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发布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文件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9-17 生效日期: 2003-09-17
发布部门: 卫生部
发布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于2003年9月17日召开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陇德同志作关于加快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报告;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饶克勤同志介绍《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草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家奇同志介绍SARS网络直报的有关要求。
  现将会议文件发布如下,请各地组织学习、讨论。王陇德同志的讲话还将以正式文件下发。
  最近,国家计生委已将全国没有配置计算机的乡镇名单报卫生部(见附件4)。这些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必须在本省(区、市)卫生厅局的统一安排下购买专门上网设备,确保SARS直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
  1、王陇德同志关于加快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报告
  2、《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介绍(略)
  3、SARS网络直报的有关要求(略)
  4、全国各省没有计算机的乡(镇、街道)名单(略)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三年九月十七日


  附件:
王陇德副部长在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通报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整体思路;明确近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布置和落实今后一段时间内SARS病例专报工作、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问题。下面讲三个问题。
  一、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
  今年上半年,我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疫情爆发初期,信息渠道不畅通,应急处理能力明显不足,组织指挥不统一,导致疫情蔓延,给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使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在严峻的非典疫情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防治非典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非典防治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我们在总结非典防治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应吸取非典防治工作中的教训,认真改进工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吴仪同志在今年7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从五个方面重点剖析了我国公共卫生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监测网络,疫情信息不畅通。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主要问题:一是卫生信息网络覆盖面小,疫情报告、疾病监测时效性差。以往我国疫情报告实行旬、月报和逐级统计报告制度,报告周期长。前两年,国家财政投资1个亿,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实现了县及县以上疾病控制机构间的疫情报告和数据传输问题。但是,在疫情信息数据的源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还在使用纸质报告卡,信息通过邮寄或电话方式报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然后再由其录入计算机。这种'逐级上报','逐级审核'的报送程序,不仅使数据报告周期长,且容易发生人为干预现象,影响数据准确性。在SARS蔓延时期,个案病例从发病到国家收到报告的时间间隔全国平均为8-9天,从住院确诊到国家收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3-4天,严重影响了采取措施的及时性。
  二是医疗救治信息及指挥不灵。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可利用的医院床位、转运能力、专业医生、护理能力、检验救治设备、药品、防护设施等各种资源信息,导致指挥效率不高,医疗救治工作中出现了被动局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三是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不适应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卫生执法监信息系统是防治疾病发生,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保证。全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各地情况不平衡,信息系统建设严重缺位,只有个别地区开展了监督业务信息化工作,全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四是缺乏国家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信息整合能力差。卫生系统信息建设基础薄弱,各业务领域信息分散,没有公共信息交换平台,使得医疗、预防和卫生管理业务之间,信息不能共享。
  总之,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薄弱环节和空缺领域多,基础建设欠缺,系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这次SARS事件的发生,使这方面问题暴露得比较充分,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有了更迫切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是国家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述机制和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加强公共卫生及信息网络建设做出了明确指示。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健全全国疫情信息网络;温家宝总理强调建立从中央到乡、村的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
  吴仪副总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吴仪同志指出,要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在全国建立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要在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网,将现有的信息网络延伸到乡、村和城市社区,形成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当前工作的重点
  当前,全国各地在总结SARS防治工作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加快了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步伐。一些单位和地区开始研究和讨论本地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方案设计工作。为了保证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性、兼容性和完整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卫生部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初稿(简称《方案》),近期已发给大家征求意见。《方案》就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设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组织、经费、人员和技术保证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将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性文件发给各地。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网络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室;规范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提高信息质量;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救治的应急指挥能力。
  从网络建设上,纵向形成'五级网络、三级平台',横向形成'区域卫生信息网'。五级网络就是建立连接乡镇、县(区)、地(市)、省、国家五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多向信息传输网络,形成国家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三级平台就是在地(市)、省、国家建立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即数据中心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区域信息网是指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在地(市)建立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效的网络连接。
  现阶段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SARS专报系统建设;二是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三是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四是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建设;五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建设。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必须分阶段实施。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互连互通、强化职责、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据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础建设。
  今年后四个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就是围绕SARS防治任务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SARS专报系统,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开展SARS疫情网络直报,建立SARS临床症状检测、预警机制。
  关于SARS网络直报工作,今年9月初,卫生部发文进行了布置('卫生部关于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通知'卫办发[2003]244号)。这里,我再强调几点:第一,这项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反复的指示精神,保证非典防治工作有效进行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按照文件通知的要求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保证直报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完成这项任务的时间十分紧迫,要求在2003年10月10日前,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上网直报。各地预案中有关SARS病例的报告程序均以此为准,不一致的必须按卫生部的规定修改,以保证全国报病方式的统一。第三,10月份卫生部将组织督导小组赴各地进行检查,合格者将在卫生部网站进行公布。直报的一些其他具体要求文件都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2、建立医疗救治资源数据库
  救治资源数据库既是《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库。鉴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系统复杂,需要反复论证后实施,因此决定数据库建设先行一步。数据库的建设在目前已建立的全国《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医疗机构设备数据库》基础上,通过补充调查建立。卫生部前不久发文布置了这项工作,希望大家按照文件要求,做好这项基础工作。
  3、完成4大系统项目设计和论证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工作:完成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设计、论证和项目启动;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与决策系统的设计、论证和项目启动;完成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和论证;完成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4、建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系统雏型
  卫生部将在充分总结这次SARS防治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构建系统雏型,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系统技术平台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该雏型具备以下功能:1、指挥功能:通过桌面终端网络,电话系统,向有关机构和人员发布命令;2、信息展示功能:指挥现场为参加指挥首长提供大屏幕显示,利用视频接收设备、通讯系统、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设施,随时为领导提供各种决策所需信息;3、视频会议功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4、通讯功能:利用专线、因特网、电话设备、移动通讯设备,指挥中心与其他相关单位建立数据通讯网络。
  各省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建立本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系统,一方面要适应当前本地SARS防治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应对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求。各省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工作中,应与卫生部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相互沟通信息,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全国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一致的指挥决策系统。
  三、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快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步伐
  1、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卫生系统各部门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建设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实现对系统建设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系统运行的宏观调控与决策。卫生部极为重视这项工作,高强部长也多次批示要抓紧做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卫生部对原信息化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由我和马晓伟副部长担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部有关司局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导和重大问题决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系统建设日常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督办工作。部统计信息中心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疾病控制司、医政司、卫生法制与监督司、中国CDC等单位主管领导任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自重新成立以来,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召开了三次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启动了非典疫情网络直报,医疗救治专家库建设等项工作,还草拟了《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等。
  各省市卫生厅局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工作,参照卫生部的做法,尽快建立领导机构和管理协调机制,并将本厅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报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2、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子项目,目前处在不同阶段。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正在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正在完善建设方案,处在报审立项阶段;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正在撰写项目建议书,作立项准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已经落实第一阶段的经费,处在设计技术方案阶段。
  此项建设涉及部门较多,为了保证项目落实,彼此衔接,避免重复,各地必须要制定统一的总体方案,做到明确责任,有分工、有合作,团结一致、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最近部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分工: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项目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牵头,有关司局和单位配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项目由医政司、规划财务司牵头,有关司局和单位配合,部统计信息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项目由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牵头,有关司局和单位配合,部卫生监督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暂时由办公厅牵头,有关司局配合,部统计信息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将协调各系统建设项目,统筹规划设计,分头实施。
  3、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抓好落实。卫生部已拟出《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草案),今天在这个会上将介绍有关内容,征求大家的意见。在修改完善基础上并报请有关部门同意后,下发各地。在国家整体规划框架下,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要求,根据各自需求水平、建设能力和条件,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上,要注意保持与国家整体方案的一致性,要进行充分论证、试点运行、分步实施、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地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和好的做法,供其他地区借鉴。
  4、积极落实建设经费。资金保证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条件。在系统建设的起步阶段,采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中央对重点应用领域通过项目立项,筹集资金,并通过地方财政的配套支持,保证系统建设开发和建立的资金投入。卫生部正在向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立项申请。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系统规划设计、标准开发、软件编制、人员培训和国家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建设。中央财政将根据各地的实际,重点给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经费补助和技术支持。目前,国家财政到位的资金是重点支持国家CDC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其中部分资金补助地方用于乡镇卫生院专用上网电话的装备。卫生部正在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加快国家一级资金的筹集工作。
  许多地方正在进行立项工作,加快本地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和信息系统建设。各地区可根据中央整体方案要求,制定本地专项配套资金预算方案。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可根据本地需求特点争取更多建设经费,以及在国家整体规划功能基础上,开发适合本地需求的软件应用和硬件设备资源。
  系统运行维护费用是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各地区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和维护费用(如网络通讯费、硬件设备维修费、软件升级费用等),力争列入当地卫生事业费预算之中。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人才短缺,必然会影响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十分重视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注意引进信息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水平。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提高一般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设备使用和操作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可采取市场方式,以聘用制和委托服务方式,利用社会技术力量,弥补自身人才短缺问题。
  同志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事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建设,事关疫情控制成败重大问题成功与否。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谢谢大家!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0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