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农业局区榨菜办关于榨菜良种涪杂一号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报告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9-02 生效日期: 2000-09-02
发布部门: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涪府发[2000]227号
李渡管委会,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荔枝、江东、江北街道办事处,区府有关部门:
  区农业局、榨菜办《关于榨菜良种涪杂一号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报告》(涪农业发(2000)90号)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年九月二日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局、重庆市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关于榨菜良种涪杂一号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报告
区人民政府:
  为加速我区榨菜生产良种化进程,提高榨菜原料单产水平和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特拟定榨菜良种“涪杂一号”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并报告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广应用“涪杂一号”良种的重大意义
  近十年来,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及榨菜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区青菜头常规良种“涪丰14”、“永安小叶”得到了较了的推广普及,全区良种率在80%以上,对提高青菜头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原料品质,推动榨菜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区青菜头种植以菜农自繁蓄种为主(约占需要量的80%以上),区农科所繁育供应为补充,菜农在种子繁育过程中,往往由于隔离条件差、除杂不净等诸多因素影响,种子纯度不够,品种品质逐年退化,加之少数菜农良种意识不强,至今仍在种植已淘汰多年、品种退化的蔺市草腰子等老品种,致使我区青菜头品种呈现多、杂、乱现象,单产低,质量差。为了有效克服和改变这一现状,区农科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于去年选育成功并通过审定的“涪杂一号”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较“蔺市草腰子”增产15%以上)、耐肥、播期弹性大、抗逆力强、耐病毒病、含水量低、加工成菜率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杂交新品种,对调整我区农业种植结构,促进榨菜产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菜农收入,调动农菜种植积极性,加速我区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其次,它有利于促进我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由于青菜头杂交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产,从而为调整更多的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奠定了基础。第三,由于该杂交新品种属雄性不育,菜农从此不能自繁蓄种,这对保证我区青菜头新品种纯度品质,克服品种多、杂、乱十分有利。第四,它有利于改善青菜头原料品质,为生产加工高质量榨菜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创造条件。第五,它有利于巩固提高我区“榨菜之乡”的声誉。涪陵榨菜历经百年,畅销不衰,赢得了“榨菜之乡”美名,除与其独特的土壤、气候、加工工艺以及种植、加工、销售规模息息相关外,还与青菜头本身在丰产、抗病、营养优质等方面的综合性状不断改善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青菜头良种的不断培育推广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
  二、推广的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
  (一)目标任务:依托区农科所建立良种繁育供应体系,以乡镇、街道和重点骨干企业为良种推广主体,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综合推动,完善“涪杂一号”良种推广网络体系,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在今年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区菁菜头种植面积达1.34万公顷(20万亩)以上。
  (二)进度安排
  1、2000年,选择江北街道、南沱镇、义和镇、新妙镇等进行成片示范推广86.67公顷,其余乡镇多点示范推广113.33公顷,总面积200公顷(3000亩)。
  2、2001年,在上述示范乡镇(街道)的基础上,再重点增加李渡示范区、百胜镇、蔺市镇、珍溪镇、中峰乡、仁义乡、清溪镇、土地坡乡等乡镇,进行大面积推广,计划推广面积4000-5333公顷(6-8万亩)。
  3、到2002年,在上年度推广范围之外,增加龙桥、焦石、致韩、丛林、镇安等乡镇,计划推广面积8000-10000公顷(12-15万亩)。
  4、到2003年,在全区所有榨菜生产乡镇(街道)全面推广,计划推广面积1.34万公顷(20万亩)以上,基本实现我区榨菜品种杂交化目标。
  三、良繁基地建设及种子生产供应规划
  (一)建设和改造原种(包括亲本原种和原种繁殖基地)1-1.34公顷(15-20亩),为保证亲本安全,由农科所建设基地。2000年完成土地平整和违墙建设并投入使用,2001年完成道路及沟渠整治、排灌设施、种株挂藏室整修等建设内容。
  (二)制种基地安排。为满足三年应用推广目标对杂一代种子量的需求,同时逐步实现在本地制种以防种子串换和掺杂使假,拟安排2000年9月至2001年6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制种6.67公顷,生产杂一代种子2500-3000千克,在我区山窝乡春繁1.34-2公顷,预计收种300-450千克,以后根据春繁大面积试验的结果,对本地和异地制种面积比例进行合理调整,必要时,可进行一定数量的夏繁制种,总的目标达到2001-2002年度生产种子5000-6000千克,2002-2003年度生产种子7500-9000千克。
  (三)为预防杂交化进程中可能发生的制种风险,从2001年9月起每年繁殖一定数量(按当年杂交种计划数据的50%)的榨菜常规良种“永安小叶”种子以作弥补和保证。良繁基地建设及种子生产供应工作由区农科所承担。每年种子的供应价格,在成本核算后,按保本或微利原则由物价局确定。
  四、实现榨菜品种杂交化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实现榨菜品种杂交化是促进我区榨菜生产上新水平的重要举措,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象当年抓杂交水稻的推广一样,务必予以高度重视,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搞好本乡镇、街道范围内杂交榨菜推广的组织协调工作,解决好有关具体问题。为切实加强对实现榨菜品种杂交化的组织领导,建议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财办、区农办、区农业局、区榨菜办、区农所科及有关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榨菜品种杂交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榨菜办,由榨菜办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有关乡镇、街道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辖区“涪杂一号”杂交良种的推广实施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区农办要负责推广的组织协调工作。区榨菜办、区农业局要按分年度进度安排把示范推广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负责各地示范推广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及完成区级示范片建设,培训各乡镇、街道技术骨干,收集总结推广工作情况。区农科所要负责基地建设、制种、杂交种供应和常规良种的繁种与贮藏,确保种子质量,并提供“涪杂一号”栽培技术资料,完成加工实验。宣传部门要做好此项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区科委要将“涪杂一号”的推广列入重点科技推广项目立项。各乡镇、街道农技站、榨菜办要在区农业局、区榨菜办的统一指导下,保证该项工作在本辖区内全面实施,落实到位,并协助当地政府抓好一个村的示范。
  (三)动员榨菜企业积极参与。各榨菜生产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要积极参与,以推广应用“涪杂一号”良种为己任,全力支持、配合当地农技、榨菜部门认真抓好此项工作。各榨菜生产企业要在各自划定点的原料基地范围内,从播种育苗开展,宣传、指导基地菜农推广应用“涪杂一号”良种,提供必要的育苗、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服务,保证优质丰产,并及早与基地菜农签订原料购销合同,让他们放心种植推广,走好产业化经营路子。同时,今年各重点骨干企业要结合当地乡镇示范推广任务安排,积极选点集中成片抓好不低于3.4公顷的良种推广示范片建设,以此带动广大菜农种植,并做好常规良种“涪丰14”、“永安小叶”的对比种植试验,为来年顺利推广打下基础。
  (四)加强技术培训,搞好现场示范。各地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广大菜农对“涪杂一号”优良品种的认识和种植积极性,掌握种植关键技术。区农业局、榨菜办要在今年集中对各乡镇(街道)农技站、榨菜办人员进行一次技术培训。结合青菜头根肿病综合防治,各有关乡镇(街道)要认真按杂交品种特性及技术要求做好示范。通过示范,由点到面,培训干部和菜农。每年区上安排1-2个乡镇落实13.3-66.7公顷,各乡镇(街道)落实13.3-33.3公顷,每个村落实3.3-6.7公顷的示范片。
  (五)认真开展杂交种青菜头大型加工厂加工印证实验。在2001年1月-5月由区榨菜办确定1-2户加工企业承担,区农科所协助完成,以进一步明确“涪杂一号”大面积推广情况下的青菜头含水量、空心率、脱水速度、加工成菜率、加工成品质量等。重点是加工成菜率及成品品质的印证实验,为今后“涪杂一号”良种的顺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六)狠抓落实确保成功。今年是“涪杂一号”良种示范推广的第一年,起步年,示范推广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今后大面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抓好今年“涪杂一号”良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全区采取重点推广,多点示范的推广方式,点面结合扩大推广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江北、义和、南沱、新妙等成片重点推广任务的乡镇街道务必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地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菜农自觉推广应用的同时,必须切实做好相对集中成片育苗和移栽示范管理工作,并登记造册,确保200公顷示范推广任务的圆满完成。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实施。
二○○○年八月十八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1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