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民事 >> 婚姻家庭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陈晓云  徐荣康  王远洋  李波  吴健弘  
该问题已关闭

+德州+ 我和他结婚一年多,总是吵架,有次吵架我回娘家住了一个多月

山东-德州 04-11 09:18  悬赏 30  发布者:微信用户 给我留言  回答:(5)
+德州+ 我和他结婚一年多,总是吵架,有次吵架我回娘家住了一个多月,他不但不联系也不接我,而且在这段时间他和别人的女人在一起,是刚结婚没几个月的事,我和他吵架多半就是因为女人,而且他一直都爱骗我,对我总是谎话连篇,因为我们闪婚觉得他对我可能根本没有感情,一直忍着,知道他有外遇我提过离婚,他家不断劝我,我原谅了他,后天他好点了,不怎么和朋友出去喝酒惹事,也很少和女人联系了,可能是那时正是我怀孕了的原因吧,后来孩子不健康做了,我们又开始了吵架,原因是他从不关心我,还有两次酒后动手打我,我半夜十二点多一个人跑出来,他无动于衷,后来被他妈带来说是道歉,他也只是坐在外面,什么都不说,应付着说以后不会,可是以后还是那样,而且对我妈也特不尊重,骂过好几次,直到这次我是因为怀孕了,一直吐得特别厉害,特难受,他也不怎么管我,跑去钓鱼一掉一天,连续三天12点回家,他妈时间基本在外地,我妈上班也没多少时间,我就回来住了,我妈想在他妈走之前好好谈一谈,让他在我怀孕多照顾点,结果他妈不乐意我妈说他儿子,翻脸了,结果他还掐了我妈脖子,所以这样的婚姻和人我没办法坚持下去了,所以想离婚,我的孩子现在才三个月,我想知道我能为我的孩子争取到什么吗?还有以后孩子出生怎么办?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全部答案
回复时间: 2014-04-11 09:21
这是可以要求对方承担孩子的抚养费的
回复时间: 2014-04-11 09:20
您好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夫妻生活走到尽头!
2、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一审一般3—6个月,二审一般3个月。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离的话,六个月之后可以重新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一般情况下认定为确实感情破裂无法挽回才起诉第二次的,实践中第二次起诉离婚一般都会判决解除婚姻关系,两人从此形同陌路!
至于孩子由谁抚养这得看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双方的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因素等,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还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
至于财产,一般一人一半这样来分割,有过错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无过错一方还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包括精神损失的赔偿等。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回复时间: 2014-04-11 09:27
1、可以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
2、孩子未出生 现在不能以孩子名义要求其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回复时间: 2014-04-11 17:13
建议电话联系面谈,孩子抚养权归女方
回复时间: 2014-04-11 20:06
不建议要孩子,可联系详谈,德州婚姻律师。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北京西城区
四川成都
湖南长沙
江苏无锡
浙江杭州
河北保定
福建厦门
河北石家庄
广东茂名
最新回复律师
湖北 襄阳
人气:438963
安徽 合肥
人气:283480
山东 临沂
人气:249597
北京 西城区
人气:4564418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81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