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2-23 生效日期: 2001-02-23
发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政发[2001]8号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体育产业市场潜力大,启动速度快,产业关联度广,提供就业机会多,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目前,我省已有900万以上的体育人口,太原、大同、长治、阳泉等城市和全省33个全国体育先进县已陆续建成了达到相应标准的体育活动中心;全省城乡居民的体育需求增长很快,社会体育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开拓奋进,尽快把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格局,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努力提高对发展体育产业的认识
  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主要由体育本体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组成。体育本体产业是指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和咨询业、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经营业等,体育相关产业主要是指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建筑等。体育产业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产物,其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社会对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这就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建筑、机械、通讯、信息、环保、交通、旅游、餐饮、娱乐、广告及高科技等大批产业的兴盛。我省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我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各级政府要自觉地从发展经济的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的地位,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市场经营范围、拉动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群众体育消费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树立“大体育、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大力推进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自觉地运用政策调控手段,降低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发展体育产业,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我省省情和体情的产业政策体系,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各级计划、财政、体育、税务、土地、城建、规划、金融、工商、宣传、政法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构筑这一政策体系。
  (三)各级体育部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自觉地运用经济的手段来管理体育。体育部门拥有我省现有体育资源的最大份额,但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现有的场地设施、人力、土地资源利用并不充分,发展的潜力很大。体育部门要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以存量带增量,以增量调结构,搞好本体产业开发,为全社会作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示范;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管理及开发机构,培养和引进体育产业所需各种人才,尽快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队伍。

  二、总体规划,通力合作,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我省的新兴产业
  从现在起至2015年,分三步走,把体育产业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体育产业成为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
  第一步(2001-2005年),积极构建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发展体育本体产业,带动体育相关产业,初步建立体育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体育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从地域上形成以省城太原为中心、逐次辐射到体育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市的若干个体育产业发展带,确保这些地区的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0%,产业增加值年递增15%,占GDP的比重达到0.5%以上。
  第二步(2006-2010年),体育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完善,体育市场形成规模,体育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体育产业链延伸至相关的各个部门,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以上,就业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
  第三步(2011-2015年),全省各地区体育产业普遍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稳定在1-1.5%,全省体育人口达到40%以上,一批现代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体育市场的主力。

  三、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
  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做好总体规划、政策调控、统计指标和法规保障等基础体系的建设。
  (一)尽快制定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2015年远景目标。省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拟定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2015年远景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施行。规划要体现三个纳入:1.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纳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中重点体育设施的建设要纳入我省城市化建设的总体规划;3.把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
  (二)制定和完善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调控体系。要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手段,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做大”体育产业市场。主要的扶持、优惠政策有:1.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设施,要坚持设施用途多功能(运动训练、全民健身和商业开发功能并举),提倡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投资),增强这些设施的自我发展能力。2.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训练、竞赛、科研。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直接为群众健身娱乐服务的公益性体育设施,有关部门要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予以减免。同时,允许以出资人意愿命名。3.允许体育行政部门在确保资金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手段灵活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可以将此资金作为资本金,按照股份制方式进行运作,或以贴息入股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体育产业和体育设施建设。4.各级税务部门要在国家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扶持各类体育经营企业的发展。5.企业和个人出资办运动队、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可比照捐赠公益事业的有关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企业和个人赞助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出资部分可计入生产成本或在广告费中列支。6.凡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出资兴办面向青少年的业余体育俱乐部和兴建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的,按照国家和我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三)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建立全省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科学依据。省统计局和省体育局要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尽快把我省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省体育局要逐步建立全省体育产业项目信息库、体育产业经营单位信息库、体育产业经营人才资料库和山西体育信息网。
  (四)完善体育产业的法规保障体系。有关部门要按照“繁荣与管理并重”的方针,以培育和繁荣体育市场为目的,以严格执法、文明服务为宗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山西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各单项体育项目管理办法,完善体育产业法规体系,保护合法经营,加强对体育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服务、指导和监督,营造体育经营活动的宽松环境,依法管理体育市场。

  四、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分类指导,逐次推进,加快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一是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一增三优,发展潜力产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将体育产业作为具有潜力优势的产业,从产业发展、产业技术、投资融资和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以政策扶持。要改变过去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作法,大力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体育产业。二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合理配置场地设施、土地、人力、信息等现有体育资源。
  当前,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一)优先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健身娱乐业是指以非实物形式向社会提供健身咨询服务,包括健身康复、技能培训、信息咨询、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等。要重点发展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办各类体育健身休闲俱乐部,采用多种方式投资建设体育健身娱乐设施,逐步建立各类体育项目会员制度;体育、旅游部门共同举办全民健身旅游活动,开展体育特色旅游,开发体育旅游热线。省、地、县应成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构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
  (二)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改革和完善体育竞赛制度,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推动我省各类体育竞赛的开展,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商业化程度,鼓励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或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为企业提供一条树立自身形象的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渠道。借鉴国外举办商业赛事的惯例,逐步建立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带动相关的传媒、广告、赞助等行业的发展。
  (三)尽快开展电脑体育彩票销售。体育彩票业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服务于大众”的体育资金筹措渠道,不仅是政府投资以外的体育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对于调节社会闲散资金,启动消费市场,增加短期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均有积极的意义;电脑体育彩票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体育彩票销售方式。要加强对体育彩票发行和销售工作的领导、管理与监督,确立长期稳定的发行政策,逐步推行电脑联网售票,扩大体育彩票销售规模。
  (四)稳步发展体育用品业。体育用品业是指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国内外体育用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定期发布供需信息,为我省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要充分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和工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运动服装、健身器械。运动器材和健康食品。在轻工、机械、纺织等行业中确定一批重点体育产品生产企业,以产品、资金、市场为纽带,实现资产重组,组建龙头企业,安排专项贷款,通过技术改造,形成规模经营,培育品牌产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体育用品的出口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体育无形资产开发是指对体育竞赛、体育组织、高水平运动队、知名运动员、知名教练员等潜在商业价值的开发。要加强体育宣传和广告包装,推出能代表山西形象的体育无形资产。通过公开评估、招标、拍卖、承租、联营,体育赞助,代理体育广告、出售转播权,转让商标,生产徽章标志、纪念品、吉祥物和球迷用品等,把体育无形资产推向市场,变为现实资源。
  (六)积极开展体育产业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省科技厅和省体育局要加大对体育产业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投入。体育科研机构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在科研方向上逐步实现战略转移,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获取经济效益。要大力推动体育产业科研机构与其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联合,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智力支持。

  五、拓宽体育产业投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需求主导型”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体育产业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获益”的原则,以开明的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
  (一)大力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设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物质保障条件,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载体。我省体育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需要依靠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建设。各级政府对体育设施建设应实行积极的投资政策,重点建设项目应列入各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立项审批,优先提供配套资金,并可安排一定的贴息贷款。体育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建设部门共同修订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旧场馆改造规划,将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功能与文化、环保、商贸、旅游相结合,增加体育设施功能,提高体育设施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在加快城市化建设中,无论新建小城镇还是大中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都必须执行《体育法》和《山西省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原国家建设部和原国家体委关于体育设施规划定额指标规划建设体育设施,使大、中、小型体育设施合理分布,以满足全民健身、娱乐、休闲等多种需要。省城要按照组织大型国际综合赛事的思路,广泛吸引境内外投资,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多功能的现代化体育设施。
  (二)加强各类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运动单项协会等社会体育组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与体育机构联合,选择有优势。有潜力的运动项目试办职业、半职业俱乐部,共建高水平运动队,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的同时为企业创名牌、树形象和推销产品服务。教育、体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有关体育协会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体育设施与师资,兴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要以高等院校为龙头,组织以田径、游泳、三大球为重点项目的俱乐部竞赛,形成制度,从而带动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培育潜在体育消费群体。要以城市街道、社区和乡镇为基础,广泛创办各类群众健身俱乐部。加强各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建设和俱乐部体制的试点推行工作,有条件的项目逐步推行社会化、产业化。
  (三)体育部门要充分利用土地、设施、人才、技术、信息资源,通过多种渠道筹资,盘活土地资产。采取参股、控股、冠名、转让经营权等多种方式改造旧体育设施,搞活场馆经营机制。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积极开展以体育项目为主的多种经营活动。体育部门所属企业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改造重组,建立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体现体育产业优势,产权明晰、规模发展的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对体育部门盘活土地资产,新建、改建、扩建体育设施的举措,有关部门应在项目审批、土地出让金返还、城建配套费以及产业运作环节上给以优惠和支持。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4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