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刑法学 >> 查看资料

交通肇事罪研究

发布日期:2011-11-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引言

随着人类发明汽车以来,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除战争以外导致人员伤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为加快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由此带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集体和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造成了重大损失,尤其是有的驾驶员为了逃避责任,肇事后有的是逃离现场,致死伤者于不顾,造成伤员抢救不及时因延误治疗而死亡,并且给事故的认定以及责任追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有甚者,甚至将伤者抛弃于偏僻的地方任其死亡或者再将伤者碾轧致死,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新刑法将“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普通肇事案件的两个情节加重的情形(有学者认为是结果加重犯)列入刑法条文,其目的就是通过立法的手段来防止上述两种情形的发生而达到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下面,就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如何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两种情形进行一下简单的探讨: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其中,本罪的主体可分为两大类:

1.交通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不仅仅包括在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上的驾驶人员,而且还应当包括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比如(1)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2)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3)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交通警察等,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2.非交通运输人员,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此外,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上述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犯罪客体

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三)犯罪的主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有可能是明知的,如酒后开车、超载、超速等,但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遇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四)犯罪的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中上述表现可分为四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1.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空间范围。如果事故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以外的空间内,比如仓库、车间、洗车房等地方正在进行的装卸、修理、洗车等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则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因为交通肇事罪虽然在客观危害结果上可表现为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交通肇事最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客体是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而交通肇事行为要实际地危害公共安全,则它必须是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或与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存在着关联,否则,作为肇事行为则无法危害公共安全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①

2.行为人必须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基础。所谓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规章制度,例如《机动车管理办法》、《城市交通规则》等,具体可表现为无证驾驶、酒后开车、航空驾驶人员故意不与地面联系等作为和不作为的行为。

3.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也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但是没有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的也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4.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和造成的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违章行为和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构成本罪。

三、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理解

所谓交通运输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者由于恐惧心理,而逃离现场,置死、伤者于不顾的行为。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往往给事故的认定造成不便,同时使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有可能造成危害结果的进一步扩大,其主观恶性较普通肇事要大,因此刑法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一种加重处罚的情节,规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交通运输后逃逸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当中属界于普通肇事罪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当中的情节,因此,对“交通运输后逃逸”的范围有必要加以严格的界定,以便和上述两种情节相区别。

笔者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节应当具备以下的条件:

(一)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即行为人的行为已经符合了普通肇事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已经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____________

①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使公私财产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这是对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加重处罚的前提条件。发生轻微的肇事后逃逸的不能适用本条的规定。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相区别,这里有必要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中所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加以限制,笔者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虽然有可能使危害的结果进一步的扩大,但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中包括1.致人重伤的,伤者没有死亡,或者伤者的死亡与行为人的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比如伤者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又发生其他的交通事故而死亡,或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因医生的过错而导致死亡的,或者有其他的因素介入,致使逃逸行为和伤者的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的。2.被害人当场死亡的,或者伤势特别严重,即使及时地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的。

(二)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明知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故意逃逸的。这要根据案发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判断,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继续驾驶运输工具驶离现场的,则不能适用本情节处罚。如甲某驾驶两轮摩托车驮载其朋友乙某某(二人均喝酒过量)超速行驶时,因路上颠簸,乙某某从摩托车上跌落头部着地,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而当时甲某对此一无所知,仍然继续驾车狂奔,直至被人发现将其截获。本案中,甲某虽然离开了现场,但因其主观上对乙某某坠地身亡这一交通事故并不“明知”,故不宜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这是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所作的必要的限定,有的学者指出:实践中有的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通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这种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同样恶劣,也应当受到法律严惩。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②参见张军主编:《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刑事、行政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91页。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 条便采纳了这种意见,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而不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也有学者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宜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理由如1.从主观过错上看,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2.从客观行为表现看,那些肇事后没有立即逃跑的行为人,一般都当场实施了积极的救助行为,对救治被害人和挽回经济损失均起了一定作用,与那些肇事后即逃离事故现场,对被害人不闻不问的行为人相比,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3.由于《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没有对逃离的时间和场所加以限定,则必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只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无论何时、何地逃跑,都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个结论显然站不住脚,而且和其他法律规定有所冲突。如司机江某驾车肇事,致李某重伤,江某立即打电话报案,并组织将李某送至医院抢救,终因李某伤势过重医治无效而死亡。公安

机关依法将案件立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并对江某取保候审。在调查过程中,江某因害怕被判入狱,逃至外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若按照《解释》的规定,江某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到外地,当然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判处3 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从本案的实际情况看, 相信没有人会认为江某的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他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犯罪。当然,江某在案发后畏罪逃跑,违反了我国《刑诉法》第56条关于取保候审期间的有关纪律规定,对于这种程序上的违法行为,只需责令江某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即可,在实体上最终只能以交通肇事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不能以“交通肇事后逃逸”对其加重处罚。一种行为得出两种不同的判决结果,显然有悖于法律的统一性。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不能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范围做扩大的解释,就交通肇事罪而言,刑法保护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刑法之所以将“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一种加重处罚的情节,是因为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使危害结果有可能进一步的扩大,其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如果行为人没有逃离现场,积极地抢救伤员和财产,那么他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已经做出了防止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的努力,就事故本身来说,和普通肇事没有质的区别,至于后来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而逃逸,其行为妨害的是司法制度的严肃性,对公共安全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产生质的影响,如果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理解为任何时候逃避法律的追究都是逃逸的话,那么就可能出现即使行为人积极地抢救了伤员并提供了足够的医疗费用后,为逃避刑事责任而逃逸,后来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对行为人也可以按“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扩大理解,显然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因此,笔者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仅仅限于行为人逃逸现场的行为,不宜做扩大的解释。

(四)“肇事后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

现实中,行为人肇事后逃逸的情况很多,但逃逸的目的,有的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有的人是为了害怕被被害人的亲属围攻和殴打而逃逸,不能一概的认为逃离了现场就是“肇事后逃逸”,如果行为人为了害怕被围攻殴打而逃离现场,事后及时向事故处理部门报告并自愿接受处理的,不应当认定逃逸。但行为人处于上述原因逃离现场后,没有及时的报告事故处理部门并逃避法律追究的,应当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


四、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刑法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因其逃逸行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本来不必要死亡的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主观恶性大,因此,刑法规定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要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现实生活当中,行为人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很复杂,在刑法学界也有着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要正确把握“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在主观上应当是故意。即行为人主观上要有“明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发生了交通肇事而故意逃逸。

(二)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和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性,即被害人的死亡与肇事者的逃逸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③如果被害人的死亡结果超出了行为人制造的危险结果的范围,则行为人只能对普通肇事的结果承担责任,例如被害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又发生其他事故而死亡或者有其他的因素介入而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再如行为人为逃避追究而将被害人杀害后逃逸的,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不是行为人制造的肇事危险行为引起的,而是行为人另外制造的危险内实现的,对行为人应当追究其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另外,根据因果关系先因后果的规则,“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当是逃逸行为在先死亡结果在后。如果是行为人交通肇事当场致被害人死亡(或者被害人及时的得到救助也难免死亡的)而后逃逸的,则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三)行为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不仅指发生交通肇事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也包括第一次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肇事而导致其他被害人死亡的情形。

(四)行为人对自己的逃逸行为致被害人死亡主观上是一种过失的态度。在现实当中,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其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有过失也有故意的情形,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行为人白天在城市或者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很有可能得到他人的救助而避免死亡,行为人对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轻信能够避免的过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害人因无人救助或延误了治疗而死亡的对行为人可依照“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处罚,但如果事故发生在深夜又是人员车辆往来稀少的地区,行为人对于自己的逃逸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应当是持有一种放任的态度,即具有间接的故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自己先

前的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险状态应当具有防止危险结果发生或扩大的作为义务,但他放任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不适用“因逃逸

____________

③参见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第七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108页。 致人死亡”的情形。有学者认为,只要行为人先行行为引起的不作为具有使死亡危险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性,就可以成立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当这种现实危险性存在时,行为人对危险进程处于绝对地排他性支配关系之中,受害者的生命安全依赖肇事者的保护,排除了他人进行救护的可能性,而行为人又不予救护,导致受害人死亡,另一种是当这种现实危险性存在时,行为人对危险进程基本处于排他性支配关系之中。④笔者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行为人对与逃逸行为可能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后果只能是一种明知而放任的故意。

根据以上的论述,笔者认为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不同情形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具体如下:

1.行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当场死亡后逃逸的,由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是行为人的肇事行为直接引起的,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当使用“肇事后逃逸”的规定处罚,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

2.基于上述同样的理由,如果被害人在行为人逃逸后即刻死亡,或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即使及时的抢救也不可能挽回被害人生命的,也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

3.行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受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行为人逃逸,被害人因的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的,应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处罚。

4.行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受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行为人逃逸,被害人在被抢救的途中又发生其他原因死亡的,由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和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因果关系中断,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对行为人只能要求他承担普通肇事的责任。

5.行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受伤,同时具有致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即排除或基本排除他人对被害人救助的可能性情况下,行为人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

——————————

④参见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第七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120页。

事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6.对于第一次肇事后逃跑过程中再次肇事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有学者认为行为人主观罪过既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故意,认为交通肇事罪既可以由过失造

成也可能是故意,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仍应以交通肇事罪定性。⑤笔者认为,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过错只能是过失,如果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主观上存在故意所的话,则应当按其所侵犯的法律保护的客体来具体分析。第一次肇事后,行为人遵守了第一次违反的注意义务而忽略了其他注意义务导致再次发生交通肇

事致人死亡的应使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如行为人逃逸后,仍然实施相同的违章行为,再次发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于先前的注意义务明知故犯,主观上对事故的发生是故意的,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

五、结 语

现实生活中,交通肇事发生的情况是复杂的,我们在认定交通肇事罪不同的情节时,要紧紧围绕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及其行为所侵犯的客体,严格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一罪和数罪,从而达到罪刑相适应,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

———————

⑤参见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381-382页。





主要参考资料

1.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

3.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第七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4.周道鸾、张军主编《刑法罪名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5.张明楷著:《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86页。

6.肖中华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张军主编:《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刑事、行政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作者:徐发文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年遇春律师
广东深圳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陆腾达律师
重庆江北
马云秀律师
广东深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北京孟宪辉律师
北京朝阳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9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