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2011年福建省种植业工作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02-17 生效日期: 2011-02-17
发布部门: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
发布文号:
  2011年,福建种植业生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稳定粮食生产,提升园艺产业发展水平,推广“五新”成果,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促进种植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目标,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以提高优质品率、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落实中央和省里的惠农扶粮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总量,稳定我省粮食自给水平。

  

  1.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省政府办公厅已经下达1930万亩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要求各地层层分解计划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各地要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种植水稻保险、新增6亿斤粮食产能项目等惠农扶粮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粮食,扶持种粮大户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优化耕作模式,积极发展间作套种,引导“单改双”,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2.抓好粮食高产创建。高产创建工作是农业部门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合力量,抓好高产创建示范片,不仅可以实现示范片增产增收,还可以带动面上均衡增产,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优质率。今年计划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建设5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万亩示范片单产水平比上年提高3%以上,加大整乡(镇)整县整建制推进力度,积极探索万亩示范片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推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努力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综防、统一机耕机收等“五统一”。要引导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高产创建活动,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提高示范带动效果,加快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3.推广关键增产技术。水稻重点推广“一增二改三推”,即是增加种植密度;改重施蘖肥为重施穗肥,改串灌漫灌为湿润灌溉;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机械插秧。马铃薯重点推广脱毒种薯、稻草包芯栽培等技术;甘薯重点推广施足基肥和夹边肥,防治小象鼻虫技术。同时,要围绕高产创建开展栽培技术研究,在综合分析示范片气候、土壤、水源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栽培技术体系,形成各具特色、不同生态类型的技术模式,为以点带面、大面积推广关键增产技术提供支撑。

  

  4.大力发展再生稻生产。通过建立再生稻高产创建示范片,辐射带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力争全省再生稻示范推广面积100万亩。要着力解决再生稻发展瓶颈因素,开展品种筛选试验,选择再生力强、适宜机收的高产优质品种,并探索相应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扩大再生稻发展区域,充分发挥温光资源,在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早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增加示范推广面积,组织现场观摩学习,推进再生稻在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推行技术人员包片、包村、包户机制,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引导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促进再生稻生产在全省更大范围发展

  

  二、提升园艺产业水平

  

  进一步优化我省园艺作物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需求的园艺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凸显的产业,并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优化果树生产。立足各地资源条件,加快果树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一批早、晚熟优质果树品种,示范推广一批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早熟油桃、早熟梨和柑橘新品种,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加快柑桔无病苗的繁育、推广和示范,增加我省优势果类的面积和产量;加大“太秋”甜柿、“518”早熟梨等熟期早、品质好、市场前景看好等一批优良品种布点区试工作,为较大面积示范推广打好基础。强化水果优新技术的示范,重点调整施肥结构,推广增施有机肥,提升果品品质和优质率;加强营养诊断、矫形修剪和完熟栽培等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推进采后的分级、包装、保鲜、贮藏等技术应用,提高果品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水果文化的普及宣传,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2.发展名优茶叶。依托发展现代茶产业项目,加大茶树优新品种推广力度,调整优化茶类结构,积极推广一批优质、高香及制优率高、适制性强的优新茶树品种,进一步优化我省茶树的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突出发展产业基础好、区域特色明显、市场前景佳的名优茶生产,提高名优茶比重,持续提升种茶经济效益,促进茶农增收。以茶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为切入点,拓展茶文化的外延和内涵,提升福建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福建茶叶的市场占有率。强化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大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为我省茶产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扩大蔬菜生产。充分发挥我省气候多样性的优势,积极利用近年来种菜经济效益好的有利时机,立足各地的气候和耕作条件,合理布局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引进国内外及台湾蔬菜新品种,发展特色菜、精细蔬菜、反季节蔬菜、设施栽培蔬菜生产,强化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提升蔬菜生产现代化水平,增强蔬菜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大力推广一批名特优稀品种和加工专用型品种,提高优质菜生产比例,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地方优质蔬菜生产。

  

  4.促进菌业升级。以优化品种结构和普及“五新”成果为抓手,重点推进食用菌工厂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选择一批具备一定产业规模和管理水平、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如栽培过程的环境因子智能控制改造、管理模式创新等。以示范企业为样板,辐射带动全省食用菌生产上档次、上规模和上水平,进一步提升我省食用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5.加快地道药材生产。进一步优化中药材生产布局,大力发展地道名优中药材生产,提高地道名优中药材比重;积极引导中药材生产企业开展“三品”、“gap”认证工作,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建立一批特色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辐射带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6.提高果蔗生产水平。优化果蔗品种结构,加大“闽引1号”黄皮果蔗示范推广,增加产量高、市场俏、效益好果蔗生产比例;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生产技术,提高果蔗种植水平,增加种蔗经济效益。

  

  三、提升种植业科技应用水平

  

  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来加快种植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种植业发展水平。

  

  1.抓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一是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强化对标准园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标准园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品牌培育,把关键技术、生产标准、质量管理等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福建特色园艺产品生产上水平、管理上台阶、品牌上档次。二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强产品检验监测,提升核心示范区建设水平,提高示范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种植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引导企业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无公害生产和节本增效技术,完善田间档案,建立产品生产可溯源制度,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

  

  2.抓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重点抓好蔬菜、果园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生态调控、农业防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有机结合。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主要抓好轮作、土壤消毒、清洁菜园、嫁接、防虫网、捕食螨、性诱剂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的示范推广。果树生产上,要抓好柑桔无病苗的示范推广,推广果实套袋。茶园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捕食螨、有色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诱、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杀虫剂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食用菌环境因子(温、光、水、气)智能化控制,积极推行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食用菌绿色防控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要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作物病虫与疫情的监测和信息发布,推动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3.抓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推广应用,按照主要作物种植区域区划和土壤养分分区,及时制定发布县域施肥技术方案和农户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科学购肥,按方施肥。结合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完善施肥技术方案,宣传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探索整村整乡推进的技术模式。同时,要根据福建农业特色,向山地延伸,向园地作物发展,开展经济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发展冬种紫云英,扩大蚕(豌)豆等经济绿肥种植面积,促进秸秆回田。充分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试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查询应用系统,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率和到位率。


  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要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精神,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提高我省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供种保障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强化种子工程实施,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提升种子生产能力;完善种子贮备制度,优化种子贮备结构,提高供种保障水平。组织实施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工程,全省计划选用农作物新品种20个,建立新品种示范片20万亩、新品种展示点200个,引进展示各类农作物后备品种300个,辐射带动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800万亩。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主要粮油作物优质专用率达76.5%。

  

  五、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强化科技培训,通过组织编写技术手册,制作技术光盘,开展技术培训,现场咨询指导等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把简单实用生产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强化杂交水稻种子市场间隔的监管,确保杂交水稻种子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审定工作,大力开展市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和种子企业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监控种子质量状况,逐步建立我省种子信息监测体系,掌握全省种子产业的发展动态,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按照有法人资格、有规章制度、有技术队伍、有统治设备、有档案记录的“五有”要求,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支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控队伍,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在科学研究灾变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避灾、防灾、救灾的有机结合,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使防灾减灾工作从应急管理向全过程风险管理转变。优化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布局,扎实开展病虫情监测,突出抓好水稻重大病虫害特别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以及突发性病虫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及时做好防灾抗灾的预案、物资技术的准备、抗灾救灾的组织、岗位责任制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分类技术指导等工作,把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切实落实到位。优化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品种结构,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稳定且价格适中的水稻品种,适当增加玉米及大豆等旱作种子的储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储备种子在农业救灾中的作用。

  

  七、落实春耕备耕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季节意识,立足当前,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措施开展,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打下良好基础。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早落实目标任务。各地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达的1930万亩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任务,将粮食生产计划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春耕备耕期间,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春季农业生产特别是早稻、再生稻面积的落实。二是做好春耕物质备供。要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农资调运调剂和供应,满足春耕备耕需要,并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管。三是加快春耕备耕进度。要广泛动员,全力以赴,把春播春种任务落实到位,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科学安排机耕、机灌等农机作业任务,合理调配机具,提高机械利用率,加快春耕生产进度。四是加强在田作物管理。要根据去冬以来持续阴冷低温的天气情况,抓好开春后在田农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减少因灾损失,及时收获马铃薯、越冬甘薯、杂粮等春收作物,提高产量和品质,做到春收春种两不误。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0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