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刑事行政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毕丽荣  陈晓云  王远洋  朱建宇  李波  
已解决问题

关于公款挪用

 12-07 16:24  悬赏 25  发布者:qwasd9…… 给我留言 地区:贵州-黔东南 回答:(4)
公款是不是一经打入私人账户,就形成了挪用公款的法律事实?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最佳答案
回复时间:2012年12月07日 16时34分
你好,根据《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是挪用公款罪。为阐明挪用公款罪的具体含义,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4月28 日《关于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l0月17日《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对于"归个人使用"的具体含义做出阐释,具体包括三种情况: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由此可见,行为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挪用公款罪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多的罪名,其犯罪构成非常复杂。正确认定挪用公款中的"使用"行为,对于能否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依照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财产所有权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种具体的权能,判断公款是否"归个人使用",应从公款的所有权是否受到现实侵害作为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第一,公款所有权的全部或部分权能受到现实侵害,表现为提取现金、银行转账等形式,该种情形属于典型的""归个人使用"。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所谓的"又挪又用"。例如,行为人将巨额公款划人自己的私人存折,后使用公款购买个人住房,超过3个月未归还,此时公款的占有、使用、处分、收益权能均受到侵害。二是所谓的"挪而未用"、"挪而不用"。例如,行为人将巨额公款私自存放在家中意欲用于赌博,虽然该行为尚未侵害到公款的处分权能,但将公款私自存放在家中己侵害了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能。
    第二,公款所有权的部分权能受到现实侵害,且存在所有权灭失的具体风险,该种情形属于特殊的"归个人使用。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显著变化和财产关系的日益复杂,行为人擅自在公款上设定担保、质押等担保物权,即使没有来取提取现金或银行转账等形式,同样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归个人使用"。例如,行为人在单位负责财务工作期间,有一次自己想投资做笔买卖,需要10万元现金,因手里没钱向银行货款,银行要求有担保,行为人便将由其保管的单位一个50万元的定期存折押在银行,贷出10万元钱,并在6个月后归还,存折也同时拿回了单位。在此情况下,公款所有权存在灭失的具体风险,这是因为质押具有担保债权实现的功能,当出现违约时质押权人可以通过转让有价证券换取货币来实现自己的债权。行为人擅自将单位存折质押给银行,该笔存款的使用权即受到了限制;如果行为人无法归还贷款,银行作为质权人将享有该笔公款。
    挪用公款罪侵害的客体首先是公款的所有权,然后才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此,只有在公款所有权的全部或部分权能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归个人使用"。
其它答案
回复时间: 2012-12-07 16:21
数额较大的,有这个嫌疑
回复时间: 2012-12-07 16:21
您好!
最好尽快返还。
回复时间: 2012-12-07 16:26
要根据请款确定
追问:

领导说要支付一笔款,准备用公款100万从我的私人账户上过。再用我的私人名义支付。

评论者:吴正成律师
时间:2012-12-10 14:38
可以根据案情而定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广东深圳
湖南长沙
山东聊城
福建福州
山东淄博
河北保定
福建厦门
浙江杭州
广西南宁
最新回复律师
上海 长宁区
人气:1020653
广东 广州
人气:3934316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2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