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3-03 生效日期: 2006-03-03
发布部门: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徐政发[2006]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徐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徐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三月三日
徐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安排意见??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抢抓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重要机遇,突出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崛起,强化工业有效投入和城市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2.2亿元,增长14.3%,其中一、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14.6%和17.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2亿元,增长3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1%。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总产31.4亿公斤,优质强筋小麦比重超过60%;十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多种养殖量效双增,奶牛、猪、羊分别增长3.8%、1.6%和2.7%,6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29.4%;工业集中度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8%,占全部工业的76.7%;25家大企业大集团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45.2%,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7家,30亿元以上企业5家,超百亿企业2家。
  --三大需求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高于计划预期20个百分点。80项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53.9亿元,徐州天成氯碱公司离子膜烧碱、红星家具博览中心、新城区建设工程等53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预期目标。实施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03个,当年完成投资305.9亿元,增长49.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04亿元,增长15.7%,高于计划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7.52亿美元,增长37.1%,高于计划预期目标22.1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建投资50亿元,顺利完成37条主次干道的维修和29条小街巷的综合整治任务,新建公共绿地160公顷,城市中心区综合改造、小南湖景区等13项工程顺利完工,和平路东延等7项工程按计划实施,珠山佛教文化区、云龙山东部整体改造等6项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就绪。新城区行政办公中心主体建设和2号、4号路建设进展顺利,惠民花园安置房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大龙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体制改革全面推进。318家市属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占总数的87.8%,17.1万职工实现身份置换,县(市)区属工业企业改制面接近100%,徐工、徐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取得突破性进展,市直38家事业单位机构完成改制工作,企业投资项目全面实行核准备案制,农业税实现全部免征,镇级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全面完成。私营经济继续加快发展,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2.55万户、39.5万人和244亿元,分别增长22.8%、55.6%和32.7%。
  --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1185和4443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3.95万人。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低保,全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8%和90%;全市4.94万名城镇居民和12.27万名农村居民享受低保,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初确定的12件实事和农村五件实事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及省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79项,新增高新技术产品30个,专利授权量491件。徐州工程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院校,创建省三星级普通高中3所,省级实验小学5所,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积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淮海战役纪念馆、李可染纪念馆、汉画像石馆扩建等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2.5%。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二级天数达310天,比去年增加90天。
  在经济社会朝着既快又好方向发展的同时,全市经济运行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市属工业增长乏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上规模企业较少,大型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招商引资面临新的挑战,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周边引资竞争加剧,区域性金融环境缺乏活力,利用外资难度加大。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粮价下行压力较大,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依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亟需进一步拓展。
  二、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主要措施
  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总体要求,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7%、16%和14%;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增长30%以上,自营出口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左右,新增就业4.6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4.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突出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县域经济崛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780万亩以上,集中力量培育优质稻麦、特色蔬菜、特色畜禽等十大优势主导产品。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重点抓好10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扩大到80家,龙头企业建设基地达到250万亩,直接带动农户达到95万户。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护体系。二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推动城乡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创业杯'、'小康杯'、'新风杯'、'家园杯'、'和谐杯'竞赛活动,大力实施100个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工程和'三清三创'工程。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健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三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征使用制度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劳务输出8万人。
  (二)突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按照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加速推进年'要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资本加速转移机遇,坚持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把招商引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带动全市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一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招商方式,突出蹲点招商和代理招商,强化招商引资财力支撑,完善开发区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签约项目特别是团组招商和会议招商签约项目跟踪考核机制,确保招商效果。重点组织好2006徐州(香港)投资推介会等三个大型综合招商和东陇海产业带等四个专题招商活动,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以上。二是在重大项目推进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滚动实施工业项目'千项工程',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南北产业转移等超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确保当年新开工387项,竣工345项,工业投入完成400亿元,增长33%。根据我市空间功能区划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合理引导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集中安排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有效促进产业集聚。三是在开发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把各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作为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的主战场,举全市之力加快规划建设。突出徐州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地位,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纽带,引领铜山经济开发区和贾汪经济开发区整体联动,错位发展,加快构筑市域工业发展核心集聚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县(市)开发区和各类特色工业集中区,加速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集约发展。四是在企业自主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突出25家大型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开发重点产品和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在现代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等六大工业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组织实施100项高新技术创新项目、30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突出徐州科技创业中心集聚功能,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积极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创业中心,争取设立省级医疗电子产业园。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集团,形成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五是在创新政府引导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根据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整合、扩大产业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政策、项目的支持,特别对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扶持,逐步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机制。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研究建立循环经济产业筛选机制,将土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率和水耗、能耗、环境等指标纳入项目审核和土地供应考量范围,实施产业项目综合评价。严格限制'高一低'项目建设。继续完善绩效考核综合评价机制,制定差异化考评标准,适当增加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考核内容,科学衡量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工作成效。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全市服务业优化升级
  抓住入世后过渡期我国服务业加快开放和国际、国内服务业加速转移机遇,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服务业高地。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城市地位,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社会物流信息公开,加快构建相互衔接、配置优化的集疏运支撑体系。积极联外引强,启动建设'港区联动'保税物流,组织实施农资、板材、建材、工程机械、粮食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推进大宗物资等综合物流中心沿运河港口集聚,专业物流在东三环周边地区集聚。重点支持物资集团、港务集团、储运公司十大物流企业迅速壮大规模,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建设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积极构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二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以构建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徐州中央百货商务中心广场、天成国贸商厦、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二期工程等重点商贸设施,积极改造提升区域生产资料、汽车及配件等大型批发交易市场,精心打造老城区商贸中心和三环路市场带,形成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商贸集聚效应。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老城区各类市场逐步向零售为主的先进业态转型,农贸市场加快'农改超'步伐。继续推进户部山、河清路等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完善购物、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发展专营专卖、总代理制、休闲娱乐及时尚消费设施,重点支持3-5家大型商贸企业集团跨地区发展。大力发展镇、村两级连锁超市,促进农村市场全面升温。三是加快培育旅游、信息、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汉文化品牌宣传,联手周边及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城市,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产业;依托在徐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加快发展自主研发、工业设计等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以中介机构为载体的信息服务业,加快构建资源共享的社会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会展业;推进以社区卫生医疗、养老托老、家政服务等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社区服务'困有所帮、难有所助、需有所应'。
  (四)提升城市总体竞争力,加快推进徐州都市圈建设
  按照'三核鼎立'空间功能布局,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和建设徐连城镇聚合轴,推动区域城市间合作互动,促进徐州都市圈加快形成。一是突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围绕建设老城区商贸旅游中心目标定位,加快实施'中优化、东扩张、南融合、西改造、北提升'战略。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切实抓好48项重点工程,年内确保完成投资62亿元。围绕构筑新城区商务政务中心,集中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9条主次干道建设,1号路路面完成基层筑铺,坝山热电厂、行政办公中心、惠民花园竣工。加快大龙湖改造和上海绿地、香港恒基兆业等重大开发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知名投资主体,全面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二是积极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强化新沂、邳州、沛县、丰县、睢宁等五个副中心城市功能,突出沿东陇海线开发区、工业集聚区载体建设,重点发展农用化工、林木加工、省际边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沿线节点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加快发展徐丰(沛)、徐睢产业聚合轴,以示范镇(村)、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强化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华山、敬安、龙固、双沟、王集等重点工业镇扩张规模,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三是加强徐州都市圈城市间合作与互动发展。抓住新亚欧大陆桥合作发展、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机遇,强化中心城市吸纳、渗透和带动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协调沟通,通过举办都市圈城市发展论坛、创办淮海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加深对话,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重点构建区域发展竞合机制、一体化协调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联合编制区域发展规划,联手做强产业链和产业群,共同推进高速路网建设,协同共建区域一体化信用环境、制度环境和创业环境,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逐步形成具有整体竞争力的淮海城市群。
  (五)坚持利用'两个市场',努力扩大内需
  准确把握、积极策应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趋势,在继续坚持外向带动战略的同时,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促进全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一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扩大投资需求为第一推动力,启动实施一批事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重点支持工业优化升级、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和资源节约、环境建设项目。2006年计划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0亿元,增长20%。当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60项,可完成投资277.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8.5%,其中开工和竣工项目分别占65%和42.5%。加快改善金融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社会投资。积极争取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二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汽车、非义务教育、旅游、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大力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加快消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扩大信贷消费规模。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住房、汽车消费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规范教育、旅游和电信等服务收费。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各种不法行为。三是加快提升外贸外经规模和水平。切实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主攻工程机械、铁制品、纺织服装等11大类产品出口,开拓中东、南美、澳洲等新兴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融入外资企业生产、供应链,增强配套能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创建海外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公司。加强劳务基地县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成功率。
  (六)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系统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努力破除各种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资本市场,壮大信托投资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支持证券、保险、基金管理等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公司,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土地市场,依法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协议出让行为,健全合理补偿机制,健全土地收益分配体制。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吸引高层次人才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中间组织的职能,抓紧在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之中组建一批重点行业协会或商会。二是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胆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所有者权益、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力争国有大型企业国有股降至25%以下,市属工业企业、流通企业及建设系统企业全面完成改制。创新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激励和约束机制,稳妥实施经营者持股、年薪制等利益分配新机制,促使国有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三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合理调整社会事业资源配置,调整布局和结构。精简机构和人员,推进有条件事业单位加快市场化改革,年内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稳步实施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推动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根据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要求,重新确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合理设置机构,科学合理开展'三定'工作,配套实施用人、分配制度改革。
  (七)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实施国家及省火炬、星火计划180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30个,新建各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科技创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00家;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国矿大南湖校区、徐州医学院校区扩建、徐州教育学院新校区建设、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扩建等项目建设。二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以上。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深入开展采煤塌陷地的综合利用。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启动实施生态市建设八大工程,重点做好工业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源治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坚持执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三是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徐州新闻中心、中国淮海民俗博物馆、驮篮山汉墓的保护维修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启动体育场改造工程,完成游泳馆改造项目。扎实推进法治徐州、平安徐州、诚信徐州等载体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徐州精神。
  (八)加快富民步伐,全力构建和谐徐州
  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形成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富民机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是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做好农村'五件实事',全面贯彻落实'一免三补'各项支农政策,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改革城镇职工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低收入者财政支持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引入合伙人制度,鼓励创业投资,促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积极扩大就业。多渠道增加城镇就业岗位,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符合工业化、城市化方向的非歧视性劳动力市场。重点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力争全年新增就业人数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重视困难群体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失业、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非公有制单位人员参保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制度,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加强对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6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