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法律常识 >> 防骗手册 >> 查看资料

伊利集团接连劲爆“意外”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2004以来,爆发出一连串“意外”消息的伊利集团,吸引着股民和投资者的眼球,近日“伊利股份”仍在传出一些“意外”消息,如“伊利股份”在股市上一路飘红的业绩,这些“意外”更让人觉得有“意味儿”。
    第一大股东又一次“意外”易帜

自从金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意外”成为伊利集团第一大股东之后,内蒙古伊利集团的“意外”事件就接连不断:独董俞伯伟被罢免,独董王斌辞职,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管被捕……今年4月6日,又出现一件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金信信托持有的伊利社会法人股,成为企业新的第一大股东。
    4月6日,伊利集团第一大股东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金信信托将其持有的公司社会法人股5605.74万股(占总股本14.33%)协议转让给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每股转让价格为5.352元,转让总价款为30000万元。
    这次大股东的“意外”易帜,使“悬空”了很久的大股东终于落地,众多投资人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伊利股份(600887)也在股市再次活跃起来。伊利集团公司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高层管理人员说:“自从金信信托成了伊利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他们既没派出过董事,也没派代表参加过股东大会,即使发生了伊利5名高管被捕这样大的事。”
    200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为了便于查案,将金信信托持有的伊利集团社会法人股冻结。机察机关的冻结,给众多投资者留下了悬念,也留下了忐忑与不安。
    这次由呼和浩特市国资委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的收购金信信托持有的伊利社会法人股,不仅颇有“意味儿”,也使众多投资者获得了“意外”欣喜。毕竟,一直“悬空”了的大股东,变得真实透明了。
    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收购的目的是以此为契机,进入资本市场,与其他企业按市场规则平等竞争,增强公司的实力和赢利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质增值。
    应该说,这次“意外”转让,使金信信托、伊利集团、中小投资者、呼市投资公司都各得其所。据伊利集团行政部经理刘春海介绍,2003年,金信信托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入伊利集团社会法人股2800多万股。购入的当年,伊利实施10送10配股,金信信托持有的2800多万股变成了5600多万股。这次转让,金信信托以每股5.352元转让给呼市投资公司,不算2003、2004年的每股分红,金信信托尽赚2000多万元。去年,伊利每股的收益为0.61元。
    业绩“意外”飘红
    在过去的一年里,伊利集团像翻筋斗,云里雾里折腾。终于,随着领军人物郑俊怀的被拘,企业被推到生生死死的风口浪尖。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艘乳业巨轮并没倾覆,只在浪尖上颠了颠,又稳稳当当地乘风前行了。
    伊利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潘刚说:“5名高管被拘,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了极大影响,它不仅关系到公司的生存,更关系到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与公司密切相关的投资者、消费者、奶农以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据潘刚介绍,2004年12月20日,伊利面对蜂拥而至的100多家媒体记者,启动了危机公关应急措施,确定了因势利导、公开、透明的危机公关策略。首先,在最短的时间内,分别组织召集媒体见面会和投资者见面会,向外界通报事情的真相,发布准确的消息,及时地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其次,利用各事业部召开的销售会议、表彰会议、市场分析会议,向员工和社会各界展示企业的动态。今年1月14日至15日,原奶事业部举行2005年工作沟通会;1月16日,液奶事业部在呼和浩特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客户大会,并拿出500万元奖励各地经销商;1月18日,冷饮事业部全国经销大会在天津举行,与会经销商达300多人;2月28日,伊利在乌兰察布草原投资2.5亿元,与草原牛妈妈乳业公司合作兴建年产30万吨、年销售额15亿元的液态奶生产基地;3月16日,伊利利乐包装产品突破100亿包,来自国内外各界的近百名代表齐聚伊利,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今年一季度,伊利集团共收购原奶38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6%;液态奶、冷饮、酸奶等产品产销量42万吨,同比增长38%;产品产销率达100%,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潘刚说:“这些成绩表明,伊利仍然是支绩优股,而且永远是一支绩优股!因为,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有一支经得起风浪的团队。”
    被捕高管会不会“意外”释放?
    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伊利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发表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公告,声称暂时没有推荐伊利股份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选的计划,并且承诺在此次股权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出让股权。
    呼和浩特投资公司的这些说法和承诺,在社会上引起许多猜测,与社会上流传的“郑俊怀将被无罪释放”传言不谋而合。因为伊利有太多的“意外”,被捕的高管会不会也“意外”释放?
    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进行了采访。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披露,伊利“高管事件”发生后,兵分两路处理伊利事件,一路由检察机关侦查伊利5名高管涉嫌职务犯罪的问题;另一路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处理金信信托所持有的5600多万社会法人股问题。近日,金信信托主动提出全部出让所持有的伊利社会法人股,呼和浩特投资公司与金信信托经过多轮谈判达成了回购协议。
    关于“郑俊怀等5名高管可能被无罪释放”的传言,检察机关这位负责同志认为“纯属瞎猜”。他说:“伊利5名高管涉嫌职务犯罪的问题,检察机关已经派出若干个侦查小组,目前正在按法律、按事实、按程序,在自治区内外进行紧张取证。”(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陆腾达律师
重庆江北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刘海鹰律师
辽宁大连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刘平律师
重庆渝中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600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