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新技术企业核定暂行办法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1988-05-30 生效日期: 1988-05-20
发布部门: 北京市政府
发布文号: 京政发[1988]52号

  一、 为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二、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内的新技术企业,按照本办法核定。

  三、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是市人民政府管理试验区内新技术企业核定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监督本办法的实施。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以下简称试验区办公室)是海淀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海淀区人民政府领导和市科委指导监督下,具体办理新技术企业的审批核定事宜。

  四、 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

  (1) 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包括各类信息处理软件);

  (2) 激光技术及其产品;

  (3)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4) 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5) 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6) 新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及其产品;

  (7) 环境科学和劳动保护新技术及其产品;

  (8) 新型建筑材料、构件、施工技术及其设备;

  (9) 精细化工技术及其产品;

  (10) 新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

  (11) 核应用技术及其产品;

  (12) 地球科学、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品;

  (13) 能带来高经济效益,并适合首都特点的其它新技术及其产品;

  各项新技术及其产品细目,由市科委根据国家科委制定的目录和国内外高技术、新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本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定期公布。

  五、 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兴办新技术企业,必须具备下列各项条件:

  (1) 从事本办法第四条规定范围内一种或多种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业务。但单纯的商业经营除外。

  (2) 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 企业的负责人是科技人员,并且是本企业的专职人员。

  (4) 具有中专以上学力的科技人员(包括相当于同等学力的科技人员,下同)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0%以上(含本数,下同)具有大专以上学力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

  从事新技术产品生产或新技术服务的劳动密集型新技术企业,具有中专以上学力的科技人员应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3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应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20%。

  (5) 有2万元以上的资金,并且在试验区内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6) 有企业章程和技术、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六、 兴办新技术企业,须向试验区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核定后,发给新技术企业证书,凭新技术企业证书向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申领营业执照,到海淀区税务局和银行办理税务登记和开户手续。

  七、 试验区办公室每年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和下列标准,对新技术企业进行考核:

  (1) 用于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3%以上。

  (2) 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自开办之日起,第一年不低于20%,第二年不低于25%,第三年不低于30%;批量生产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其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应占本企业当年总产值的50%以上。

  技术性收入是指:新技术企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出口、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所得收入以及中试产品、新产品产值中技术投入的增值收入。单纯的商业经营收入除外。

  列为新技术产品的期限为3至5年,技术周期长的新技术产品列为新技术产品的期限可延长至7年。

  达不到上述标准,又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的,不得享受《条例》规定的优惠待遇,由试验区办公室收回其新技术企业证书。

  八、 对下列单位优先进行新技术企业核定工作:

  (1) 本市行政区域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兴办的科技企业。

  (2) 外商投资的科技企业。

  (3) 《条例》颁布前,在试验区范围内已经成立的科技企业(包括集体、个体科技机构)。

  九、 申请核定新技术企业的总公司、企业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由试验区办公室统一审查,分别核定。

  十、 新技术企业可称公司(包括总公司、集团公司)、中心、研究所。

  新技术企业名称冠以“北京”和“北京市”字样的,由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后,发给营业执照;名称冠以“中国”字样或带有全国性质的,应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报审批。

  十一、 试验区内,按国家规定全部核减行政事业费实行经济自立的全民所有制科研单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的,经试验区办公室核定,可转成新技术企业,但必须继续承担并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

  十二、 新技术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转业、迁移或歇业的,须经试验区办公室审批,并向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

  新技术企业的核定及其变更审批情况,由试验区办公室向市科委备案。

  十三、 新技术企业在申报核定和接受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违反本办法各项规定的,由试验区办公室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直至撤销其新技术企业证书。违反工商行政管理、税收征管等规定的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机关依法处理。

  十四、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科委负责解释。

  十五、 本办法自1988年5月20日与《条例》同时实施。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4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