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6-17 生效日期: 2005-06-17
发布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鲁政发[2005]83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从“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转向“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新型资源利用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途径。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较低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消耗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一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小。我省人口众多,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全国水平的65%,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力不足。二是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我省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在重工业中,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超过60%,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70%以上。三是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仍然是粗放的,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资源难以为继,而且环境不堪重负。四是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社会认同度和企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全面资源节约战略,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生产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省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针,通过法制、政策、制度、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措施,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资源节约机制,在全省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生态省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节约为本,效率优先原则。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
  2.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重视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提高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贡献率。
  3.最低消耗,适度消费原则。在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投入,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在消费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学消费,推广资源节约型产品和服务,反对奢侈浪费。
  4.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原则。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和推动下,发动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目标任务。
  1.到2006年,每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3年降低5%,由1055吨标煤降到1.00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15%,由176吨降到15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65%提高到68%;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5提高到0.57;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由141.3万元提高到150万元以上,每增加亿元GDP土地增量由20.4公顷降低到18公顷以下。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考核体系,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和城市,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显著增强。
  2.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10%,达到0.90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17%,达到12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达到180万元以上,每增加亿元GDP土地增量降低到15公顷以下。基本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起运转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开采、消耗类和加工类企业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工业园区和中心城市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3.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0%,达到0.63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40%,达到7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0;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达到300万元以上,每增加亿元GDP土地增量降低到10公顷以下。建立起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国民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增长方式集约,消费观念先进,消费方式科学,资源消耗持续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工作重点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建设等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5个方面重点工作,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抓好资源开采、资源利用、社会消费、土地利用4个环节。
  (一)资源开采环节。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开发煤、油、气、地热等能源资源和铁、铝、金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控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防止水源衰减。在地下水超采区、海水内侵区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积极利用海水及微咸水,发展海水淡化。
  (二)资源利用环节。努力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降低原材物料消耗强度。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推广节能建筑技术,综合利用建筑、筑路垃圾。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推广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资源化。
  (三)社会消费环节。树立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念,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包装废弃物、废纸与旧课本、废旧轮胎、废塑料、报废机动车、废旧家电、废电池、电子垃圾、废弃农地膜及其他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发展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四)土地利用环节。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工业项目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在城镇和农村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广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

  四、主要措施
  (一)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各级政府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要科学认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彻底扭转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大、轻内涵发展,重眼前、轻长远,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坚决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结构调整。要切实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组织推广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适用技术。重点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接、能量梯级利用、工业废弃物零排放、农业及生活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海水淡化、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农业节水、可再生能源、资源替代材料等技术和项目,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
  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资源节约产业体系。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搞好农作物秸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农林牧副渔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七个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产品设计,积极采用可再生材料和零部件。发展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打造制造业强省。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与资源节约相关的第三产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等资源消耗低、吸收就业多、有利于促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事业。加快循环经济类新技术开发和新型能源开发、新型材料开发、新型产品开发,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大力支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产业的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体系,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快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潮汐能、太阳能利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
  (三)加强立法执法工作,提高依法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规制度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法规规章,适时制订促进报废汽车、电子垃圾、废旧轮胎、建筑废弃物、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节能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和《山东省节能条例》、《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法制氛围。
  (四)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关扶持优惠政策,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加大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生产等事业的支持力度。要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合理确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上网电价,实施峰谷电价。积极组织和支持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向社会发布有关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加强信息交流。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集约用地标准,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规划设计方案,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否则,不予批复立项,不予办理城市规划手续,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制定完善主要耗能、耗水行业和产品能耗限额和取水定额、再生资源有关技术标准等标准体系。推行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用能设备能效标识制度。健全建设项目能源、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执行节能设计规范。建立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制度,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
  (五)搞好宏观管理,开展试点与示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和战略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宏观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专项发展计划,为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规划和总体布局提供依据。
  要按照企业、园区、城市3个层次,开展试点与示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型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以最终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为目标,规划设计新建工业园区,调整完善已建工业园区,整合园区各种要素,合理规划区内资源流和能源流,研究入园企业的产业链接关系,促进园区产业优化升级,开展ISO14000标准认证,培育循环经济型示范园区。在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内、外物流的循环,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省经贸委要会同省环保局、农业厅等部门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用3年时间在全省建设300个循环经济型企业、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和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在全省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社区、资源节约型城市等活动,努力提高全省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六)搞好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参与资源节约的自觉性。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工作的决策能力;开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的业务能力。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设立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等相关专业。
  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引导和鼓励公众投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倡节俭消费、适度消费、科学消费,自觉节约能源、水资源及各种资源,抵制过度包装,积极回收再生资源,建立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对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要公开曝光,使公众充分认识我省的资源形势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好每年的节能宣传周、水日等重要宣传活动。

  五、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切实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机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要进行量化考核,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省经贸委要会同省人事厅、统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标准》和《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考核办法》,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六月十七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5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