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农业局关于全区粮油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9-12-08 生效日期: 1999-12-08
发布部门: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涪府发[1999]203号
桥南、李渡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区农业局《关于全区粮油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报告》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八日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局关于全区粮油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报告
区政府: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我区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已极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十分紧迫地摆到了我们面前。为此,特就我区粮油结构调整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粮油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产品卖难和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结构不合理和农产品品质较差所致。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实现了粮食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着改革的深化,生产力的发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退出按保护价收购范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受到一定的冲击,如果沿袭传统的粮油生产发展模式,不注意品质的提高,不进行结构调整,必将背离市场,降低粮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造成农产品卖难,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粮食体制改革,改变农民卖粮难、增收难的现状,唯有抓住当前农产品总量充足的有利时机,大力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粮油产品质量,才能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基本处于买方市场,但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仍然很大。从全国来看,虽然1998年全国粮食生产水平已近5000亿公斤,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目标,而且大米、普通小麦、玉米供大于求,但是大豆、高蛋白玉米、食用植物油却存在较大供给缺口。给我区来看,虽然1998年粮食产量已达443936吨,1999年预计达455409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以上,但是每年还需从外地调入食用菜油4500吨左右,占销售量的2/3以上,调入大豆1200吨左右,豌豆、葫豆及小杂粮1000吨左右,优质米1600吨左右。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有适宜于优质水稻、豆类、油菜生产的气候条件,有年生产能力上万吨的植物油厂,龙潭、惠民等坪上乡镇生产的大米,早就以优质闻名,涪陵榨菜更是驰名中外,加之众多龙头企业的带动,为我区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市场条件。
  二、粮油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我区粮油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区域优势,进行规模化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粮油品质和种植效益。基本思路是:稳水稻玉米,压小麦,减薯类,增“三菜”(榨菜、油菜、蔬菜),扩豆类杂粮,发展苎麻。目标任务是:2000年压缩小麦面积7万亩,薯类面积减少2.4万亩,豆类增加2万亩(大豆1万亩,豌戎豆1万亩),油菜增加2万亩,榨菜增加3万亩,发展苎麻2万亩,改进水稻品质20万亩,改进玉米品质1万亩。2001年再调减小麦面积2万亩,薯类面积2万亩,力争增加苎麻面积4万亩。2002年再减少小麦3万亩、薯类3万亩,增加豆类3万亩、油菜3万亩,改进水稻品质20万亩,改进玉米品质9万亩。
  三、粮油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分区布局
  我区粮油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布局结构,提高品质质量,大力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用油、饲料用粮和工业加工用粮,积极开发名、特、优、新粮油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即:沿江榨菜、早季蔬菜、优质中稻至再生稻生产区;坪上优质稻、油菜、豆类、苎麻生产区;后山优质玉米、豆类、油菜、淡季蔬菜、杂粮生产红色。各主要粮油品种结构调整的具体要求是:
  (一)小春结构调整
  1、小麦:压缩面积。2000年压缩小麦种植面积7万亩,实际种植面积20万亩;2001年压缩小麦面积2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8万亩;2002年再调减3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5万亩,调减出的小麦面积主要用于发展油菜、榨菜、苎麻等经济作物。
  2、油菜:扩大面积,改进品质。依托我区植物油厂,切实抓好优质油菜的开发生产,2000年增加油菜面积2万亩,实际种植面积7万亩;2002年再增加3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0万亩。主推渝油、蓉油系列品种和中油119号、油研7号。到2002年,全区杂交油菜面积达到7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油菜生产主要安排在后山和坪上地区。
  3、洋芋:一是推广脱毒种薯,二是鼓励和扶持多种形式的加工,三是发展地膜早市洋芋。2000年沿江早市菜用洋芋扩大1万亩,后山地区调减洋芋面积1万亩。
  4、豆类和杂粮:2000年后山地区和坪上地区扩大豌葫豆面积1万亩。同时积极发展荞子等小杂粮生产,着力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二)大春结构调整
  1、水稻:相对稳面积,加快调品质。一是从2000年起在坪上优质稻区和沿江再生稻区逐步淘汰岗优等劣质品种,到2002年全区取消岗优系列品种种植。二是以杂交优质稻品种为主,中稻再生稻米配套开发,发展高产优质的中高档优质米。到2002年,在坪上及沿江再生稻区开发种植20万亩高中档优质米,品质达到现部颁二级米标准以上。主推品种为II优系列、K优系列、汕优149。三是在惠民、堡子、龙潭等坪上地区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5万亩。四是把再生稻的高产示范作为水稻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在义和、龙桥等乡镇建立1万亩生产基地,主推K优926、130系列品种,并按照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方式进行综合配套开发。2000年区农业局与义和镇联合开发再生稻米1000亩,品种选用K优926。
  2、玉米:重点发展优质饲料玉米、高蛋白、高油等加工玉米和特种玉米,通过推广新品种及地膜覆盖、软盘育苗、平衡施肥等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大面积推广农大108、成单18,搭配成单14、雅玉2号。2000年改进提高品质1万亩,2002年达到9万亩。逐步在后山乡镇建立高蛋白高油玉米基地,2000年0.1万亩,力争2002年达到5万亩。沿江发展早市糯玉米,中山地区开发反季糯玉米。
  3、豆类杂粮:大力发展优质大豆、绿豆、芸豆、高梁等,实行基地化生产,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2000年扩大豆类面积1万亩,2002年扩大3万亩。基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后山地区。大豆重点发展加工用大豆,品种以渝豆一号、浙春3号、西豆3号等为主。
  4、薯类:调减面积,深度加工。2000年,薯类调减面积2.4万亩,2001年调减2万亩,2002年调减3万亩。我区后山乡镇薯类加工有一定基础,要提高档次,多品种开发,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放。
  (三)粮油面积调整后其它作物的生产布局
  1、蔬菜:在石沱、蔺市、南沱等16个乡镇的沿江河谷地建早季蔬菜基地,在大木、龙塘等后山区建淡季蔬菜基地,并新扩建太和、聚宝、新村等中山区淡季菜生产基地。2000年商品菜面积增加0.5万亩,达到10万亩,2000年再增加1万亩,达到11万亩。
  2、榨菜:榨菜是我区骨干经济作物,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有较好基础。要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新产品开发,规范管理,提高加工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2000年榨菜面积增加3万亩,2000年再增加2万亩,达到30万亩左右。在生产基地布局上,主要是巩固老区,积极开拓山窝、焦石、罗云、天台、土地坡、马武等新区。但新区发展榨菜生产必须要有企业介入,切实解决好生产、加工、销售的问题。
  3、苎麻:瞄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市场需求,依托金帝集团,在坪上及后山乡镇建立起与其加工规模相适应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基地主要安排布局在新妙、增福、两汇、石和、同乐、龙潭、聚宝、堡子、梓里、致韩、石龙、新村等乡镇,生产规模规划为6万亩,其中2000年达到2万亩。
  四、促进粮油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抓良种推广,提高产品质量。良种是实现粮油增产增收增效的内因。要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粮油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必须切实抓好粮油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种子公司要加快优质高效粮油品种(特别是豌豆、葫豆、大豆、洋芋)、经济作物品种的引进步伐,筛选出适合我区自然条件、优质高产、商品性能好的优良品种供生产上使用。各乡镇也要加强对良种推广工作的领导,切实搞好粮油新品种的生产示范,为粮油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二)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结构调整要和农业产业化紧迫结合起来。农业、加工、流通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分析市场和区域优势,确立项目,设计产业链,特别是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产业收贮、加工和销售工作。各地要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建立企业与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从而推进全区粮油结构调整。
  (三)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推进优质粮油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实现优质优价,有关部门要尽快参照国际国内粮油产品质量标准,修改制订粮油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配套完善优质粮油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保持优质品种的品质稳定和标准统一。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优质粮油产品的质量标准,树立创优意识,以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四)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新技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稳定农技队伍,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技服务体系在粮油结构调整中的技术依托作用。继续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地膜覆盖、平衡施肥、洋芋脱毒、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等重大增产技术,不断探索新技术、新耕制,作好结构调整的技术储备,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落实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要进一步制定落实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粮油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区上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实行以奖代补。
  (六)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调整规划。各乡镇街道和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粮油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特殊性,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要按照本意见的总体部署,在搞好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当地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各地各部门粮油结构调整的具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规划一经制定,必须一年接着一年、一步紧接一步、一环紧扣一环地组织实施,既不能一哄而起,也不能时冷时热。同时,规划要有预见性,要有较长期的打算和扎实的措施。当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确保明年我区粮油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实施。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4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