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本溪市防治美国白蛾实施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5-22 生效日期: 2008-05-22
发布部门: 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本政办发[2008]51号

各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本钢、北钢,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08年本溪市防治美国白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2008年本溪市防治美国白蛾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8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6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8年美国白蛾防治任务的通知》(辽政办(2008)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任务与目标
  2008年全市防治美国白蛾任务2万亩,防治作业面积4万亩(次),其中人工物理防治作业面积1万亩(次)、生物类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3万亩(次)。防治总体目标是压缩发生面积,控制发生范围,减轻危害程度。
  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全年防治任务1.5万亩,防治作业面积3万亩(次),其中人工物理防治面积0.8万亩(次)、生物类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2.2万亩(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桓仁满族自治县政府:全年防治任务0.4万亩,防治作业面积0.8万亩(次),其中人工物理防治面积0.2万亩(次)、生物类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0.6万亩(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平山区、南芬区政府:要全面开展普查,特别是与疫区交接的地区要重点普查,主要采取性诱或灯诱等方法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除治。
  明山区政府:全年防治任务0.01万亩,防治作业面积0.02万亩(次),生物类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0.02万亩(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溪湖区政府:全年防治任务0.06万亩,防治作业面积0.12万亩(次),生物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0.12万亩(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全年防治任务0.01万亩,防治作业面积0.02万亩(次),生物类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0.02万亩(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负责做好全市城区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特别是城市行道树、城市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等区域的美国白蛾防治。全年防治任务0.02万亩,防治作业面积0.04万亩(次),生物杀虫剂防治作业面积0.04万亩(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市农委:负责农田、果树、蔬菜等区域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市水务局:负责护岸林等所管辖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
  市交通局:负责公路路树及所管辖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对运输和托运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林木种苗和来源于疫区的美国白蛾其他寄主植物及其产品时,坚决不予受理。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本溪管理处:负责高速公路两侧林木美国白蛾的防治,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本溪军分区、预备役第192师、65559部队、武警本溪市支队:负责部队营房、基地等区域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并积极配合地方防治工作。
  沈阳铁路局本溪车务段:负责铁路沿线及其他所管辖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对运输和托运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林木种苗和来源于疫区的美国白蛾其他寄主植物及其产品时,坚决不予受理,并积极配合地方防治工作。
  本钢(集团)公司:负责本公司所管辖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防后有虫(网)株率控制在0.1%以下。
  二、防治技术措施
  (一)分区施策
  1.未发生区。未发生区面临巨大被传播蔓延的危险,要采取全面普查和性诱剂、测报灯相结合的监测措施全方位监测疫情,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扑灭。
  2.发生区。发生区要重点加强虫情预测预报工作,加大监控力度,实时掌握虫情发生时期、发生程度和发生范围。在防治方面要采取区域联防联治措施,发现疫情立即除治,防治率要达到100%,特别要加大铁路、公路、街道两旁树木的防治力度。要全面采取人工物理措施和生物制剂、阿维菌素等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全面压低虫口,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护我市绿化成果。
  (二)疫情监测
  1.健全监测网络。发生区的每个乡(镇)要设立1个监测点、1名虫情监测员,主要负责虫情调查、数据汇总并及时上报;发生区的每个村要设立1名临时虫情监测员,负责本村的虫情调查和疫情报告。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要定期发布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趋势预报。未发生区要在与发生区相邻的乡(镇)设立虫情监测员,负责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
  2.虫情普查。普查时间:美国白蛾在我市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普查时间为6月5 日至7月10 日,第二代普查时间为8月5日至9月10日。各有关单位、部门也可根据本溪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发布的《2008年美国白蛾发生期预报》确定具体普查时间。普查地点:靠近疫区和城乡的绿化树及四旁树;与疫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码头、旅游点及存放货物集散地;公路、铁路及沿途村庄。普查树种:主要有糖槭、枫杨、樱桃、桑、榆、杨、柳、桃、苹果、山楂、杏、胡桃楸、臭椿、花曲柳、梨、葡萄等,喜食树种有糖槭、枫杨、樱桃、杨、柳、桃、苹果、梨和葡萄等。普查方法:以自然屯、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一道班、铁路以一站段、街道以一条街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查100株至300株,顺光观察树上网幕,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在重点发生地,对主要喜食树种要逐株检查,对一般喜食树种要采取踏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易发生地,也可在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等方法进行监测,非疫区一旦发现新疫情应调查林木被害程度、发生范围,并立即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
  3.灯诱监测。在发生区的重点乡(镇)要设置虫情测报灯进行监测,以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期,确定最佳防治时间。在未发生区与疫区边界的重点乡(镇)也要设置虫情测报灯进行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
  4.性诱监测。在未发生区要采用性诱方法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掌握疫情。一代诱捕器设置高度以树冠下层枝条2米至2.5米处为宜,二代诱捕器设置高度以树冠中上层5米至6米处为宜。每100米设置1个诱捕器,诱集半径为50米。诱捕器内放置的敌敌畏棉球要3天至5天更换一次,以保证薰杀效果。诱芯可以使用两代,第一代用后将诱芯用胶片封好,低温保存,第二代可以继续使用。
  5.发布预报。根据监测调查资料,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要及时发布本地区的美国白蛾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趋势预报,为防治提供准确信息。
  (三)检疫封锁
  1.产地检疫。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集贸市场等货物集散地的检疫检查,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2.复检。强化疫区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产品木质包装物的复检,发现疫情及时除治。
  3.调运检疫。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作用,严禁不经检疫调运现象发生。严格检疫要求书制度,强化现场检疫,提高调运检疫率。
  (四)灾害除治
  1.人工物理防治。剪除网幕:6月5日至20日和8月5日至20日,在美国白蛾网幕期每隔2天至3天进行一次调查。发现网幕及时剪下,剪网时要避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的幼虫应立即杀死。围草诱蛹:7月5日至15日和9月5日至20日,对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距地面1米至1.5米处左右,用草把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老熟幼虫。化蛹期间每隔7天至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草把后将蛹用纱网集中收集放于林地,待寄生天敌羽化后销毁。灯光诱杀:5月10日至25日和7月15日至31日,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
  2.生物防治。应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对4龄幼虫前(6月25日和8月25日前)喷施BT,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ml。应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适用于2-3龄(6月20日和8月20日左右)美国白蛾幼虫,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3.0×107PIB/ml。应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7月5日至15日和9月10日至20日),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只至5只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气温在25℃以上,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进行放蜂。可进行二次放蜂,间隔时间为7天至10天。放蜂方法为把即将羽化出蜂的茧固定到树干或枝条上,采用试管、指行管或其他器皿繁殖的,在即将出蜂时可直接将其放在树干基部,揭开堵塞物,让白蛾周氏啮小蜂自然羽化飞出,为防止其他动物侵害,可用树叶覆盖。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幼虫期使用苦参碱类1000至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国办发明电(2006)6号电报要求,坚持实行属地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农业、规划建设、交通、铁路、部队等部门的协调,确保各司其职、统一行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
  (二)完善制度,及时上报
  建立新疫情快报制度。确认新疫情(以县区为单位)后要及时报告市防止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指挥部办公室,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控制疫情。全面实施防治施工设计报批制度。严格按设计施工,按设计验收,并逐步建立承包制、监理制,确保防治目标实现。建立限期除治制度。要限期除治,确保防治任务落实和各项防治目标实现。
  (三)联防联治,加强督察
  县(区)间、乡(镇)间、城区街道与厂区间要实行联防联治,互相通报信息,互相监督检查,全面推进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要派督察组到各地督察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四)科学防治,注重成效
  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不使用化学农药,应用人工剪除网幕、围草诱蛹、灯光诱杀、植物杀虫剂等多种措施防治美国白蛾,同时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药械,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治理成效。
  (五)健全队伍,及时防治
  要建立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专业防治队伍,大力提高人员素质和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专业队伍整体能力。
  (六)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美国白蛾的危害、防治的重要意义以及查防技术和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查防美国白蛾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附件:2008年美国白蛾防治推荐使用的生物药(制)剂

    一、白蛾周氏啮小蜂
  二、美国白蛾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三、苏云金芽孢杆菌(BT)
  四、1.2%苦烟乳油
  五、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六、生物源与BT的复配制剂(如森得保)
  七、藻酸丙二醇酯(试用)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0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