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农牧厅科技厅《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6-23 生效日期: 2003-06-23
发布部门: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宁政办发[2003]11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农牧厅、科技厅制定的《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认真组织实施。

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确立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通过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化生产,其核心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我区是一个农业省区,农业资源总量有限,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科技水平、农产品生产力和竞争力不够高,是制约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确立比较优势,提高我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加快实施“8613农业科技工程”,加强资源的集成配套,把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整合到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加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上来,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的要求,并结合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行动.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制约羊肉、牛奶、水产品、枸杞、脱水菜、马铃薯、大米等7种优势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发挥的重大科技问医,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研究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以优势区域、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重点,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标准化、书本增效配套技术,快速提高我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化布局原则。根据各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域,站在国内外一体化大市场的制高点,找准优势农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及其主攻方向,逐一攻克每一优势区域的关镇技术,突破“瓶颈”,形成一个区域一个产品一套技术,立足打赢国内市场的“阵地战”,力争打好国际市场的“进攻战”,将优势区域做成优势产业带。
  --坚持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常规技术等密切结合,研究、示范、推广先进实用高效的技术,用现代科技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有效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通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优势农产品现有的比较优势,稳住国内存量市场,抢占增量市场,积极扩大出口。同时,针对我区农产品品种单一、市场开拓不足、过于依赖资源、技术含量不高、贸易风险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创造更多技术优势,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国内市场。
  --坚持突出重点、系统整合的原则。优先研究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
  --坚持产业化推进的原则。在继续注重提升产中技术水平的同时,按照“技术--产品--产业”的链条式研究开发模式,加强产前和产后技术研究和开发,延长优势特色产品产业链。提高龙头企业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生产基地产品的品质和商品一致性,打造名牌产品。组织农民专业协会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市场组织化程度。
  --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原则。按照WTO的有关规则,准确区分社会公益性和营利性工作的范围,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体现社会公益性,加强宏观调控,注重科技行动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农产品科研开发和市场开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努力,力争达到:
  1.攻克7种优势特色农产品在品质、成本、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品质卓越、重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国内主要竞争产品先进水平的新品种;研制成功一批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加工工艺显著改进的关键技术,要求投入品用量减少15%-3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30%。
  2.围绕关雷技术,在每一个优势区域集成一套标准化、优质节本、安全的配套生产与加工技术,结合培训进行示范和推广。使优势区域生产的7种优势特色农产品品质全面达到国标或部标,生产成本降低10%-20%.其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力争达到国际上主要竞争国的优质标准,生产成本降低15%-30%。
  3.农产品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强。通过对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大幅度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力争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培育7种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若干个在市场上知名的优势产业区,建立重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国内、国外知名品牌,进一步扩大我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

  二、实施计划
  本行动设置7个优势特色农产品专题行动计划。各专题行动计划分别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与技术开发、组装配套与中试、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培训与素质提高等五个层次,进行科技布局和整体推进。
  (一)羊肉
  1.优势区域羊肉作为重点产业在全区范围发展。其中,引黄灌区作为核心区,依托玉米带资源,实施良种肉羊杂交改良;盐池、同心、陶乐、灵武、利通、中宁、中卫等县(市、区)的山区乡镇,以“宁夏滩羊”优势资源保护和利用为主。
  2.区域技术问题冉学品种方面,虽然“宁夏滩羊”品质优良,但繁殖系数低、生长速度慢,不能满足羊产业快速发展、扩大种群的需要,亟需建立有效的杂交改良利用模式;饲养技术方面,饲养管理粗放,特别是封育禁牧、退牧还草后,缺乏成套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合饲养殖技术体系;羊肉加工利用方面,加工利用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增值潜力。
  3.主攻方向以提高白羊生长速度、繁殖系数为突破口,依托宁夏独特的滩羊地方良种资源优势,走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和地方品种选育相结合的道路;结合退耕还草、种草养畜、舍饲田养等工程建设,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科学养殖体系。以提高羊肉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提高羊肉产品质量,拓展产品种类。
  4.关键技术(1)白羊良种引进和快速扩繁技术;(2)良种肉羊杂交改良及新品系培育技术、肥羔生产技术;(3)提高滩羊羊殖系数的品种选育和相关技术;(4)优质牧草种植,青贮饲料种植与加工,秸秆调制利用技术;(5)舍饲肉羊的营养调控与安全生产技术体系;(6)疫病程序化免疫,重大及地方特异性传染性疫病防治技术;(7)羊肉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
  5.预期目标 5年内探索制定出一条科学的肉羊杂交改良技术路线和方案,对全区10-20%羊只进行杂改;利用10-15年时间,通过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在保留滩羊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性的基础上,选育出一个繁殖系数高、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种;3年内建立、制订和颁布肉羊无公害生产及肥羔生产规范化技术标准;通过来改和规范化技术的实施,优质羔羊同体重达16-20千克,胴体脂肪含量适中,舍饲养殖成本降低10%-20%左右,羊肉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主要龙头企业开发出3-5个品牌产品,力争3年内实现羊肉大批量供应国内市场,5年内批量出口;农民养羊纯收人提高15%-20%;通过培训专业养殖能手6000人次等手段,使规范化生产技术普及串 5年内达到 80%以上。
  (二)牛奶
  1.优势区域 吴忠市、银川市。
  2.区域技术问题 饲养管理粗放,日粮结构极不合理,技术体系不配套;高产良种奶牛数量少,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奶牛品种改良缓慢;奶牛的代谢病、繁殖病和乳房炎等疫病发生比较严重;饲草料加工利用不科学,影响了奶牛的优质高产;规模化养殖程度低,机械化挤奶设施不足,影响鲜奶的质量;奶产品单一。
  3.主攻方向 在牛奶生产上,以提高奶牛的单产为核心内容,建立高产奶牛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研究开发日粮结构合理、营养平衡的饲养管理体系,有效的疾病监控、防治技术体系及与奶业相配套的饲草料生产、加工、供应体系;在奶产品结构上,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伊斯兰清真特点的奶制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4.关键技术(1)高产奶牛选育及快繁技术及中低产奶牛群改良;(2)优质高效日粮配方筛选及饲草料加工利用;(3)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集成配套;(4)代谢病、繁殖病、乳房炎等疾病防疫技术体系;(5)高产奶牛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系统;(6)原乳及乳制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建立与完善;(7)民族特色奶制品配方及加工工艺。
  5.预期目标通过高产奶牛选育和快繁,区内中低产奶牛基本得到改良;开发出一套不同生长和生产阶段的口粮配方及饲喂工艺;研制、筛选出浓缩料、糖料补充料和预混料新品种4-6种;开发、引进奶牛繁殖病和营养代谢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或试剂盒4-6个,建立起有效的疫病防预体系,主要疫病基本得到控制;建立5-7个现代化奶业生产核心示范区,应用数据库网络系统等技术,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品种改良及饲养管理技术的应用,奶牛平均单产提高20%-30%以上,示范区奶牛平均单产提高30%以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龙头企业开发、培育出3-5个品牌产品,进一步开拓区外市场;培训奶农2000人(次),规范化的饲养管理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三)水产品
  1.优势区域突出引黄灌区在我区渔业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地位,重点开发沿黄流域宜渔低洼盐碱荒地和湖泊湿地资源,发展绿色渔业和生态渔业。
  2.区域技术问题总体上,我区特色优势水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渔业市场信息、质量安全、苗种等支撑保障体系与快速发展的产业经济还不相适应,水体资源和饲草资源潜力和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其中,草鱼、团头鲂、彭泽鲫等作为我区的优势水产品,由于养殖技术体系普及到位率低,造成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总量少,无法形成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特别是草鱼的病害比较严重,苗种培育技术不成熟,制约了生产规模和效益。黄河鲶、河蟹作为极具经济价值的特色水产品,因苗种繁殖、培育及养殖技术设有解决,难以进入规模化的专业生产。
  3.主攻方向确定草鱼、团头鲂、彭泽鲫、黄河鲶、河蟹等为重点,依托引黄灌区以渔改碱生态渔业开发建设,发展大水面围垦养殖和池塘套混养殖,把引黄灌区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生态渔业基地。主攻草鱼、团头鲂、彭泽鲫无公害养殖生产技术,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和良种覆盖率;加强黄河鲶人工繁育技术攻关,实现黄河鲶从苗种繁殖、苗种培育到商品鱼养殖生产的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湖泊湿地河蟹围栏养殖,研究解决适应宁县引黄灌区资源特点的河蟹苗种培育及河蟹生态型高产优质养殖技术模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4.关键技术(1)草鱼、团头鲂、彭泽鲫:无公害及绿色养殖生产技术;鱼病综合防治技术;健康养殖体系及质量全程监控技术。(2)黄河鲶:工厂化人工繁殖技术;苗种二级培育技术;围垦养殖和池塘套混饲养技术。(3)河蟹:蟹苗本地化培育技术;人工饲喂和捕捞技术。
  5.预期目标草鱼、团头鲂、彭泽鲫等良种覆盖率达到70%,单产达到400-500公斤/亩;主要养殖鱼类病害防治率达90%以上;水产品外销率保持在70%以上。黄河脱苗种繁育成活率争取达到40%,5年内争取进入规模化生产。河蟹个体重提高15%以上,达到100克以上;回捕率达到30%以上。
  (四)枸杞
  1.优势区域 重点发展卫宁灌区、银川及其以北地区、清水河流域等三个枸杞主产区。卫宁灌区包括中卫、中宁2县;银川及其以北地区包括银川、永宁、贺兰、石嘴山、惠农、平罗等市、县;清水河流域包括原州、海原、同心等3个县(区)。
  2.区域技术问题 单产不平衡,全区平均亩产67-100公斤,比丰产园低223-266公斤,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大,投入成本高,可比效益低,无公害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率不高,影响产品安全质量。贮藏保鲜和枸杞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滞后,枸杞保健制品的科技含量低,品种少,规模小,加工量不到总产量的6%。
  3.主攻方向 以研究、开发、推广标准化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为重点,提高枸杞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并通过产后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的突破,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关键技术(1)优质高产枸杞品种和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2)贮藏、包装、烘干等枸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3)枸杞深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
  5.预期目标 通过5年努力,全面实行标准化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良种化率达到100%,单产提高20%以上,产品无公害比率达到80%以上;开发2-3个具有市场前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年加工量占总产量的30%-40%。
  (五)脱水英蔬菜
  1.优势区域 重点建设惠农、平罗脱水菜基地,以生产胡萝卜、梅豆、洋葱、韭葱、菠菜、西芹、芫荽等为主;积极发展固原、彭阳脱水菜基地,以生产甜椒、胡萝卜为主。
  2.区域技术问题 惠膛、平罗是种植脱水蔬菜的老区,病虫害严重,特别是主导品种甜椒的疫病问题难以解决,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和推广,产品无法达到国际标准,影响出口;受露地生产期所限制,产量较低,企业可加工时间短,农民、企业的收入受到影响。固原、彭阳系发展脱水蔬菜的新区,其主要问题是缺乏栽培技术,农户种植规模小。
  3.主攻方向以无公害栽培技术为主线,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重点突破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在开展脱水蔬菜露地种植的同时,推广大、中、小拱棚栽培模式,有效延长生育期,增加产量和延长企业的加工时间。
  4.关键技术(1)杂交一代良种引进和筛选;(2)种子处理、有首、移栽技术,露地及拱棚无公害栽培及配套耕作制度;(3)甜椒疫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4)脱水加工技术提升。
  5.预期目标以甜椒、胡萝卜、梅豆、洋葱、韭葱、西芹、菠菜、芫荽等为主导产品,同时引进、试验、筛选特菜品种,增加种植品种,杂交种与常规种相结合,基本实现早、中、晚熟品种系列配套,因地栽培和拱棚栽培相结合;基本控制甜椒疫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建立主要产品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和标准;扩大基地规模,保证原料供应,提高加工产品档次和质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特色的脱水汪某产业。通过培训农民,特别是固原、彭阳等新区的农民,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六)马铃薯
  1.优势区域固原市所辖6县(区)以淀粉加工型马铃薯为重点,平罗、贺兰、盐池、同心及扬黄灌区以鲜食马铃薯为重点。
  2.区域技术问题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种植品种单一,高产专用品种缺乏;地域性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品种区域化种植尚未形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种薯良种繁户体系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规范化生产技术到位率差,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贮藏保鲜技术滞后。
  3.主攻方向以提高单产为突破口,选育、引进、推广种植淀粉加工型、鲜食型优质专用品种;以提高生产水平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种薯脱毒技术,建立专用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推广马铃薯无公害模式化栽培技术及机械化作业。
  4.关键技术(1)淀粉加工型和鲜食型高产专用品种的引进和选育;(2)种薯脱毒技术的完善与推广;(3)高产、高商品率、高效、节本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5)实用窖藏技术的开发推广。
  5.预期目标引进培育高淀粉型品种3-5个,淀粉含量增加2-3个百分点;引进培育早熟菜用等鲜食型品种2-4个,淀粉含量在14%以下,薯形好且整齐一致;推广脱毒化种植技术,建立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四级警种制度,脱毒著推广种植面积占50%以上;优质专用新品种覆盖率50%以上,机械化作业面积50%以上,平均亩增产30%;贮藏烂薯率减少10%以上;争取亩增收100元。培训2000名技术骨干和5万名农民,作为推广新品种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关键措施之一。
  (七)大米
  1.优势区域 吴忠市、银川市种稻区。
  2.技术问题 我区水稻单产较高,品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大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差,有的品种在多数品质指标上达到了国家优质米的标准,但稻谷整精米率低、空白度和空白率高,造成加工成本高;品质较优的品种种植面积不大;规范化早育稀植技术推广面积小;栽培管理技术到位率低,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3.主攻方向 以改善水稻品质(提高整精米率,降低 由度和 白率)为核心内容,开展品种选育和引进;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药物残留、提高技术到位率为目标,开展以应用规范化旱育稀植技术体系和节水控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栽培管理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
  4.关键技术(1)优质品种选育、引进和大面积推广;(2)规范化早育稀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节水控灌技术、主要病害(猪瘟病、白叶枯病等)综合防治技术及其组装配套;(3)机械化种收机具及技术,特别是适时收获,防止爆腰,提高整精米率。
  5.预期目标 引进选育优质品种5个,优质水稻品种亩产达600公斤以上,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12项指标中,大部分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基本解决整担米率低和垩白度、垩白率高的问题;优质品种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亩节本增效达100元;培训1000名技术骨干和3万名农民,使规范化早育稀植技术、节水控灌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综合技术体系推广面积达到70%以上;氮肥投入减少20%左右;亩均节水200-400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管理,整体推进。自治区农牧厅和科技厅负责行动的总体部署、资金统筹安排、实施主体确定,组织制定每一个专题行动方案及实施管理办法,组织论证和筛选关键技术项目,协调各类科技计划,负责跨部门技术力量的组织。同时成立由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关键技术依托单位及责任专家、推广和培训部门组成的7种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科技行动实施小组,负责研究开发、技术引进、组装配套、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协调。
  (二)整合科技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注重发挥各部门已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效益,积极吸收农业科技攻关、国家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等方面科技成果的同时,支持、引导“8613农业科技工程”、“三个十工程”、“丰收计划”、“跨越计划”、“948计划”、“结构调整专项”、“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种子工程”建设等项目资金,重点投向7种农产品优势区域。行动实施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之一,以其生产基地为载体进行技术组装配套,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协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提高龙头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三)切实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自治区通过“8613农业科技工程”、“三个十工程”及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安排的有关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科技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吸收,同时兼顾技术示范推广和培训。各地也应配套安排资金,重点用于优势特色区域内技术示范、推广和培训。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建设,加快建设急需的农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苗木江青基地、牛羊、水产种源基地、原原种扩繁基地、优势农产品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形成与优势特色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区域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五)实施人才、专利和标准战略。对农业科技人员在待遇、职称评聘、科技奖励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倾斜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优势区域生产一线,直接为企业服务。为农民职务。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品种持有者积极申诉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等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区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对于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要积极制定申报相应的国家或自治区标准,促进农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力度,保护和发挥我区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科技厅
  二○○三年六月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0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