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切实做好旺长麦田管理的紧急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1-22 生效日期: 2006-11-22
发布部门: 山东省农业厅
发布文号: 鲁农发电[2006]63号
今年秋种以来,全省气温持续偏高,加之持续干旱,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小麦大面积旺长现象,对小麦安全越冬构成严重威胁。为不失时机地抓好旺长麦田管理工作,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旺长麦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全省旺长麦田面积已达到1722万亩,旺长麦田极易造成冻害,一旦发生将直接导致夏粮减产,不但影响到农民增收,而且对我省粮食有效供给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目前小麦生产的严峻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旺长麦田管理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成立工作组分赴各地,督导旺长麦田管理,并派出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和指导农民做好麦田管理工作。
  三、扎实做好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
  针对目前小麦苗情现状,省农业厅专门组织小麦专家召开了“小麦苗情分析专家会商会”,就当前麦田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苗情、墒情,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因地、因苗制定具体分类管理意见,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山东省农业厅???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旺长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入秋以来,我省气候异常,气温持续偏高,降雨明显偏少。9、10月份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特别是10月较常年平均高3.5℃,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温度的最高记录。9月1日-11月21日,全省平均降雨21.8毫米,比上年偏少210毫米,比历年偏少93毫米。受气温和干旱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省1722万亩小麦出现不同程度旺长,给小麦安全越冬带来严重威胁,如不及时控制,势必造成越冬期受冻死苗,年后成穗降低。为防止旺长面积继续扩大,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省农业厅于11月21日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种子管理总站、省植保站、省农技推广总站及部分市农技站小麦专家共11人在济南召开了“山东省小麦苗情分析会商会”,并现场考察了章丘市小麦生产现状,提出了以下管理技术意见。
  一、旺苗形成原因及表现
  造成小麦旺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温偏高。据气象部门资料,自9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3℃左右。在今年这种特殊气温条件下,10月10日以前播种的麦田都有可能形成旺苗。另外,因为分蘖适宜的温度为13-18℃,高于18℃,往往叶片生长快,蘖生长缓慢或停止,造成分蘖缺位,叶蘖不同伸,不利形成壮苗。二是播期偏早。目前我省种植的小麦品种多为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温度为15℃-14℃。今年气候反常,小麦播种期间干旱和高温同时出现,部分农民怕因旱影响小麦出苗,不顾品种的特性及气候实际,而过早抢墒播种,使播期提前。三是播量过大。部分农民不顾品种类型和播期而过量播种,导致部分早播麦田平均基本苗达30-40万。
  二、旺长麦田表现
  主要表现为:叶长而下披,叶鞘细长而薄,叶色淡绿,假茎长而扁,植株直立较高。麦垄封垅不见行间。冬前主茎叶片6叶以上,群体总茎达70万以上,可视为旺长麦田。目前我省不少旺长地块主茎叶龄已达6-8片,且叶片叶鞘过长,最长叶片长度达30-55厘米,较壮苗偏长10-30厘米,最长叶鞘7-15厘米,较壮苗偏长4-10厘米左右,不少地块已封垄。但茎叶嫩弱,叶色淡绿,且叶蘖不同伸,分蘖缺位,次生根数量偏少。
  三、旺长麦田易造成的危害
  小麦旺长后易造成的危害:一是不利安全越冬,易受冻死苗。旺长麦田由于叶片生长过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不协调,旺而不壮,极易遭到低温的冻害,也具有潜在的后期倒伏危险。特别是弱冬性品种,如果气温持续偏高,容易在冬前通过春化阶段而拔节,抗寒性下降,越冬期间主茎和大蘖很容易冻死,严重地块会出现整株受冻死亡现象。二是影响小麦春季返青。旺长麦田冬前生长量大,消耗地力养分,部分麦田会发生脱肥现象,不利于春季生长。农谚说:“麦无二旺”,是指小麦冬前早发,后期早衰,粒重降低,影响产量。三是易发生多种病虫害。旺长麦田群体偏大,通风透光不良,麦苗素质差,抵抗力下降,易遭受病虫害危害。
  四、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目前距小麦越冬期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小麦长叶、增蘖、生根的重要时期,即使气温不再偏高,如不采取控旺措施,旺长程度也会持续加重,发生越冬期严重冻害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播种偏早的弱冬性品种临冬将会起身拔节,如遇大幅度降温,将会造成大量死苗。对此,各级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有效措施,超前做好控旺防冻工作,把旺长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镇压。对麦田镇压,可以抑制麦苗主茎和大蘖的生长,促进小蘖增生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达到控旺转壮的目的,增强抗冻能力,是应对麦苗旺长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镇压还能压碎坷垃,压实土壤,促进毛细管水上升,起到提墒保墒、抗旱防冻的效果。因此,旺长麦田都应进行镇压管理。一般采用石磙或铁制镇压器碾压、人工踩踏等方法进行镇压。考虑到目前不少地区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缺少进行冬前小麦镇压的劳动力,各地应组织麦田镇压专业服务队帮助农民进行镇压。通过镇压损伤地上部分叶蘖,达到控制生长的目的。方法简单效果好,视苗情长势,冬前可进行多次。
  二是化控。应用生长抑制剂能抑制叶片伸长,促进分蘖增生和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控旺转壮,防冻防倒效果。目前控制生长的化学调节剂种类较多,效果较好的是“壮丰安”乳油。一般亩用量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7-10天。旺长地块实行化学调控,时间越早越好。化控和镇压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三是浇好冬水。越冬水能减轻、防止小麦冻害危害,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消除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对旺长麦田都要浇好冬水。但要注意掌握好浇冬水时间,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一般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浇越冬水为好。浇后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对于严重脱肥的旺长麦田,可结合浇越冬水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起到冬肥春用的作用。
  四是严禁割青或啃青。针对当前小麦旺长现象,不少农民有在冬前或冬季用镰刀割青或用牲畜啃青的意向,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我们必须制止。要加强宣传,向农民讲透割青或啃青对小麦正常越冬和生长造成的危害。实践证明,不管是啃青还是割青,也不管时间早晚,均能造成显著减产。因为啃青或割青后,叶片部分或全部被去掉,大大削弱了养料的制造和积累,直接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表现为穗分化开始晚,成熟期延迟,穗少、粒数少、粒秕。另外,啃青或割青造成植株机械损伤,呼吸作用增强,养分消耗增加,水分蒸腾加剧,分蘖节含糖量减少,抗冻能力减弱,容易遭受冻害。因此,应该禁止啃青或割青。
  五是不要盲目翻种。小麦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的作物。实践证明,旺长麦田若越冬期遇到严重冻害,只要分蘖节不死,翌年返青后仍可以长出新的分蘖并成穗,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而如果对旺长麦田在越冬前翻种,考虑到造墒、机械整地、机械播种、增加播量、施肥等投入,翌年小麦亩收益将显著低于不耕翻麦田。因此,对旺长麦田,不提倡翻种。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8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