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4-25 生效日期: 2008-04-25
发布部门: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兰政办发[2008]7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为了切实提高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进一步规范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现就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体系构建原则及目的任务
  (一)体系构建原则
  1.坚持以县区、乡镇(街道)两级政府为主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原则。
  2.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地质灾害规模和危险性程度落实各级组织的责任,制定防灾措施。
  3.坚持“谁引发、谁监测,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的原则。
  (二)目的任务
  1.实施目的
  根据兰州市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及威胁、危害现状,建立起覆盖全市的“灾点情况、防灾措施明了,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明确,监测、预警措施到位,值班网络、应急系统健全”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减轻或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主要任务
  (1)建立各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机构,健全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2)针对地质灾害的不同特点,建立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
  (3)通过监测和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情况,在出现临灾征兆时进行临灾预报。
  (4)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并及时更新完善,实现灾害信息的网上实时发布。
  (5)广泛开展群测群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完成对县区级、乡镇级和村组级群测群防知识培训。
  二、体系构成及职责
  (一)体系构成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辖区内各级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防。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三级监测网、点构成,即县区级监测网(以下简称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级监测网(以下简称乡镇)、村组(社区、基层群众组织)级监测网(以下简称村组)及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
  (二)分级职责
  1.县区政府
  (1)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实施和督促检查,建立本县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
  (2)负责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及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负责编制县级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重点地质灾害专项防灾预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4)负责组织开展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巡查、核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处理。
  (5)负责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所需部分经费。
  (6)负责所辖区域内小型以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处置,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市政府和主管部门。
  2.乡镇政府
  (1)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实施和督促检查,建立本乡镇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
  (2)负责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及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编制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4)负责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巡查、核查工作,定期上报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数据,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处理。
  (5)负责落实和协调群测群防工作所需部分经费。
  (6)负责所辖区域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应急调查和处置,并按规定上报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
  3.村组
  (1)协助乡镇政府落实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工作。
  (2)贯彻落实县区和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3)负责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及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协助乡镇政府确定群测群防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
  (4)负责组织开展群测群防监测工作,定人、定点、定时对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和检查,上报监测情况。
  (5)负责督促检查监测设施保护和监测点记录上报工作。
  (6)落实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4.企事业单位
  (1)负责本单位地域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接受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2)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定人、定点、定时监测工作,落实“三查”制度。
  (3)负责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及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4)负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及群测群防监测人。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
  5.监测人
  (1)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定时、定量监测工作和巡查工作。
  (2)负责监测设施的保护与管理,并做好监测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和保管工作。
  (3)负责做好监测记录和巡查记录,定期上报监测资料,同时做好原始记录的保存。
  (4)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疏散危险区内群众,并协助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编制方案及预案
  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地质灾害预防重点,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威胁对象与范围,重点防范期,防治措施,监测、预防责任人等。
  2.重点地质灾害专项防灾预案
  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在编制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时,对本区域内重要地质灾害点,应编制专项防灾预案。
  重点地质灾害专项防灾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与范围,监测责任人,灾害发生时的预警信号、报警方式、人员与财产转移路线、应急通信保障、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应急救助物资的准备等。
  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处置水平,应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抢险救灾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援装备、资金、物质的准备;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与处理程序;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讯保障;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宣传培训和演习等方面的内容。
  (二)建立健全灾害档案
  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基本情况建立档案。并按要求填写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附件1),向危险区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附件2),向人为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发放人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险情防治通知单(附件3)。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建档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名称、类型、所在乡镇村组、地理坐标、前后缘高程、长度、宽度、面积、体积、受威胁的对象、监测级别、监测方式、监测周期、监测手段、应急处理措施、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监测人与责任人、撤离路线图等(附件4)。
  (三)实行汛期值班制度
  由于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连续降雨或暴雨将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保证各种信息的畅通,各有关部门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信息的上传和下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值班表报上级主管部门、抄报有关单位和分发到下级有关部门(单位)。值班表应明确上班时、下班后及节假日的值班电话及传真(附件5)。
  (四)坚持“三查”制度
  各县区必须建立“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汛期前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基本情况和潜在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及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巡查,了解其变形情况、潜在危害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汛期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数量,造成的损失情况。
  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时应填写记录表(附件6、7、8),工作结束后应写出专题报告。报告应分述排、巡、核查的内容和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整改情况,存在不足及建议。
  (五)做好灾害信息报告工作
  为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和规范地质环境监测报表的报送工作,各县区在汛期(每年5月至9月)进行周报(附件9、10),非汛期(当年10月至下一年4月)进行月报,上报本县区开展群测群防监测情况,并按要求报送监测工作半年和全年情况。
  当地质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必须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发生一般地质灾害后,所在县区政府应在12小时内报告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生重、特大地质灾害后,所在县区政府应在1个小时内向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受灾信息,6小时内上报灾情和救灾情况。灾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危害程度以及已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群测群防应配合已进行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加强监测工作,同时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发生的信息反馈工作。认真、及时填报地质灾害信息反馈表(附件11)。
  (六)切实搞好监测工作
  1.监测点选定原则:
  (1)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险情严重的;
  (2)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
  (3)曾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
  (4)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
  (5)威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
  2.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简易监测和仪器监测。
  滑坡简易监测方法有:变形位移监测法、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目视检查监测法等。群测群防简易监测巡查记录表(附件12)。
  (1)变形监测法:通过监测点的相对位移量测,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
  (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通过监测灾体中拉裂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安装简易监测设施,是“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的常用方法。
  ①设桩(尺)观测:要求在地灾点敏感变化部位,如滑坡前缘或后缘裂缝两侧,特别是主裂缝(崩滑母体与崩滑体之间裂缝)两侧。监测点一般两个一组,测量其距离变化或在裂缝两侧设立简易固定标尺,直接观测其张开、闭合、错位、下沉等变化。
  ②设片观测:在建筑物(房屋墙、挡土墙、浆砌片石沟侧壁等)的裂缝上贴纸片、水泥砂浆片、玻璃片等观测该裂缝的变化情况。
  (3)目视检查法:通过定期目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无异常变化,了解地质灾害演变特征,及时发现斜坡地面开裂,剥脱落,地面鼓胀,泉水突然浑浊,流量增减变化,树木歪斜,墙体开裂等微观变化,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信息。
  (4)泥石流监测方法在专业单位的具体指导下进行。
  (5)结合“兰州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项目”,选取重要及较危险隐患点采用仪器监测。
  4.监测周期
  简易监测和宏观巡查一般为10天或半月监测一次,雨后增加观测一次。汛期监测为每5天监测一次。若发现监测点有异常变化和在暴雨期、暴雨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根据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市气象台汛期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进行监测,当预报等级为三级时,每天监测一次;预报等级为四级时,每天监测2-3次;预报等级为五级时,监测次数应在4次以上。
  (七)搞好资料汇交
  群测群防监测原始记录汇交到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存档。上报市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收集汇总后录入信息系统,所有监测数据应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同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备份保存。
  同时,县区和乡镇应及时编制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上报市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统一管理。
  (八)加强应急处置
  1.将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及时撤离至安全地带;
  2.及时上报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同时上报县区政府和县区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报告应讲清灾害点的具体位置、发生时间、灾害规模、危险程度、受灾人员基本情况等。
  3.设定警戒线,圈定和封闭危险区,设置警示牌,严防一切闲杂人员进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加强巡逻。
  (九)建立信息系统
  在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同时,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基本信息的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和行政管理。
  (十)加强宣传与培训
  县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每年举办至少一期群测群防学习培训,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监测人员每年不少于一次业务培训。通过培训监测人员应达到以下四应知、四应会标准:
  1.监测人员应知:
  (1)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的个数、具体地点、灾害规模、影响户数与人数;
  (2)灾害点的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
  (3)汛期各阶段的监测时间与监测次数;
  (4)灾害点发生变化时如何组织紧急避让与如何上报。
  2.监测人员应会:
  (1)在灾害点的主要位置设置监测标尺和标点实施监测;
  (2)用三种简易监测方法、利用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
  (3)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并做出初步判断;
  (4)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妥善处置。
  四、2008年工作进度安排
  2008年4月: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各县区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实施准备各项工作;
  2008年5月―6月:各县区上报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险情点,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业单位进行甄别、筛选、确定,登记造册,开展建档工作,市、县区组织地质灾害汛前检查,乡镇(街道)组织汛前排查;
  2008年7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的具体工作全部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开始报送各种监测记录数据;
  2008年8月―9月: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试运行阶段,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街道)进行不间断汛期巡查;
  2008年10月:进行群测群防体系阶段性总结,组织开展汛后核查;
  2008年11月后: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进入进一步完善和正常运行阶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预防、监测工作落实到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划定责任区,指定负责人,制定具体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对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群测群防工作不落实,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指导,确保成效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基础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的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订方案,明确本地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全面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三)加强协调,保障经费
  市上已安排了市级群测群防补助经费,用于推动各项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各县区、各乡镇(街道)也要从本级财政中列支部分经费予以补助。各村(社区)也要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进行投工投劳,主动开展监测工作。
  (四)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各级政府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切实加大培训力度,使基层干部群众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力争做到人人知道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躲避路线等,为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水平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及时总结在培训教案编排、培训方式创新、提高培训质量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并组织推广,促进培训行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不断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附件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略)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略)
  3. 人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险情防治通知单(略)
  4. 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登记表(略)
  5. 县(区)汛期值班表(略)
  6. 县(区)汛前排查表(略)
  7. 县(区)汛期巡查表(略)
  8. 县(区)汛后核查表(略)
  9. 县(区)群测群防点监测工作月(周)报表(略)
  10. 县(区)专业监测工作月(周)报表(略)
  11.地质灾害信息反馈表(略)
  12.县(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巡查记录表(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1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