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11-01 生效日期: 2005-11-01
发布部门: 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淮府[2005]104号

凤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城市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在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原材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逐步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完善法制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政策引导,明确管理职责,广泛宣传教育,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营造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1.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加快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调整改造中小煤矿,稳步提高煤炭回采率。到2010年,煤炭回采率达到80%以上。做好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抓好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跟踪和指导,力争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0%以上。
  改造和淘汰高耗能的炉窑、风机、泵、电机等通用耗能设备,提高运行效率。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实行关停或技术改造。对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投资项目,必须经市节能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审查合格后,才能办理建设审批手续。
  2.推广建筑节能。制定出台《淮南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办公楼、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为重点,积极开展节能改造试点示范。
  3.减少交通运输能耗。抓紧制定淮南市机动车能耗、排放和淘汰标准,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汽车,在党政机关和公交、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实施。调整和完善汽车消费政策,引导使用高性能、小排量、低排放的汽车。鼓励公共汽车、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
  4.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鼓励使用节能型空调、电梯、照明灯具等新产品。在公共场所、道路、景观灯光工程等推广绿色照明和智能可控照明,在住宅楼道大力普及各种节能灯。
  5.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鼓励在工厂、宾馆、医院、商场和商务楼等大型建筑物中使用分布式供能系统,抓好示范。在产业基地、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积极推行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逐步取缔小锅炉。到2010年,中心城区实行集中供热。
  6.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为重点,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设备,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积极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
  (二)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1.完善供地总量调控。保持耕地动态平衡。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支持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项目用地,确保列入省“861”的重点项目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加大采煤沉陷区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保证基本农田保护率不低于83%。
  2.深化“批项目、核土地”制度。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指标》规定的容积率、投资强度、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等要求。按照项目前期管理加强用地审核的有关规定,对用地规模、性质和效益进行整体评价。
  3.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努力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新设立的企业,除少数具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和工艺外,提倡建设多层厂房。鼓励企业优化工厂布局,提高厂房利用率,工业企业的建筑净容积率要提高到0.8以上。对中心城区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计划地进行布局调整和土地置换。
  4.推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和城镇隼中。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科学布局农村居住社区,合理确定新建农民居住区的容积率。
  5.综合利用重大设施用地。对交通枢纽、绿地、旅游、文化、体育等重大设施建设项目,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实施多功能复合用地。将地上与地下建筑、公共与非公共建筑、交通枢纽与综合开发适当结合,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
  6.积极利用地下空间。抓紧编制地下空间发展规划,搞好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中,结合交通、民防工程、地下管线建设,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三)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1.加强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以煤矿、电厂、化工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高效冷却节水技术、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技术、洗涤节水技术、工艺给水和废水处理节水技术等。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节水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以取水定额为核心的考核管理体系。根据生产、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制定供节水计划,对超计划用水单位和个人采取加价征收水费的措施。
  2.强化城市生活节水管理。提高用水装表计量率,继续推行居民用水装表到户,市政、环卫、绿化、学生公寓推行计量用水,推进旧城区老式便器水箱的节水改造。加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管网漏失率。
  3.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深井关闭进度,凡地表水公共供水管网到达地区的深井和居民区浅水井,除城市安全应急备用、科研需要、优水优用等特殊用井外,逐步予以关闭。严格控制新的深井开凿。
  4.试行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市政、环卫、绿化用水提倡使用中水、雨水和河水,居住区景观用水提倡循环用水或使用中水、雨水,逐步减少将自来水用作绿化和环卫用水。积极发展大型综合性设施屋顶雨水集蓄利用。
  5.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实施以防渗渠为主的节水灌溉,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奉展和应用喷灌技术、鼓励发展微灌等技术。
  (四)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1.加强重点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核制度,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鼓励企业优先采用二级原材料或再生原材料,对易产生较大污染的原材料积极采用可替代材料。鼓励行业协会制定企业材料消耗的定额标准,引导企业降低原材料消耗。
  2.节约建筑材料。严格控制机关办公用房和医院、学校、车站等公共建筑的建设和装修标准。在小区建设中,引导开发企业从规划设计入手,大力推行菜单式装修,尽可能降低建材消耗。
  3.引导和推行简易包装。支持行业协会组织制定并实施商品简易包装的行业自律规范,以医药、食品行业为重点,控制商品过度包装。推行绿色包装,逐步禁止使用难降解和难以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4.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星级宾馆推广能够多次使用、大包装的洗发液、沐浴液容器,代替一次性的小容器,并逐步减少或取消免费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在具备条件的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毛巾等。大型商场、超市逐步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制约难降解和难以回收利用材料的使用。
  (五)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大力发展新型建材。积极发展高强度、高孔洞率、高废渣掺加量、高保温隔热性能的各种新型墙体材料以及其他利废制品。到2007年,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6%以上,2010年达到90%以上。要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限制生产和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通告》(淮府[2005]24号),在本市范围内限制生产粘土实心砖;建成区范围内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到2010年,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要达到18亿块标准砖,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85%以上。
  2.抓好煤矸石发电和煤层气综合利用。重点推进矿区低热值煤发电、煤层气发电以及煤改气锅炉改造、生活用气等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到2010年,形成煤矸石发电200万千瓦能力,基本消灭矸石山,年综合利用煤层气3亿立方。
  3.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坚持“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方针,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快提高我市散装水泥使用率。到2010年,水泥散装率要达到40%以上。严格执行《淮南市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
  4.搞好生活废弃物和建筑垃圾收集利用。加强废品回收行业管理,提高建筑垃圾、废纸、废玻璃、废旧金属等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10年底,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30%左右。开展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废旧轮胎等大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结合畜禽养殖场布局优化调整,对畜禽粪便进行收集处理,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加大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在全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坚持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重要指导方针之一,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编制和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能源节约、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
  (二)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法规制度。加快开展资源节约的立法工作,积极开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和修订的立法调研。加强对有关法规规章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三)加大价格杠杆调节力度。加快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重点搞好水价、电价和气价的宏观调控工作。对桑拿浴场、洗车等高耗水行业,实行高额水价。全面实施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研究制定鼓励使用再生水的价格及配套措施。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和深井水费的收费标准。加强需求侧电价管理,结合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改革,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季节电价和两部制电价结构,对高耗能行业、限制与淘汰类行业实行差别电价。逐步理顺天然气和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
  (四)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开发资源循环利用、节能、节约型住宅、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等关键技术,纳入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
  (五)完善鼓励节约的财税支持政策。细化落实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或废液、废气、余热、余压,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六)建设节约型机关。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在推动建设节约型城市中发挥表率作用。要切实加强节约工作的管理,重点抓好办公楼采暖、空凋、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车节能。办公区域要全面推行绿色照明,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空调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功能,严格控制纸质文件、简报等的印刷数量,并提倡采用再生纸,倡导双面使用办公用纸。
  (七)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鼓励各种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征文、竞赛、技术推广、宣传表彰等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起”活动。在宾馆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八)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经委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加强督查,定期考核。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资源节约的组织领导,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6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