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简单咨询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毕丽荣  陈晓云  李保忠  朱建宇  徐荣康  
该问题已关闭

网贷问题,之前借了2400,但是实际到款只有1700左右,还款要还2450左右

山东-临沂 07-22 11:47  悬赏 0  发布者:ask202…… 给我留言  回答:(13)
网贷问题,之前借了2400,但是实际到款只有1700左右,还款要还2450左右,一个月时间,当时因为疫情原因,没工作,还不上,逾期了,现在搞得我身边朋友都知道了,各种催收,恐吓短信,还有什么开庭审理的短信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全部答案
回复时间: 2022-07-22 11:48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
回复时间: 2022-07-22 11:49
你好,绝大部分网贷都是高利贷和套路贷,所以最好不要网贷,如果万一深陷其中,不要以贷养贷,要断然停止还款,和对方协商只还本金,适当还合理的利息,对于罚金、高额违约金等要坚决抵制。
回复时间: 2022-07-22 11:49
你好,这个是高利贷的!可以把合同或者软件里面有的页面截图发给我审查分析确定一下怎么处理
回复时间: 2022-07-22 11:51
你好,及时终止该行为,可联系讲解处理意见可直接来电咨询
  • [重庆-渝中]
  • 刘平律师 VIP
  • 电话:15823420251
  • 397398积分
回复时间: 2022-07-22 11:52
你好,强行下款,几天之内收取高额的利息及“服务费”,不符合法律规定。你不用支付利息,也不用支付服务费。把相关材料截图发送给本律师审查,给你说如何正确处理你的问题,教你如何正确退还实际收到的钱。
可直接电话详细咨询本律师,也可以加我。
回复时间: 2022-07-22 11:56
你遇到的是套路贷。
套路贷既难缠又不讲理,而且有很多风险危害需要规避掉,还需要防爆通讯录,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处理。
有需要可以联系本律师详细咨询。
回复时间: 2022-07-22 12:02
你好,这种砍头息性质的利息,根本不受法律保护,利息当然不用支付。对方如果是强制下款也是违法的,也不用支付利息和服务费。详谈可拨打我的电话,也可以加我。重要的是看处理方法,我告诉你如何处理。
  • [辽宁-锦州]
  • 刘哲律师 VIP
  • 电话:18841687472
  • 442130积分
回复时间: 2022-07-22 12:48
报警处理
  • [广西-柳州]
  • 李波律师 VIP
  • 电话:13407870203
  • 712846积分
回复时间: 2022-07-22 12:51
你好,要看合同如何约定才能确定,这个属于套路贷也是可以申请撤销的。
回复时间: 2022-07-22 13:03
你好!网贷要区分出借方是否有金融资质,没有金融资质的是按照年利率15.4%的标准。有金融资质的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年利率24%以下属于法定利息,年利率24%-36%的属于自然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属于非法利息。需要我帮你算下还到多少期就可以不还了,或者每期只需要还多少就可以的话,可以联系本律师,我帮你详细计算下。
回复时间: 2022-07-22 19:12
可直接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来履行的
回复时间: 2022-07-22 12:02
我可以给你处理,让他们无法爆通讯录
回复时间: 2022-07-22 12:58
请注意“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与防范。具体可以委托律师出具可行性解决方案。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会以被害人先前借贷违约等理由,迫使对方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二、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便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三、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四、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五、软硬兼施“索债”。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广东东莞
湖南长沙
北京朝阳区
四川成都
辽宁沈阳
江苏苏州
四川成都
广东深圳
广东佛山
最新回复律师
陕西 西安
人气:584092
湖北 襄阳
人气:439261
广东 东莞
人气:386153
湖南 长沙
人气:546825
北京 朝阳区
人气:6870
四川 成都
人气:2085015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11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