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河南省洛阳市财政监督检查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07 生效日期: 2003-06-01
发布部门: 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2003年4月4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3年4月7日洛阳市人民政府令第61号公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财政监督,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河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与预算内外收支相关、接受财政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均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财政监督检查。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财政监督检查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财税监督检查局,具体负责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业务上接受市财税监督检查局的指导。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报告财政监督工作情况。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财税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权举报。财政部门对举报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有功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六条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依法实施监督:
  (一)本级各部门及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
  (二)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
  (三)国库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四)政府采购的执行情况;
  (五)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偿还及管理;
  (六)国有资本金管理;
  (七)本级预算外资金的征收、解缴、使用;
  (八)地方金融机构的财务活动;
  (九)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执业质量;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实施财税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接受财政监督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资金管理,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律法规改变税种和税收入库级次;
  (二)违反法律法规办理退库;
  (三)擅自扩大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征收范围;
  (四)违反规定提取征管手续费;
  (五)截留、侵占、挪用财政收入或擅自将预算收入存入国库之外其他账户;
  (六)帐外设帐、多头开户、设立“小金库”;
  (七)虚报资金使用计划或违反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
  (八)违反政府采购规定;
  (九)违反罚缴分离、票款分离规定,坐收坐支;
  (十)违反财政收支、财务会计管理的其他行为。


    第八条审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对财政监督检查对象已作出检查结论,并能够满足财政部门履行财政监督职能需要的,财政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检查。


    第九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关部门和被监督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并根据检查的需要,如实提供下列资料:
  (一)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二)帐户开设和税收分成、退库、减免、代征、代扣、代缴的有关资料;
  (三)预算收入收纳、划分、留解、退付、拨付款项的资料;
  (四)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和决算;
  (五)财政有偿资金的使用、管理;
  (六)资产评估、股权管理、产权登记情况及相关资料;
  (七)其他应当提供的资料和情况。


    第十条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当组成检查组,一般应于实施检查3日前向被监督检查单位送达财政检查通知书。
  财政部门认为事前向被监督检查单位下达检查通知对检查成效有明显不利影响的,经负责人批准,也可于进点检查时送达检查通知书。


    第十一条检查组通过检查有关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查阅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资料,核实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取得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检查中如有特殊需要,检查组可聘请专门机构对检查事项中某些具体问题进行鉴定。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当根据检查情况,向本级财政部门提交财政监督检查报告,有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情况的,应当详细说明违法的事实和认定依据,并提出处理意见。
  财政监督检查报告提交本级财政部门前,应当征求被监督检查单位意见。被监督单位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
  被监督单位对财政检查报告有异议的,检查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取证。


    第十四条对检查组提交的财政监督检查报告,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查,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五条财政部门对办结的财政监督检查的全部资料应当整理归档备查。


    第十六条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办理检查事项,应当廉洁自律、客观公正、依法行政,保守国家秘密和被监督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十七条被监督检查单位拒绝财政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财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对违反财政管理、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对有违法收入的,责令其退还或收缴,并追回违法支出。对有财政拨款的,应当暂停拨付与该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拨付的款项,责令其暂停使用或予以收回。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对被监督检查单位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对直接责任者,建议有关部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财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9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