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国际法 >> 查看资料

中国当不了欧洲救星

发布日期:2011-06-29    作者:宋建海律师
中国当不了欧洲“救星”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英文 对照 评论[50条]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又一次“慈善之旅”即将结束之际,欧洲政商两界领袖正使出浑身解数,百般讨好“财大气粗”的中国。然而,指望这个新兴大国帮助欧洲摆脱经济困境的想法,实际上反而有可能破坏双方之间本已十分复杂的关系。
欧洲早有心构建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连通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而最近的金融危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关各方已向中国发出信号,恳请其购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债,以帮助它们脱困。而由于国内市场萎靡不振,欧洲各国也正争相服务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到访的投资者照例会受到红地毯的待遇,被当作财力雄厚的新商队派出的先头部队。
这显然不是一件区区小事。政府数据显示,中国在欧盟地区的年直接投资额已增加到60亿美元。同时,中国政府承诺,将再拿出数十亿美元资金,购买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债券。不过,我们也必须全面地看待这些成就。在欧盟的外来投资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仍相对较低;与其对美国国债上万亿美元的投资相比,中国对欧洲债券的购买额仍然极小。
然而,此类数据掩盖了问题的症结。欧洲经济如今已是千疮百孔,仅凭中国一己之力,绝不可能帮助欧洲复苏。坦白地说,当我们自己的企业在高工资和高税收的重负下摇摇欲坠之时,我们难道能指望中国企业来欧洲创造就业?当众多欧洲行业倾向于在中国生产产品之时,我们难道还能指望出口增长?
摆在欧洲面前的任务,是维持当前的发展水平,即使缺乏完成这一任务所需的“生产设备”。这是谋求追赶北欧繁荣水平的南欧国家长期以来所面临的挑战。金融危机不过突显出:北欧的高福利水平原来也是建立在摇摇晃晃的基础之上。
欧洲政界人士并不热衷于出台更多紧缩措施,所以他们正(再度)呼吁实施改革,以提高欧洲服务业效率和总体创新能力。然而,即使这类做法行之有效,也无助于降低欧洲持续膨胀的经常账户赤字——尤其是对华贸易逆差。2010年,欧洲对华的服务贸易顺差为40亿欧元,与2030亿美元的对华商品贸易逆差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这正是欧洲经常账户赤字高达1900亿美元的原因所在。
欧洲只有扩大工业产能,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而在这方面,中国又站上了风口浪尖——只不过是作为挑战者,而非潜在的救星。欧洲平均工资水平仍比中国高5-10倍;中国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均有所提升;中国的研发预算数额庞大;最重要的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工业的雄心似乎永不停息。当中国企业真正在欧洲投资时,他们想获得的是技术诀窍以及出口渠道。
中国想把本国工人放在第一位无可厚非。然而,当新一代欧洲政治家开始审视扩大经济合作的利与弊时,他们很快就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来阻止中国企业占领或高价收购他们仅存的一些工业“堡垒”。中国正在践行日益成熟的“经济国家主义”,与此同时,中欧有关相互开放市场的互惠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欧洲将不难找到理由保卫本地区工业,即使这意味着欧盟委员会的审慎政策将画上句号。
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预计这条丝绸之路将出现可怕的转向,这个转向极有可能导致欧亚大陆的两极难以保持稳定关系。不过,这样的转向首先将是欧洲自身不能适应新经济现实的征兆。欧洲上层官僚或许早已流于习俗,认为自由贸易大有好处。然而,欧洲未来的政治领导人将需面对与社会信心变化相呼应的新现实——社会信心的变化,归根结底是反映全球力量格局的变化。届时,温家宝的继任者们将会发现,欧洲对他们的欢迎远不如以往那么热情。
注:本文作者是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Brussels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研究员。
译者/何黎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杨静律师
辽宁葫芦岛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许仙凤律师
山东临沂
李保忠律师
辽宁沈阳
洪静律师
上海静安区
梁帅律师
广西南宁
龙宇涛律师
四川成都
黄文坚律师
广西贵港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28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