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9-15 生效日期: 2000-09-15
发布部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林业厅《关于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9月15日
  关于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尽快把花卉业培育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型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花卉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花卉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国内外经验证明,积极培育和发展花卉产业,不仅能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优化农业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我省地域狭长,地形地貌和光照、气温、土质、降雨等自然条件多变组合,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类型,适于多种花卉生长繁衍,尤其适宜球根花卉的生产,是全国繁育花卉种球的最佳地区。我省还具有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部分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紫斑牡丹、芍药、大丽花、山丹花、杜鹃、报春及许多野生花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与此同时,我省鲜切花生产旺季正值东南沿海高温季节的生产淡季,给我省鲜切花销售提供了市场空间。
  近年来,全省花卉产业发展很快,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一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省已初步建起了以兰州为中心,以定西、天水。武威、陇南、临夏为重点的鲜切花、种球、种苗、盆景、绿化苗木等花卉基地。各类花卉基地70余处,面积1.76万亩,占全省花卉总面积1.98万亩的89%,基地总产值8664万元,占全省总产值8818万元的96%。其中兰州和平牡丹园、临洮大丽花基地、甘谷县实验月季园等三个基地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评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培育出了一批名优拳头产品。经过多年的引进、驯化、筛选,已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拳头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紫斑牡丹以花大色艳、芳香浓郁、切花质量高而蜚声国内外,是目前我国唯一被国际园艺学会进行品种登录并受保护的珍贵品种;月季已成为省内鲜切花市场的主导品种,也是北花南调、外销创汇的主要花卉;球根花卉更是我省的优势,唐菖蒲、观赏百合、郁金香、非洲菊、大丽花等以其梗长花大、色泽艳丽而闻名全国。其中唐菖蒲、郁金香等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大丽花和月季分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和金奖。三是子花和野生花卉资源初步得到开发利用。我省干花和野生花卉约两千多种,资源十分丰富,许多花卉是国内外珍稀特有品种,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培育成功了一些名贵花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四是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龙头、以摊点为骨架、以信息为支撑的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全省有各类花卉营销企业150个,花店212家,花卉专卖市场25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花卉消费呈迅速增长趋势,1998年全省花卉消费总量达到1.1亿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幅在40%以上。到2005年,预计全省花卉消费总量将达到3亿元以上,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正值全国花卉产业发展的高峰时期,我省花卉业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全面启动,为花卉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三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发展花卉业非常重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四是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组和重大调整,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就一定能够把花卉业培育成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
  培育和发展花卉产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为目标,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发挥地产花卉优势,科学规划布局,搞好种球、种苗、种子和鲜花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逐步把我省花卉业培育成新的主导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培植地方财源创出路子。
  指导性发展目标是:第一阶段,到2003年,以建设八大基地为依托,使花卉发展布局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以建设重点项目为龙头,基本形成品牌优势,初步实现花卉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主要花卉产品实现周年供应;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设施栽培4000亩,年产鲜花5000万支,盆花、盆景1000万盆,种球种苗7000万粒(万株),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第二阶段,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产、科研、保鲜、贮运、销售、信息等一体化体系,地产主要花卉品种的种子、种苗、种球向全国供应,20%的产品实现出口。花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设施栽培达到1万亩,综合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
  区域布局和重点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花、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各地的资源、交通和传统产区等优势,积极培育和建设八大花卉基地,即:以定西、平凉为主的球根花卉生产基地;以兰州为主的优质鲜切花生产基地;以兰州、临夏为主的牡丹芍药基因库及其种苗繁育基地;以河西为主的优质草花制种基地;以天水、兰州为主的盆花生产基地;以陇南、庆阳、天水、甘南以及河西地区为主的野生花卉和干花开发基地;以陇南、天水为主的盆景及观果观叶植物生产基地;全省各地普遍发展观赏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品种各有侧重,生产观赏绿化用苗木、草坪、攀缘花木、宿根花卉等。
  按照上述区域布局,省上重点扶持建设中国西北牡丹芍药基因库、定西球根花卉种球生产基地、兰州鲜切花生产基地、陇南工厂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武威花卉苗木及鲜切花生产基地、小陇山野生花卉及盆景开发、临挑大丽花及鲜切花生产基地、甘谷月季品种园、张苏滩花卉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独具特色的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实现产业化经营。
  三、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花卉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兰州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条件,建立起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大型花卉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在批发交易本省花卉产品的同时,转运、销售、疏散周边省区的花卉产品,形成西北地区的花卉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以此带动~批重点地县的花卉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建设。同时,建立全省花卉信息网络,组建互联网网站,定期印发《甘肃林果花卉信息》,为花企花农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2、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培育高效特色花卉。一是集中省农科院、省林科所、甘农大、省林校、兰州园艺学校等科研力量,搞好协作攻关,以优良品种选育为主,开展生物工程运用、鲜切花采后处理、野生花卉驯化、种球生产、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等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花卉科研的扶持力度,提高花卉科研项目的立项比例。二是以提高花卉产品质量为中心,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包括鲜切花优质高产栽培、脱毒苗培育、组培快繁、无土和轻质栽培、切花保鲜、干花制做和盆景标准化培育技术等。制定紫斑牡丹、唐菖蒲、大丽花、月季等主要花卉生产技术标准,提高竞争优势。三是注重花卉品牌的商标注册,加强地产珍贵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四是加强对花农的培训,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同花农、花企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促进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力争花卉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
  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扶持力度。对持县以上科研部门批文,确定以优新花卉苗木、种子引进繁育为科研项目的,试验期间可给予免征农业特产税;对以开发“四荒”地生产花卉的企业和个人,从有收益起三年内免征农林特产税;对引进的花卉苗木、种子减半收取检疫费;各级税务、工商部门对新办花卉企业、花卉市场在手续和税费上给予优惠;省财政视财力情况每年可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花卉优新品种引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展览促销等工作,对示范作用大、辐射功能强的企业和个人实行以奖代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以贴息形式扶持骨干花卉企业;扶贫、林业、治沙贴息贷款要对花卉示范基地建设予以倾斜扶持。
  4、切实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花卉产业健康发展。为了搞好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降低产业风险,必须加强对花卉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省林业厅具体承担行业管理职能,按照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建设重点、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指导生产、销售和市场体系建设。省花卉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开展花卉调研,研究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交易活动,开展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收集信息,进行市场预测,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加强对各有关专业协会的协调和指导,规范企业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省林业厅
二○○○年三月十七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3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