料,机器设某移交给某某开关公司使用,由某某开关公司继续销售某某电气公司的库存产品,同意某某开关公司使用某某电气公司原有低压品牌和注册包含“某某”字样的商标。并由某某开关公司在某某电气公司原生产低压电器产品的厂房、雇佣原厂员工继续从事生产低压电器。因生产低压电器产品需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在某某开关公司成立过程中,某某电气公司已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申请将其获得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变更给某某开关公司。2010年5月10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变更给某某开关公司。

2010年5月25日,贵州省遵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他人举报“某某开关公司销售的开关冒用某某电气公司”调查后,认为鉴于某某开关公司使用某某电气公司的厂名,是得到某某电气公司同意的,3C等相关手续都在变更过渡中,故认定“冒用他人厂名”的证据不足,不予行政处罚,只责令某某开关公司对厂名标注进行整改。

再查明,2010年2月23日,成都某某公司以重庆某某公司提供的产品生产商没有相应资质,生产产品全部是贴牌某某电气公司生产、销售,且产品未经电器产品的3C强制认证为由,起诉重庆某某公司,要求确某2009年1月5日至2009年6月26日签订的126份《销售合某》和《订货合某》无效,本院于2010年9月13日作出(2010)中区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驳回成都某某公司的诉讼请求。成都某某公司对该判决不服,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1年3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1)渝五中法民终字第X号民事判决,驳回成都某某公司上诉,维持原判。2011年5月3日,成都某某公司又以重庆某某公司使用欺骗手段提供履行合某产品与合某约定不符事实为由,向本院提起撤销双方之间签订的《销售合某》和《订货合某》共计25份,并要求退货x元的诉讼。本院于2011年8月24日作出(2011)中区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驳回了成都某某公司的诉讼请求。现成都某某公司已上诉。

上述事实,有分销商协议、《2009年分销商协议》补充协议、销售合某、订货合某、确某、增值税发票、货物托运单、致用户书、(2011)渝五中法民终字第X号民事判决书、(2011)中区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书等证据以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载卷为凭,并经当庭质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成都某某公司与深圳某某公司签订的《分销商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对重庆某某公司是否具有约束力,成都某某公司主张的立项未保护费、设某、销售返利、售后服务维修费是否应在本案中行使抵销权。2、重庆某某公司供应某某开关公司生产的货物是否构成成都某某公司拒不给付货款的理由。3、成都某某公司是否应支付重庆某某公司从2009年7月2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以x元为基数,按年利率4.86%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x元。针对上述争议焦点,本院做出如下评述:

1、关于成都某某公司与深圳某某公司签订的《分销商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对重庆某某公司是否具有约束力,成都某某公司主张的立项未保护费、设某、销售返利、售后服务维修费是否应在本案中行使抵销权的问题。重庆某某公司是依法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故其具有独立签订履行合某的权利和独立承担合某责任的能力。成都某某公司与深圳某某公司签订的《分销商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并没有将重庆某某公司列为履行协议的第三人,重庆某某公司亦未在该协议中签署承担合某责任的声明。故根据合某相对性原理,该《分销商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只能约束成都某某公司与深圳某某公司,对重庆某某公司不具有约束力。因此,重庆某某公司对补充协议上约定的销售返利并不具有给付义务。且成都某某公司并没有证据证明其与深圳某某公司就立项未保护费、设某进行了约定。成都某某公司主张深圳某某公司给付立项未保护费、设某、销售返利,因属另一法律关系,故本院对成都某某公司要求立项未保护费、设某、销售返利在本案中行使抵销权的抗辩理由不予支持。成都某某公司陈述因重庆某某公司所供产品质量问题,其产生了售后服务维修费7000元左右,而成都某某公司现有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其产生了上述损失,故本院对成都某某公司要求售后服务维修费在本案中行使抵销权的抗辩理由也不予支持。

2、关于重庆某某公司供应某某开关公司生产的货物是否构成成都某某公司拒不给付货款的理由的问题。首先,重庆某某公司与成都某某公司签订的《销售合某》和《订货合某》均为有效合某,合某成立后,双方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依据合某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由于合某仅规定货品质量标准应符合IEC国际标准及国内有关标准,并未明确某定货物的生产商。成都某某公司又无证据证明重庆某某公司向其供应的货物不符合IEC国际标准及国内有关标准。其次,某某开关公司和某某电气公司于2008年11月1日共同出具的《致用户书》载明:以后凡属于某某电气低压事业部相关业务,如MA系列、MB系列产品以及后续开发的低压电器系列产品,全部转入“某某开关公司”经营生产,并以“某某”品牌继续服务客户,“某某电气公司”现不再经营低压电器产品生产与销售。成都某某公司对此应当知晓,而其仍在2009年1月至6月与重庆某某公司签署供应某某品牌的低压产品,即视为默认接受某某开关公司继续以“某某”品牌经营生产的货物。此外,2008年11月14日至2009年5月27日的32份货物托运单显示的货物托运人均为某某开关公司,成都某某公司对此也应当知晓,而其一直未对生产商为某某开关公司提出异议,并销售了大部分货物,支付了货款,故成都某某公司以行为表明其对该生产商的货物予以接受,故对成都某某公司以重庆某某公司供应的货物是某某开关公司生产的为由拒不给付货款,本院对此抗辩理由不予采纳。对成都某某公司尚欠重庆某某公司货款x.04元,而重庆某某公司起诉主张x元,其自愿放弃0.04元,本院予以认可。

3、关于成都某某公司是否应支付重庆某某公司从2009年7月2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以x元为基数,按年利率4.86%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x元的问题。本院认为,2009年7月2日是成都某某公司确某收到最后一批货物的时间,从该日计算资金占用利息有欠妥当。因双方签订的合某对货款支付的时间约定不明确,且供货与付款均为滚动,现成都某某公司应支付的x元货款应于何时支付无法确某,重庆某某公司无相关证据证明其向成都某某公司就该货款进行了催收,故成都某某公司应支付x元货款的资金占用损失,应从重庆某某公司向成都某某公司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即从重庆某某公司起诉成都某某公司支付货款之日起计算,而本案立案时间为2009年8月31日,故成都某某公司应向重庆某某公司支付从2009年8月31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以x元为基数,按年利率4.86%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某法》第八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成都某某自动化电器工程有限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重庆市某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货款x元,并支付从2009年8月31日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以x元为基数,按年利率4.86%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

二、驳回原告重庆市某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7108元,诉讼保全费2620元,共计9728元,由被告成都某某自动化电器工程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熊渝

人民陪审员戴小华

人民陪审员江福美

二○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书记员李丹



==========================================================================================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77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