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郑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9-21 生效日期: 2005-09-21
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郑政办[2005]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郑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43号,以下简称《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就贯彻实施《规定》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明确指导思想
  全市各级、各部门、派出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以下统称政府机关)要使每个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我们是人民公仆,人民了解并监督政府的全部行政活动是人民政府的本质要求,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消除腐败现象的高度,认真学习、准确理解、严格执行《规定》。要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要求,将《规定》的实施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要转变观念,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信息公开的范围,积极稳妥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制
  《规定》明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监察部门依照各自职能,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组织监督检查。市、县(市、区)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政府信息网上公开的监督实施工作。上述部门和机构要认真落实各自的职责,加强协调,共同推进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各政府机关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搞好本部门信息公开的同时,加强对下级政府机关的对口指导,协调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三、落实工作要求
  各政府机关要按照《规定》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对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梳理、归集,从今年10月1日起公布本机关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和电子邮箱,公开已梳理完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和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开始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一)制定计划
  各政府机关要结合本机关工作实际,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制定工作计划,突出重点,规范内容,明确标准,规定时限。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具体工作的不同特点,调配内部力量,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讲原则、精业务、高素质并相对固定的人才队伍。
  (二)梳理信息
  各政府机关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对本机关的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将信息划分为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和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三类。要抓好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公开,对已公开的政府信息要进一步清理更新。教育、人事、规划、工商、劳动保障、民政、建设、公安、卫生、计划生育、国土资源和房地产、行政执法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归集梳理依申请公开的信息。这类信息量大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系密切,受关注度高。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抓紧组织专人制定制度,研究方案,归集资料,保证届时按《规定》要求受理公民查阅。
  (三)编制指南和目录
  各政府机关要按照统一的要求,编制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并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公开,以供查询。《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目录》正式使用前,应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并根据有关意见予以调整、充实和完善。
  (四)公开信息
  各政府机关要按照形式服从内容、方便公众办事和监督的原则,采取《规定》中明确的形式,优先选用信息化的手段,公开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要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法,丰富公开形式,并对阅读有困难的残疾人和文盲申请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条件的部门应设置公共查阅室或公共查阅点,方便公众进行政府信息检索、查询、复制。市、县(市、区)档案馆作为查询、利用同级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的场所,应为公众做好服务工作。
  (五)受理申请
  各政府机关要认真做好政府信息申请公开的受理工作。要根据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格式文本,规范程序,妥善办理。
  (六)落实经费
  各政府机关要将实施信息公开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完善保障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政府机关要从规范程序入手,健全工作制度;从加强监督着眼,完善保障措施。
  (一)制定实施细则
  各政府机关要结合本机关各组成机构的职责,制定《规定》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制度与工作机制,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得当、运作规范、奖惩分明,保证信息公开及时准确,申请受理规范公正。
  (二)规范梳理程序
  信息梳理是信息公开的前提和基础。各政府机关业务部门要及时处理新增的政府信息;分管领导和保密部门要严格把关,确保信息内容完整、界定准确;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机构要及时更新本机关的《政府信息目录》。承办过程中遇有难以把握的问题,应及时报请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给予指导或帮助。
  (三)稳妥处置申请
  各政府机关要确定受理部门,可以在本机关办事大厅设立窗口,制定受理方案,规范受理程序。同时,要开展受理人员的岗位培训,规范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四)加强工作监督
  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安排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监察部门应依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对《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政府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巡视,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各政府机关要指定专门机构实行内部监督,同时及时处理各类举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局将组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各政府机关要将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廉政建设和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监察、人事等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标准。
  五、确定进度安排
  (一)9月下旬前,各政府机关完成本机关实施《规定》工作方案的制定,明确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专门机构,指定人员,并落实相关工作经费。
  (二)10月1日前,各政府机关要对各自的政府公众网站进行梳理,在网上公布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制定相关细则,完善有关措施,做好受理申请的各项准备。
  (三)2006年1月1日前,充实和完善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公开所有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完成各政府机关《政府信息目录》的编制工作,并予公布。
  (四)2006年1月1日至1月底,开展《规定》实施情况的检查评议工作。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附表:郑州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表
┌──┬─────┬─────┬─┬───────┬───┬───┐
│  │     │  姓名  │ │工作单位   │   │   │
│  │  公民  ├─────┼─┼───────┼───┼───┤
│申请│     │ 证件名称 │ │证件号码   │   │   │
│人信│     ├─────┼─┴───────┼───┴─┬─┤
│息 │     │ 通信地址 │         │邮政编码 │ │
│  │     ├─────┼─────────┴───┬─┴─┤
│  │     │ 联系电话 │             │   │
│  │     ├─────┼─────────────┼───┤
│  │     │ 电子邮箱 │             │   │
│  ├─────┼─────┼───┬─────────┼───┤
│  │     │  名称  │   │组织机构代码   │   │
│  │法人/其他 ├─────┼───┴─────────┴───┤
│  │  组织  │营业执照信│                 │
│  │     │  息  │                 │
│  │     ├─────┼─────┬─────┬─────┤
│  │     │ 法人代表 │     │联系人姓名│     │
│  │     ├─────┼─────┴─────┴─────┤
│  │     │联系人电话│                 │
│  │     ├─────┼─────────────────┤
│  │     │联系人通信│                 │
│  │     │地址及邮政│                 │
│  │     │  编码  │                 │
│  │     ├─────┼─────────────────┤
│  │     │ 电子邮箱 │                 │
│  ├─────┴─────┼─────────────────┤
│  │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                 │
│  ├───────────┼─────────────────┤
│  │    申请时间    │                 │
├──┼─────┬─────┴─────────────────┤
│  │所需信息的│                       │
│  │ 内容描述 │                       │
│  ├─────┴───────────────────────┤
│  │           选 填 部 分           │
│所需├───────┬─────────────────────┤
│信息│所需信息的用途│                     │
│情况├───────┴─┬─────────┬─────────┤
│  │是否申请减免费用 │所需信息的指定提供│获取信息的方式(可 │
│  │□ 申请。请提供相 │方式(可多选)    │多选)       │
│  │关证明      │□ 纸面      │□ 邮-寄     │
│  │□ 不       │□ 电子邮件    │□ 快递      │
│  │         │□ 光盘      │□ 电子邮件    │
│  │         │□ 磁盘      │□ 传真      │
│  │         │         │□ 自行领取/当场阅│
│  │         │         │读、抄录     │
│  │         │         │         │
│  ├─────────┴─────────┴─────────┤
│  │□ 若本机关无法按照指定方式提供所需信息,也可接受其他方式 │
└──┴─────────────────────────────┘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6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