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青岛市农委关于印发《青岛市百万亩花生示范区2011年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03-01 生效日期: 2011-03-01
发布部门: 青岛市农委
发布文号: 青农委发[2011]15号
 各市农业局,委属有关单位:

  现将《青岛市百万亩花生示范区2011年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青岛市百万亩花生示范区2011年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1年3月1日

  


  附件:

   青岛市百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区建设

  2011年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设现代油料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根据我市百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花生良种繁育制度的基本要求,2011年决定新建10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和1万亩花生良种扩繁与技术集成展示基地,为百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区建设和全市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奠定坚实基础。

  一、目的意义

  花生是我国北方主要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大宗出口产品,在保障我国植物油供给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市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总产50余万吨,出口量约25万吨,花生单产、繁种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科技进步对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下滑及单产增速变缓已成为花生产业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种植粮食作物比较,花生种植效益相对下降,投入产出比较低是影响农民种植花生积极性的根本因素。品种更新速度慢、关键技术推广力度不够是花生单产增速变缓的主要原因。目前花生生产病虫害发生较重、标准化集成技术应用不到位、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等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相差较大。因此,必须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2011年,通过在全市培育花生种子繁育专业村,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将进一步加强花生新品种辐射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健全我市花生科技服务、现代种业运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四大产业支撑体系,全面、均衡提升全市花生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对增强我市花生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保障油料安全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加快构建现代花生生产体系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品种优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优势突出的现代花生产业体系,实现花生布局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生产安全化和产品品牌化。把我市建设成国内一流的花生良种繁育、标准化技术展示和优质出口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传统种植习惯,尊重农民的土地经营流转权。二要坚持科学布局,片区开发。坚持适度规模,均衡布局,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梯次发展,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三要坚持品种优良、质量安全。积极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实行标准化和安全化生产,把示范区建设成节本增效农业示范区。四是坚持政府适当补贴,农民主体投入。政府将实施良种和物化技术补贴,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提升综合服务和示范水平,引导广大农民成为投入主体。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油料生产振兴计划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我市花生良种繁育体系,全面提升花生种子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种业发展能力。2011年通过培育种子繁育专业村,建成10万亩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和1万亩花生良种扩繁与技术集成展示基地,确保优良花生品种以种子专业村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满足百万亩示范区的良种需求。同时,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花生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具体目标:(1)通过对良种繁育专业村统一供种,保证11万亩花生良种繁育田的种子纯度达到96%以上;(2)通过花生新技术成果示范和推广,配套和完善花生优质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测土配方施肥率达100%,标准化生产率达100%;(3)通过实施高产创建,提高单产,均衡增产,11万亩良繁基地花生增产达到10%以上;(4)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提高良繁基地花生综合生产能力。
四、基地布局和任务指标

  2011年,按照“重点建设、均衡布局,村级集中,整村推进”的原则,在全市45个重点镇布局建设花生良种繁育专业村,以村为核心向周边辐射。

  10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在五市44个重点镇布局建设,主要任务是培育种子繁育专业村,繁育大田用种并进行水源工程建设。平度市安排在张戈庄、麻兰、大田等12个镇,建设规模为3万亩;即墨市安排在华山、店集、段泊岚等10个镇,建设规模为2万亩;胶南市安排在泊里、胶河、大村等9个镇,建设规模为2万亩;莱西市安排在马莲庄、姜山、夏格庄等9个镇,建设规模为2万亩;胶州市安排在张应、铺集等4个镇,建设规模为1万亩。10万亩良繁基地年产优质花生良种3400万公斤以上,品种纯度达到96%以上。

  1万亩花生良种扩繁与技术集成展示基地在传统种植区域、栽培经验丰富的蓼兰镇建设。安排在冯戈庄、蒲家、北张家丘、南张家丘、杜家等专业村,主要任务是扩繁原种及新品种试验、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和展示,搞好水源建设,扩繁基地年产优质花生良种380万公斤以上,品种纯度达到98%以上。

  五、实施内容

  (一)实行优良品种应用补贴。对11万亩优质花生良繁基地使用良种实行补贴,补贴标准每亩70元。补贴品种有六个:花育22号、花育25号、山花7号、山花9号、潍花8号、花育20号等。良种补贴由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实行招投标采购;由各市农业局组织中标企业及时供种到户。

  (二)实行新型农资补贴。对11万亩优质花生良繁基地应用新型肥料和农药进行补贴,补贴标准每亩70元,由各市农业局会同项目区镇、村按照农户承担的良繁基地面积核发。各市农业局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推荐新型肥料和农药,提高农民科学用药、用肥水平。

  (三)加强新技术推广和培训。重点推广应用粮油轮作等农业措施;实施种子精选、适期播种、缩行增密、平衡施肥、肥效后移、节水灌溉和科学化控;示范推广新型控释肥增产技术和白僵菌、杀虫灯等生物、物理绿色防控新技术。

  (四)加强农田水源工程建设。重点搞好11万亩花生良繁基地的水源工程建设,提高花生良繁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由五市农业局根据实际选择项目、制定具体建设方案。

  六、投资预算

  2011年财政投资3500万元,其中,良种补贴770万元,每亩补贴70元;新型农资补贴770万元,每亩补贴70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680万元;科技推广经费280万元。资金安排附后。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市农委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专家指导小组。市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农委孙念梅副主任任组长,种植业管理处、财务审计处、农技站和种子站为成员。种植业管理处负责组织协调、规划部署、整合资源、条件保障等;财务审计处负责财政立项、资金拨付、监管验收等工作;市农技站负责制定方案、技术集成、示范培训及技术总结等工作;市种子站负责种子质量检验、监管等工作。市专家技术指导小组依托青岛市农业专家顾问团花生分团组成,主要负责技术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培训验收、技术总结等。

  各市农业局、各项目镇要逐级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工作。各市农业局为项目主体承担单位,按照规划要求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具体负责各市实施方案的制定、繁育田建设、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技术指导及调研总结、档案管理等工作。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各市要按照市农委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报送市农委审批。项目镇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良繁基地要落实专业村和农户。市农委与各市农业局签订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责任明确到人,各负其责,分工实施。市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分片、定点技术指导责任制,确保技术起点高,技术到位率高。

  (三)整合资源,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各市要根据工作实际,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加大项目投入力度,促进项目内容互补、技术集约、资金优化和节本增效,提升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综合水平。通过结合花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花生优质高产集成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通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实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结合绿色防控植保工程的实施,提高对项目区花生病虫害预报准确率和专业化防治效果,改善花生品质;通过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提高项目区广大农民科学选用品种、标准化管理的技术水平。
(四)加强种子监管和技术培训。我市去年花生收获期遭遇连续阴雨的特殊气候,种子数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确保良繁基地用种质量。在关键生产环节,举办技术培训班,特别是要让农民在播种前认真搞好分级选种,剔除虫、芽、黄米,一二级籽仁做种,禁止二级以下籽仁下地。

  (五)建立健全项目档案。(1)建立资金管理档案。各市要严格按照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2)建立项目区农户、地块档案。良种繁育基地内,要逐户登记造册,并以村为单位记录有关地力、品种、技术情况、承担任务人员、主要技术措施等。(3)建立项目实施档案。各责任单位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进行全程记录,为项目检查验收等工作提供依据。

  (六)搞好督导检查和验收总结。各市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工作档案,做好记录,搞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市农委将结合农时及时抽调人员进行检查督导。要于花生收获前1个月,对产量进行初步测产,及时报送市农委,市农委将根据初测情况组织有关专家统一进行测产验收。10月底各市要形成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送市农委。

  八、工作进度

  2011年1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11至2011年1月,市农委制定规划、方案,健全组织,细化措施,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有关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各市制定、上报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2011年3月10日前,对11万亩良繁基地良种实行招标采购,各市农业局与种子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协议。种子管理部门负责对花生种子质量跟踪检查。各市上报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2011年3月底前将政府采购种子供应到户,4月底前将农资补贴发放到户。同时各级农技部门加大力度进行技术指导,让农户在播种前认真搞好分级粒选,剔除虫、芽、黄米,一二级籽仁做种,禁止二级以下籽仁下地。

  各市要把向农民提供的实物种子、农资补贴进行登记造册,确保补贴真正落实到位。各市要落实好良繁田地块,与承担任务农户见面,制定生产技术标准,举办技术培训班。

  第四阶段:2011年4月至5月,市级筛选确定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及时组织对主要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各市组织科技人员进行花生播种和保苗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召开现场会,把好播种质量关。在攻关田和良繁片设立固定宣传标牌。

  第五阶段:2011年6月初至7月底,市农委组织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组织全市现场观摩。各市组织开展以施肥、化控、病虫害防治等为重点的技术指导,搞好技术记载和资料整理。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增设临时性标示牌,便于观摩学习。

  第六阶段:从2011年7月底至10月,各市进行产量初测,市农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良繁基地进行复测验收;各市上报项目总结材料,市农委进行项目汇总,形成总结报告,并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1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