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民事 >> 交通事故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毕丽荣  陈晓云  王远洋  龙宇涛  徐荣康  
已解决问题

交通事故

 01-06 21:16  悬赏 0  发布者:chenyo…… 给我留言 地区:重庆-重庆 回答:(9)
死者陈贤云过马路在双环线处发生交通事故,事故涉及两个车子,死者有一位9岁小孩,一位69岁,一位71岁老人,老婆是个常年有病的,还有一位25岁儿子,家有贷款40万,死者在重庆上班办理有暂住证,居住有两年,请问能够最大限度赔偿好多。是否可以将老人的安葬费、健康保障费、债务等列入赔偿,
赔偿金额是多少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最佳答案
回复时间:2014年01月06日 23时18分
赔偿好几十万起。
交通事故(重庆)受害人死亡赔偿 1丧葬费上年度年重庆市社会平均工资×6个月,2、死亡赔偿金 上年度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年(城镇),上年度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年(农村),3被抚养人生活费4交通费5住宿费6 精神损害抚慰金7财产损失等
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但户籍登记地在农村的受害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已经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有正当生活来源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
按照以下情形协商赔偿: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死亡赔偿限额为11万元;医疗费用为1万元;财产损失为2千元)。不足的部分,车方按照主要责任承担80-9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60-70%,次责40-50%。
协商未果的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涉嫌交通肇事罪,另由公安机关侦查)。
希望我的答复能帮助您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
那么按理说车是强者,认识弱者那么车是不是要付主要责任呢
其它答案
回复时间: 2014-01-06 21:18
 你好,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有先行垫付的义务。你们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 受害方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肇事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注意: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以上回复,请采纳并评价。
回复时间: 2014-01-06 21:22
你好,老师是死者的家属吗?如果要得到足额的赔偿的话
追问:

是的,现在我们在南坪,请问现在这个案子好办里吗

回复时间: 2014-01-06 21:24
可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 丧葬费 精神抚慰金 被抚养人生b活费等
敬请采纳
回复时间: 2014-01-06 21:36
一般由交警出具的责认认定书划分责任。
回复时间: 2014-01-06 21:42
需要经过具体计算,和债务无关。
回复时间: 2014-01-06 22:53
你好,可以要求肇事方及保险公司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交通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
回复时间: 2014-01-07 11:35
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有先行垫付的义务。你们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如需帮助可联系本律师
回复时间: 2014-01-07 13:28
你好,需要先由交警部门划分事故责任的。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北京西城区
福建莆田
江苏无锡
广东东莞
北京朝阳区
北京海淀区
福建福州
广东广州
河北保定
最新回复律师
山东 菏泽
人气:218966
北京 西城区
人气:4565540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1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