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17 生效日期: 2003-04-17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为加快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省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我省经济综合实力,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标准化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技术支撑,是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及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发展经济,扩大贸易的重要手段。加入WTO以后,我国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如何应用标准来促进我省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当前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面临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省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标准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标准水平偏低,修订不及时,满足不了市场变化、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太低;农业标准和服务标准刚刚开始起步;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讲标准、重质量的社会氛围尚未全面形成等等。只有尽快扭转这种状况,才能使我省的标准化工作适应经济发展和“入世”的需要,才能提高我省企业和产品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我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宣传标准化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把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与当地经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的市场状况、产品特点、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目标,深入系统地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工作方针,本着“早期介入,适时跟踪、积极推动,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大胆探索和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特别是高新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升产品标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我省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抓紧建立健全和完善全省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农产品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农业标准信息体系。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突小抓好我省名、优、特、新农产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工作,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切实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力度,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的工作方针,树立典型,不断激励广大农民自觉贯彻和实施农业标准的积极性。同时,要认真做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指导其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切实从源头狠抓质量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从源头抓质量的关键。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积极推行标准化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通过行业或专业标准委员会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标准化法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强化企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等技术性基础工作;建立对企业标准动态化管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标准的监督、管理、清理和复审工作的力度,对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低水平产品标准坚决予以修订和废止。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应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五、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服务标准化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在金融、保险、邮电、交通、旅游、环保、洗染、照相、物业管理、商品配送、商业零售、电子商务、美容美发、汽摩维修、住宅装饰装修、各类经营性中介组织等服务领域推进标准化工作,并加快其建标进程,加快建立竞争有序和诚实信用的良好市场环境。

  六、突出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标准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各地、各部门要抓紧相关高新技术标准的研究丁作,建立与之配套的咨询服务系统,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水平,及时自主地制定相应标准;对有条件的高新企业,应积极鼓励其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按照信息化建设“市场主导、统筹规划、政府先行、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方式,重点做好信息化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尽快建立与我省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以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

  七、加大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改革力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我省重要产品、重要领域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力度;按照WTO通行规则的要求,客观、公正、科学地制定适合我省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特别是要加强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快落实地方标准修订工作的改革措施,在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地方标准的同时,加紧清理不符合国际规划的地方标准,不断提高地方标准水平,从而使我省的地方标准在内容、覆盖范围和事前通报等方面逐步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

  八、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全省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责任重大。各级政府要从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真正把标准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大力支持,特别是经费上给予保证。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抓好我省标准化的各项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标准化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起到牵头作用,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各级经贸、外经、农业、科技、卫生、环保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标准化工作,积极营造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标准化工作氛围,确保标准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7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