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业、渔业产品)现场检查实施细则(试行)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9-12 生效日期: 2005-10-01
发布部门: 农业部
发布文号: 农质安发[200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根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相关规定,我中心组织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业、渔业产品)现场检查细则》,现予印发。本细则自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在现场检查工作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中心审核处联系。
二○○五年九月十二日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业、渔业产品)现场检查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制定本实施细则。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对种植业、渔业产品所实施现场检查的评定活动,包括现场检查的内容、判定方法和结论等。


    第三条   现场检查包括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初加工等四个方面的检查项目,分关键检查项目(条款号后加※表示)和一般检查项目。其中种植业产品认证现场关键检查项目为8项,一般检查项目为15项,共23条(见附件1);渔业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关键检查项目为9项,一般检查项目为33项,共42条(见附件2)。
  实施现场检查的具体检查项目,主要依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方案》中的检查依据、检查范围和内容确定。


    第四条   检查项目判定。根据确定的检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逐项做出评定。在“结论”栏中,合格项填“A”;基本合格项填“B”;不合格项填“C”,并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项目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


    第五条   完成现场检查所有项目评定后,应当依据下列原则进行综合判定并做出结论: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现场检查通过。
  1、检查项目全部合格;
  2、关键检查项目合格,一般检查项目不合格数和基本合格数之和不超过本次现场检查一般检查项目总数的20%。
  (二)符合下列情况现场检查为基本通过,限期整改并报送整改结果。
  关键检查项目合格,一般检查项目不合格数和基本合格数处于本次现场检查一般检查项目总数的20%一30%之间。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为现场检查不通过,限期整改并届时派员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
  1、关键检查项目有1项或1项以上不合格;
  2、关键检查项目合格,一般检查项目不合格数和基本合格数之和超过本次现场检查一般检查项目总数的30%。
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评定项目表
条款 检查项目 结论 备注
一、产地环境
1 ※ 产地区域及周围污染源受控情况。
2 产地区域范围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相符情况。
3 环境监测布点的代表性情况。
4 土壤背景值对产地种植作物的适宜性。
5 灌溉水源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6 产地区域及周围空气是否对产品造成污染。
二、投入品管理
7 ※ 是否使用了国家禁止在该种作物上使用的农药。
8 ※ 农药使用是否符合农药使用准则。
9 ※ 采收是否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要求。
10 肥料使用是否合理和规范。
11 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出入库是否有记录、贮藏是否有专人管理和适宜场所。
三、生产过程控制
12 管理机构(部门)是否健全,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13 ※ 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技术规程是否科学、可操作。
14 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15 是否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培训。
16 产品贮藏场所是否符合要求。
17 是否建立了产品销售记录档案,包括产品数量、销售地等。
四、初加工管理(适用于初加工环节)
18 ※ 加工厂是否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如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19 加工厂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
20 ※ 生产加工是否符合无公害食品加工技术规程的要求。
21 工作人员是否通过相关培训。
22 是否制定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23 ※ 加工原辅料来源是否受控。
附件2: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评定项目表
条款 检查项目 结论 备注
一、产地环境
1 产地区域及周围污染源受控情况。
2※ 产地区域范围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相符情况。
3 水源是否充足。
4 进、排水渠道是否分开。
5 场内卫生是否良好。
二、投入品管理
6 苗种的采购、验收、消毒、放养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文件规定。
7 苗种是否来自有资质的原良种场。
8※ 是否贮存和使用了违禁药物。
9 是否按有关规定使用药物。
10 外购饲料、饲料添加剂、药品是否来自合法的生产厂家。
11 饲料、饲料添加剂、药品等投入品是否有出入库记录,贮藏是否专人管理和适宜场所。
三、生产过程控制
12 管理机构(部门)是否健全,是否有专人负责质量安全管理。
13 质量控制措施是否涵盖了产地环境管理、苗种、养成及收获等各个环节。
14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的是否科学、适用和可操作。
15 是否对员工进行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
16 对养殖用水的水质监控项目和监测频率是否合理。
17 病害防治是否有专业人员负责。
18※ 是否在休药期后起捕。
19 收获或起捕方法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
20 运输工具容器是否清洁卫生、无污染。
21 记录是否真实准确,字迹是否清晰易于识别,记录人是否签字。
22 记录是否有人复查。
23 记录是否按规定时间建档保存。
四、初加工管理(适用于初加工环节)
24※ 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是否齐全。
25 加工车间设备、设施和加工布局是否合理。
26 加工车间硬件设施及周围环境卫生是否保持良好。
27※ 加工用原辅料来源是否受控:(1) 对自产原料的申请人,其原料产地是否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 对收购原料加工的申请人,查购货协议,对照养殖户名单抽查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或产品认证证书,看原料是否全部来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 对加工原料来自捕捞的申请人,查购货协议、供货商的有效资质证明材料或对原料的批次检验记录,看申请人对原料的安全性是否具有控制能力。
28※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受限辅料,对受限辅料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
29※ 原料运输过程中是否添加了禁用药物或添加剂。
30※ 加工用水质检验报告是否合格。
31 是否制定有效的卫生管理和消毒管理制度,是否受控。
32 有毒化合物的标识、贮存和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3 对与加工产品接触的工器具等是否有清洁计划。
34 员工是否有健康证,员工是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5 岗前是否对员工进行了食品卫生及加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36 包装材料供应商生是否有生产食品包装的生产许可证。
37 包装材料库是否通风干燥,是否有霉菌。
38 产品出厂前是否进行了合格检查。
※39 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型式检验,检验结果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40 加工过程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人是否签字。
41 记录是否有人复查。
42 记录是否按规定时间建档保存。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9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