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民事 >> 合同纠纷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吴健弘  蒙彦军  朱学田  罗雨晴  申维丰  
该问题已关闭

友信 9.9万,合同显示15.3万,5.4万被友信公司以服务费直接扣除

上海-静安区 07-24 17:06  悬赏 0  发布者:ask202…… 给我留言  回答:(13)
实际可支配金额9.9万,合同显示15.3万,5.4万被友信公司以服务费一次性直接扣除,总体算下来36期需要还款17.6万多。这样的利息 以及事先扣除5.4万作为服务费 合法吗?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全部答案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07
你好,积极还款是根本办法,利息及违约金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处理,法定最高年利率为24%。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08
年利率24%以下的属于法定债务利息,必须要还;年利率24%-36%期间的属于自然债务利息,想还就还,不还对方也不能强制要求你还;年利率超过36%的属于非法债务利息,完全不需要还。网贷平台通常以收取各种费用(管理费、保险费等)、砍头息、以及等额本息的方式,让贷款人觉得名义利率不高,实际上网贷的实际利率往往都高出法定的最高标准,高出的利息完全可以不还的。需要我帮你算下还到多少期就可以不还了或者每期只需要还多少就可以的话,可以加本律师,我帮你详细计算下。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为最佳答案。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10
无效。。。。。
追问:

那我该怎么办呢?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15
可以直接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履行的
追问:

合同显示本金为15.3万,实际到手金额9.9万。
5.4万作为服务费一次性扣除

  • [上海-黄浦区]
  • 方乐律师 VIP
  • 电话:13046649906
  • 63614积分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49
你好,超过两分的月利率、超过24%的年利率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具体利率多少以及你还需要还多少钱需要复杂的计算,可以把贷款合同发过来看看。你这个数额很可能构成高利贷的,如果真的构成,我帮你起诉,尽全力帮你争取不用还超出法定数额的部分。欢迎来电详谈,来电免费。
  • [上海-长宁区]
  • 徐荣康律师 VIP
  • 电话:15021871079
  • 1017680积分
回复时间: 2020-07-24 19:51
可以按照合同分析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09
不合法,可以只还实际到手本金和24%以内的利息,超出部分是不合理的,
追问:

完全不清楚怎么计算

回答:

不清楚可以联系,微同号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22
货币网贷的问题是要看具体的合同的 这个你要发给我
追问:

怎么发呢?

回复时间: 2020-07-24 17:49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描述不合法的,可以按照实际到手的资金偿还利息。
回复时间: 2020-07-24 20:45
不合法,按实际收到金额,各项费用都计算在内,月利率超过2%部分的利息,你可以拒绝支付。
回复时间: 2020-07-24 21:14
如被侵权,建议直接诉讼处理。
回复时间: 2020-07-24 22:59
通常按照合同情况处理。
回复时间: 2020-07-25 09:45
请注意“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与防范。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会以被害人先前借贷违约等理由,迫使对方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二、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便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三、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四、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五、软硬兼施“索债”。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湖南长沙
江苏南京
河北保定
浙江杭州
福建厦门
广东深圳
广东深圳
广东深圳
山东东营
最新回复律师
湖南 长沙
人气:545604
山东 临沂
人气:249471
江苏 南京
人气:150472
河北 保定
人气:161802
陕西 西安
人气:583541
河北 保定
人气:287563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41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