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司法部关于印发《全国地方法制报刊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4-07-13 生效日期: 1994-07-13
发布部门: 司法部
发布文号: 司发通[1994]0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各地方法制报刊社:
  现将《全国地方法制报刊工作会议纪要》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全国地方法制报刊工作会议纪要
  全国地方法制报刊工作会议于1994年5月23日至5月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主管厅(局)长和法制报刊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司法部副部长王巨禄同志代表部党组作了重要讲话,宣传司司长孙鸿翔同志作了工作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大会交流,分组座谈,研究、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报刊的改革、发展和提高的问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的办报(刊)宗旨,坚定了办好法制报刊的信心。较好地完成了会议预定的任务。
  会议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全国地方法制报刊经历了创办、发展、壮大的过程。到1993年底,地方法制报刊已发展到57家,其中法制报44家,法制期刊13家。今年报刊发行总量已达650万份。已经形成了一支群众威望较高,社会形象较好,战斗力较强的富有朝气的法制新闻队伍。十五年来,从事地方法制报刊工作的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不懈地努力和辛勤的工作,在宣传党的谇、政策,宣宪法法律,普及法律常识,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地方法制报刊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为特征的新时期。
  会议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全国地方法制报刊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力争把法制报刊办成方向正确、格调清新、队伍过硬、效益统一、群众欢迎的一流报刊。
  (一)法制报刊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宗旨,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针,遵循党的基本路线,立足法制建设,面向全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坚持这个方向和宗旨,就能保证我们法制报刊不致于落在时代的后面,就能保证我们较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任务。
  (二)地方法制报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成为各地方法制建设的信息总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舆论先导;广大公民政治经济生活的法律顾问;法制理论和法学教育的研究园地;全民普法教育的良师益友;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阵地。
  (三)努力提高报刊水平,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1.导向性和生动活泼的关系
  报刊的导向性,就是报刊宣传的政治方向。正确的导向功能,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发挥出来。因此,就需要报刊要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读者,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

  2.专业性和丰富多彩的关系
  法制专业报刊宣传的内容要以民主与法制建设为主。但是,也必须兼顾内容的丰富多彩。这是新形势下报刊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要求。

  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我们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基本准则。

  4.服务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为广大读者提供法律服务,向广大读者进行法制宣传,进行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是地方法制报刊的重要任务。法律服务与法律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服务的过程,应该是扩展和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法制教育也必须自觉地寓于为群众生动而现实的服务之中。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权威性和可读性的关系
  法律本身是最有权威的,是严谨的。因此,宣传解释法律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必须准确严谨。但是,如果没有可读性,或可读性不强,尽管非常权威,没有读者,权威也无法实现。因此权威的内容必须通过可读性来实现。
  (四)深化改革、提高报刊的管理水平深化改革,一是报刊主管机关的改革。报刊要走向市场,进入流通,作为行政主管机关的管理方法,也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扭转行政机关办报(刊)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措施,注重宏观领导,遵循新闻规律,依法科学管理。报刊社作为事业单位,要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是发展方向。凡有条件这样做的,一定要大胆去做;目前不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具体讲,第一,行政主管机关要帮助报刊社把握好办报刊的方向,保证在大的方向上不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第二,在人事制度方面,行政主管机关要管住社长、总编、书记,管住主要负责人。要分层次,各负其责;第三,在分配制度上既要考虑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又要考虑同行业左邻右舍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放水养鱼,要扶持、要发展。
  二是报刊社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关键是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报刊社内部,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按照新闻规律的要求,搞好内部机构和管理机制的建设,把报刊社建设成为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新闻事业单位。会议明确指出,了解大局,维护大局,稳定大局,宣传大局,是当前法制报刊的主要任务。
  第一,要了解大局,维护大局,稳定大局,宣传大局。大局就是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要正确的理解和宣传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把握好大局,这对于我们搞好各方面的宣传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充分发挥法制专业报刊的职能作用,善于从法律的角度宣传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关系。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从理论的高度来宣传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我们的法律新闻 工作者要善于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宣传的内容,加大法制宣传的深度和力度。
  第四,讲究宣传策略,坚持正面报道。当前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因为改革的力度加大,各种矛盾会更加暴露。法制报刊更要讲究宣传策略,坚持正面报道。这样才有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利于在改革的攻坚阶段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第五,要遵守新闻纪律,严格必要的请示报告制度。(1)对涉及外事的宣传报道把握不准的要请示报告;(2)对涉及法制、法律方面的宣传,拿不准的要请示报告;(3)对国家深化改革中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报道,不能有随意性;(4)对社会上关注的难点、热点、疑点、敏感问题既要积极参与,又要把握住分寸,对争议问题要请示报告,不能自作主张。
  第六,要抓好正面宣传的总体规划,选准重点报道题目,集中骨干力量,搞出一批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点报道。这方面人民日报最近搞的不错,我们可以借鉴。这要形成制度,每年确定几个大题目,体现出法制报刊的特色来,坚持下去,法制报刊的地位和作用就能充分显示出来。
  会议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法制报刊工作与其他司法行政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抓紧、抓好,这是法制报刊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也是现代化领导方式所要求的。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当前首要的是要把建设好报刊社领导班子和提高采编队伍素质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当前法制报刊上新水平的主要矛盾。其次是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报刊社内部各项制度的改革,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特别是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当然,改革必须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不可搞“一刀切”。目标选择是不能改变的,策略选择要符合各地实际情况。会议提议,这样的工作会议每两年要召开一次,下一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改革发展的经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9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